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云南绿叶宴:炒菜不用锅,吃饭不用碗,甚至不用油,全凭1片叶子

 kenu 2022-06-02 发布于上海

不用锅,不用碗,甚至不能油,你能做出一顿饭吗?我想到的只有点外卖了。

但云南的景颇族却能在这样的条件下,完成一桌子菜。

上了纪录片的绿叶宴

美食纪录片《小城夜食记2》中,有一集节目组来到了云南芒市。他们惊奇地发现居住在这里的景颇族做饭从来不用油!

当地多达十几种的天然食材,造就了一顿丰盛又不油腻的绿叶宴!

文章图片1

(截图源自:纪录片《小城夜食记2》,侵删)

自然的馈赠

“桌上除了绿色还是绿色”。

这是绿叶宴的一大特点,绿色是它的主色调。餐桌全以翠绿为底,那一张张宽大的绿叶,成了一个个特别的“菜盘”,就连汤勺和酒杯,都是来自于大自然的青竹和绿叶。

文章图片2

图源网络,侵删

“山里的东西,绿的是菜,动的是肉……”

这是景颇族民谣,说的是那一个个特别的“盘”中,盛满的景颇人独特的山珍野味。

文章图片3

(图源:目瑙纵歌之乡陇川,侵删)

由于景颇族聚居区群山众多,雨量充沛,各种野生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为景颇人丰富多彩的绿叶宴创造了条件。

正如民谣所唱,凡山中的鸟兽鱼虫、花草果木无不在景颇人觅食之列。

文章图片4

(图源:目瑙纵歌之乡陇川,侵删)

吃饭像在开盲盒

绿叶宴特色菜主要有:竹筒烧肉、绿叶闷肉、火烧鱼、景颇鬼鸡、舂干巴、揉野菜、凉拌鸡蛋、煮菜。主食是鸡粥、竹筒闷饭。

文章图片5

(图源:昆明文旅,侵删)

其中,“舂菜”是绿叶宴中必不可少的菜肴,景颇族常说“舂筒不响,吃饭不香”。

几乎每一家都有一个舂筒,每顿饭都有舂菜,野菜、野果、瓜、豆、干巴、鱼...基本上什么都可以拿来做舂菜的原料,佐料越齐全,味道越鲜美。

撕碎了的牛肉干巴,和各种新鲜佐料一起放入舂筒里,反复冲击出美味。

文章图片6

(图源:芒市文旅,侵删)

“景颇鬼鸡”也是绿叶宴上的一大主角。

秘制汤料煮熟的鸡肉,顺着纹路一点点细细撕碎,完全不用刀切,在撒上芫荽碎、小米辣粒、蒜蓉、姜蓉,撒上盐和青柠檬汁用手拌匀,封存入绿叶中。

文章图片7

(图源:目瑙纵歌之乡陇川,侵删)

将肉类、时蔬包裹在一起烹制,把属于大自然的鲜美,全部封存在葱绿的叶子中中,烤好的绿叶包烧香气扑鼻,细品一下,还有一股来自绿叶的清香。

竹筒焖肉则需要将弄好的配料与剁细的鸡肉均匀搅拌后,塞进事先准备好的竹筒里,放到火塘慢慢烘烤。

文章图片8

(图源:芒市广播电视台,侵删)

文章图片9

(图源:芒市广播电视台,侵删)

小菜的话,来一份鲜辣爽口的拌菜,刚采摘好的新鲜蔬菜洗干净后晒干,拌入景颇豆豉、小番茄、小米辣等佐料,酸酸辣辣,十分开胃。

文章图片10

(图源:昆明文旅,侵删)

文章图片11

(图源:昆明文旅,侵删)

吃的米饭很有讲究,它不是电饭锅或蒸笼里蒸煮出的饭,而是用竹筒烧出的竹筒饭和用鲜鸡汤做出的鸡粥

文章图片12

(图源:目瑙纵歌之乡陇川,侵删)

绿叶宴吃起来也非常有意思,现在流行的开盲盒,其实早就被景颇族玩得炉火纯青了。

烧制好的菜被包裹在芭蕉叶中,在打开叶子之前,你永远猜不到自己接下来要吃的是肉还是菜。

文章图片13

(图源:目瑙纵歌之乡陇川,侵删)

盘腿而坐,蕉叶为席,竹筒为杯,绿叶为碗,五指为筷,这就是神奇的绿叶宴,一场兼具野性与古朴的原始盛宴。

文章图片14

(图源:目瑙纵歌之乡陇川,侵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