分享

李鸿章作为直隶总督,只是疆臣,为何能左右朝政?

 风尘讲历史 2022-06-02 发布于江苏

李鸿章作为直隶总督,只是疆臣,为何能左右朝政?

同治九年发生了震惊中外的天津教案事件,天津百姓不满在法国武力保护下的天主教会肆意宣教,就攻击了天主教会的机构谋杀了数十人,导致外国军舰开到天津,七国公使也向清朝的总理衙门提出抗议,随后李鸿章接受此案,赔款四十万两白银,还派人去法国道歉,并把八名肇事者处死,二十五肇事者发配新疆。此案过后,李鸿章坐上了直隶总督的位置,并且一坐就是二十八年,这已经是清朝历史上的奇迹了,毕竟直隶省位置特殊,直隶总督又是天下清朝疆臣之首,需要负起拱卫京师的责任,所以清廷对于直隶总督的人选非常看重,很少让一个人长久担任此职,而李鸿章能做这么久的直隶总督,也可以看出清廷对他的重用。

当然李鸿章能成为朝廷重臣光靠一个直隶总督的职务是远远不够的,他还兼任了北洋通商大臣,有了这个职务,李鸿章就不再是疆臣,而是朝廷重臣了。清朝在道光帝时期国门被打开,到十九世纪末已经有很多洋人涌入,这个时候对外交涉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所以清朝在道光时期先设立了南洋大臣,负责当时开放的五口通商和对外交涉。1861年清朝在北方又开放了三口,设立“三口通商大臣”,也称北洋三口大臣,设立之初是由崇厚担任,到了天津教案后此职就由直隶总督李鸿章兼任。所有的洋务、海防各事宜,均归北洋通商大臣管理。这就使得李鸿章的权利不仅仅局限于直隶一省,而涉及了全国的对外通商、交涉及处理与洋人传教士有关的事物,后来一些新兴事业也归李鸿章管,如电报、铁路、开矿、外语学堂、新式军队训练及各种军事、民用工业等。

虽然作为北洋通商大臣没有军权,但是李鸿章可是直隶总督啊,管理河北、热河、察哈尔三区,加上李鸿章是淮军首领,自然有一定兵权,这就使得李鸿章不仅仅是管理外交的文官,也是手握兵权的武臣,在朝中自然有很大的话语权。

李鸿章于1872年升任武英殿大学士,大学士已经是清朝文官的最高品秩了,李鸿章此时已是位及人臣,两年后他又被封为文华殿大学士,由于大学士三殿之名中的保和殿在乾隆以后就没再用过,所以文华殿大学士实际上已是大学士之首,李鸿章能以汉人身份授此职,足以见得他在清廷的重要地位,侧面也反映出晚清为求图强不得不启用汉人的无奈。

不过李鸿章一生都没有在清朝的最高决策机构军机处里任过职,也没有在晚清最重要决策及后的总理衙门任过职,但是在同治和光绪时期的朝政一般都要先问最重要的疆臣,李鸿章就是这最重要的疆臣,所以虽然李鸿章没有在最高决策机构任职,却能凭借直隶总督之职先执朝政,地位不低于军机大臣和总理衙门大臣。后来李鸿章的淮军也从地方团练变成国防军,势力越来越大,李鸿章也成为慈禧太后越来越倚重的朝廷大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