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闻读本||从生辰纲到雄黄酒——那些文化范儿的端午故事

 滚滚睡着了 2022-06-02 发布于山东

用文化解读新闻,让新闻更加悦读!正常每周两篇,持续更新!

普通人过端午节,无非是吃吃粽子、挂挂艾草,文艺点儿的则给孩子手脚系上五彩丝线。

但真正有文化的人就要复杂得多了!一个端午节,有很多故事可以讲。

改变梁山命运的端午

    “盆栽绿艾,瓶插红榴。水晶帘卷虾须,锦绣屏开孔雀。菖蒲切玉,佳人笑捧紫霞杯;角黍堆银,美女高擎青玉案。食烹异品,果献时新。葵扇风中,奏一派声清韵美;荷衣香里,出百般舞态娇姿。”

这段写端午盛况的文字,长着一副娇媚柔美《红楼梦》的脸,其实出自五大三粗的《水浒传》:

杨志被发配到大名府,受到了梁中书的器重。不觉光阴迅速,又早春尽夏来。时逢端午,梁中书与蔡夫人在后堂家宴。家宴欢乐盛况便是前诗所述。

这次过端午节,蔡夫人推荐杨志押送生辰纲,引出了智取生辰纲一段可歌可泣的故事。这回书乃是《急先锋东郭争功青面兽北京斗武》。可以说,这个端午节为梁山的壮大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智取生辰纲”是水浒命运转折点

大观园内的端午

真到了《红楼梦》,反倒没有对端午节的铺陈描绘。但锦衣玉食人家,过节必然也是大事。一个端午节,曹雪芹洋洋洒洒从24回写到31回,其间发生无数大小事,包括黛玉葬花、金钏自尽、晴雯撕扇等等。贾芸给凤姐送礼,谋得端午节为大观园种树的“美差”;元春赏赐给园内兄弟姐妹端午节礼,宝玉奇怪“怎么林姑娘的倒不同我的一样,倒是宝姐姐的同我一样!”感觉像是元春在为宝玉宝钗撮婚,引起了贾府内一些人的敏感和内心震动,为后文埋下伏笔。


元春更赞同“金玉良缘 ”

翠翠的端午

说起文人笔下的端午节,大家想起的,第一个恐怕就是《边城》。湘西的端午,在沈从文的记忆中,有着“无可言说的温爱”。

“端午日,当地妇女、小孩子,莫不穿了新衣,额角上用雄黄蘸酒画了个王字。大约上午十一点左右,全茶峒人就吃了午饭,把饭吃过后,在城里住家的,莫不倒锁了门,全家出城到河边看划船。……当两船竞赛到剧烈时,鼓声如雷鸣,加上两岸人呐喊助威,便使人想起梁红玉老鹳河时水战擂鼓的种种情形。”

      在端午节傍晚的河边,翠翠第一次遇到了英俊健硕、善于捉鸭子的二老傩送。美好爱情的种子,在两个情窦初开的年轻人心中暗自种下。

   又一个端午,翠翠和祖父避雨时,遇到了二老的爹顺顺和哥哥大老。美丽懂事的翠翠给他们留下了极好的印象。知道祖孙两人日子十分拮据,节日里不能包粽子,顺顺又送给他们送了许多尖角粽子。回家的路上,祖父同翠翠开玩笑:“翠翠,假如大老要你做媳妇,请人来做媒,你答应不答应?”翠翠心中想的却是在青浪滩过节的二老。

再一个端午,经过父亲同意来提亲的是大老。娇羞而无处倾述的翠翠只能沉默着。大老知道弟弟也深爱翠翠,按照苗家人对歌定情的法子,自已又不是弟弟的对手。大老驾船离开家,以排解心中的苦闷,结果在一次意外中掉进水中淹死。二老心怀对大哥的愧疚,也选择驾船漂泊在外。

爷爷在一个暴风雨之夜溘然长逝。翠翠独自一个人在碧溪岨上守着渡船,等着心上人回到茶峒。而“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边城》讲述了端午节的爱情故事

端午的鸭蛋

说到沈从文,自然接下来就是他的学生汪曾祺。

“家乡的端午,很多风俗和外地一样。系百索子。五色的丝线拧成小绳,系在手腕上。丝线是掉色的,洗脸时沾了水,手腕上就印得红一道绿一道的。做香角子。丝丝缠成小粽子,里头装了香面,一个一个串起来,挂在帐钩上。……

《端午的鸭蛋》是汪曾祺的散文名篇,这位大师絮絮叨叨、事无巨细地介绍了一番自己家乡的端午风俗,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贴五毒、贴符、喝雄黄酒、放黄烟子、写“一字虎”、吃“十二红”……最后隆重推出高邮咸鸭蛋。并郑重表示:“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

老爷子就这样从容散淡,悠然道来,波澜不惊地给大家介绍了家乡的端午节。是觉得无聊平淡,还是觉得至真至性,完全取决于你自己。


在汪曾祺的故乡,端午节时,孩子们会把鸭蛋挂在脖子上

惹祸的雄黄酒

民间最知名的端午节,非白娘子那个惊心动魄的端午莫属。

许仙受法海所惑,于端午节哄骗白娘子饮下雄黄酒。白蛇现出原形,许仙惊吓晕厥,遂有了接下来的盗草、上山、水斗、断桥、合钵等一系列故事——在中国,不知道这个故事的人恐怕不多!


男人不能轻信!

白蛇传的故事最早源于唐传奇《白蛇记》,民间口口相传,到明代冯梦龙编《警世通言》中的《白娘子永镇雷峰塔》,故事初步定型。

大家这么喜爱这个故事,以评话、说书、弹词、昆曲、京剧等多种形式反复讲述;后来有了小说;到了现代,又有了电影、歌剧、现代舞、漫画等。这个故事以《白蛇传》的名字出现约在清朝后期,之前并没有一个固定的名字,叫过“雷峰塔传奇”、“白蛇与许仙”、“义妖传”、“金钵记”等等,

《白蛇传》不但在国内流传,在日本也拍成了电影,还曾被翻译成法文。

白蛇传故事以各种形式在民间流传

由于《白蛇传》的故事早期以口头相传为主,因此派生出不同的版本与细节。有的到白素贞被镇压到雷峰塔下就结束了,有的版本有白蛇产子的情节,还有版本有后来白蛇之子得中状元,祭塔救母的大团圆结局。

年轻观众最熟悉的,当属赵雅芝、叶童版的歌舞剧《新白娘子传奇》,以及2011年黄圣依版的《白蛇传说》。值得一提的,还有另辟蹊径、以青蛇为主角的香港电影《青蛇》,由张曼玉、王祖贤合作主演,其原著是著名的小说家李碧华。

讲述了几百年的白蛇传故事,只有到了李碧华才焕然一新!

图片无版权,来源见水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