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歌百练:杂诗(左思)

 一中大语文 2022-06-02 发布于福建

杂诗

左思

秋风何洌洌,白露为朝霜。

柔条旦夕劲,绿叶日夜黄。

明月出云崖,皦皦流素光。

披轩临前庭,嗷嗷晨雁翔。

高志局四海,块然守空堂。

壮齿不恒居,岁暮常慨慷。

【译文】

秋风是那么的凛冽,白露凝结成了晨霜。

原本柔软的枝条日夜生长得越来越坚劲,翠绿的叶子经霜而渐黄。

明月从云际露出,流泄下皎洁的月光。

打开轩窗面对前庭,早晨飞翔的大雁嗷嗷叫唤。

崇高的志向局促于四海,只能孤独的守在空堂。

少年时期不能长存,倏忽之间已经衰老,时常激愤感叹。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于冷落处境中的心境写照。此诗前四句描写秋景,以时令物候变化,表现时光流逝,寄寓对人生的感叹;中间四句由泛写秋景而转入写诗人所处的特定生活环境,表现诗人精神上的沉重抑郁之感;最后四句直接抒发了内心的感慨。此诗语言质朴,凝练含蓄;造语遒劲有力。

  此诗的语言质朴,凝练含蓄。开篇“秋风”四句描写秋景,渲染悲秋气氛,以时令物候变化,表现时光流逝,寄寓对人生的感叹。“秋风何冽冽,白露为朝霜”,写出了秋天萧瑟冷寂的景色,渲染了悲秋的气氛;“柔条旦夕劲,绿叶日夜黄”,描写了物候的变化,柔条似乎在一夕之间就变得强韧了,绿叶又在一夜之中变得枯黄,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时光流逝而青春易老。面对这样的荣枯之变,诗人顿生感慨,愁思满怀,以至于一夜不寐。

  “明月出云崖”由泛写秋景而转入写诗人所处的特定生活环境,表现诗人精神上的沉重抑郁之感。月夜不寐,愁思感伤是古诗常见的表现内容,但表现的具体内容多是游子思妇之情。左思的这四句则结合自身深切的感受,写他月明难寐,清晨开门,望晨雁高翔,从侧面表现他内心深重的苦闷,写得深刻委婉。另外,“明月出云崖”写月初出之时,“嗷嗷晨雁翔”则是次日清晨之景,暗示诗人整夜未眠,表现诗人精神愁苦之状更为具体,且以“晨雁”引出下文,写法巧妙。

  “高志”四句是诗人直抒胸臆。“高志局四海,块然守空堂”,诗人曾经抱有比四海还要远大的志向,然而残酷的现实却使得他壮志难酬,落得终老空室的下场。“局四海”与“守空堂”对比鲜明,愈发表现出理想破灭的无奈与悲哀。“壮齿不恒居,岁暮常慨慷”,青壮之时为了理想奔波不已,却一事无成,到垂垂老矣空有无限感慨。诗人回首一生沉浮,郁愤感慨之情与开篇的悲秋之意相融合,使得全诗的感情更为厚重沉痛。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诗歌第一到四句描写白天所见之景,“秋风”两句描写了秋天萧瑟冷寂的景色,渲染了悲凉的气氛。“柔条”两句以枝条和绿叶的变化写出了物候变化、时间流逝。

B.诗歌第五到八句描写夜晚所见之景,面对前面自然的荣枯之变,诗人顿生感慨。明月初出皎洁明亮,大雁展翅高飞,诗人愁思更郁结,以至于夜不能寐,枯坐整夜。

C.诗歌第九到十二句诗人直抒胸臆,表现诗人理想破灭的无奈与悲哀。“高志”句表明诗人曾经抱有比四海还要远大的志向,“块然”句写残酷的现实使他壮志难酬。

D.本诗题为《杂诗》,实为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人通过对萧瑟冷寂的秋景描写,借秋咏怀,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老之将至的感伤,表达贫士暮年的凄凉与无奈。

2.本诗主要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B (“第五到八句描写诗人夜晚所见”错误,第五、六句描写诗人夜晚所见,而第七、八句意为打开窗户面对前庭,清晨看见一只鸣叫的大雁展翅飞过,描写的是诗人清晨看到的景象。)

2.借景抒情。诗歌开头通过描写秋风以及物候变化,抒发了感伤之情。叠词运用。“洌洌”“皦皦”等叠词的使用,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音乐性。化用诗句(典故)。“白露为朝霜”化用《诗经》“兼葭苍苍,白露为霜”一句。直抒胸臆。诗人用“高志局四海”四句回顾自己的一生,抒发了理想破灭、壮志难酬的无限感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