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祁钰为什么没弄死明英宗?

 松林阅读 2022-06-02 发布于吉林

一个劲地说朱祁钰心善,没狠心对哥哥下毒手,其实这个说法是很荒谬的。

朱祁钰曾经干过最狠的一件事情,不亚于直接“杀了”朱祁镇,那就是违背约定,废掉朱见深的太子之位,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太子,这一招,不亚于凌迟朱祁镇。

在出身上来讲,朱祁钰是很“卑微”的,而大明除了朱元璋不是很看重这个,后来的皇帝后很看重这个,特别是从朱瞻基起,就经常用对后宫的“亲疏远近”来决心皇子的地位,因为朱祁钰的母亲地位卑微,所以他就卑微。

朱祁钰的生母乃是“吴氏”,在《明史》的记载中仅有寥寥几笔,所以她的来历、出身一概不知,只知道她生下了朱祁钰后,就被封为了“贤妃”。

但在另一本史料中,却明确记载了吴氏乃是“掖庭”中人,她原先是在汉王朱高煦的府中,后来朱高煦被朱瞻基所杀,才被朱瞻基所发现,可因为吴氏的地位太低了,即便长得貌美如花,朱瞻基实际上根本没有安排吴氏进宫居住。

直到朱瞻基驾崩之前,朱瞻基还想起自己有这么一号儿子,才召其母子入宫,正式承认了他们二人的身份。

这种经历,就造成了朱祁钰有些“懦弱”的性格,以至于在他的哥哥朱祁镇面前,他是没有争抢之心的。

朱祁镇对朱祁钰:兄弟情义没得说。

朱祁钰在出生之后,朱瞻基就没给他封王,一直到朱祁镇登基,才开始给朱祁钰安排封王,乃封“郕王”:

天子之众子必封为王,子孙世世相传,藩屏帝室,此古今帝王之大法也。朕弟祁钰今特颁册宝封为郕王。

因为本来就该朱瞻基做的事情,让给朱祁镇做了,在君臣之道上,这就叫“施恩”,在父子之道上,朱祁镇起到了一个“长兄如父”的作用,特别站在朱祁钰不受宠的角度来看,这种处境和待遇对他的冲击是很大的。

而后来“夺门之变”心狠手辣的朱祁镇,此时也只是比朱祁钰大了一岁的十一岁孩子,在孩童时期,兄弟二人积累下了很深的情谊。

值得一提的是,朱祁镇在土木堡之变前,从来都不是一个心狠手辣的人,反而就是一个单纯的,重情义的人,也是因为这个特点,他才吃了王振的大亏。

在朱祁镇正统年间早期,有着祖母张太皇太后、三杨辅政,朱祁镇还是有一点功绩的,比如明英宗北伐,就一改明宣宗后期的“巡逻制度”,改退让为预备进攻之势,让草原忌惮,如果没有行差踏错,朱祁镇必然不差。

只可惜,明朝太重视宦官,王振这种人,有了出头的机会。

王振本为“举人”,后来混着混着觉得还是没有宦官出息来得快,因此净身进宫当宦官。

所以说明朝的“宦官”待遇有多可怕,竟能吸引一举人净身进宫,背后的原理不敢细想,而在宣德十年,一直侍奉太子朱祁镇的王振被封为“司礼监掌印太监”,成为司礼监第一号人物,可以理解为天下第一“宦官”。

因为童年成长的经历,朱祁镇对王振很好,登基后对王振言听计从,所幸的是,张太后早看出王振此人心思劣等,想的主意都不是能成事的,因此屡屡打压王振。

如果没有王振,那么朱祁镇和朱祁钰的生活必然是和谐无比,在朱祁镇后来逐渐拿到权力的时候,他也没有亏待过朱祁钰,朱祁钰也非常尊重朱祁镇、孙太后的意见,一副乖宝宝的样子,对于朱祁镇,只要把毛顺着捋,那么日子就会很好过。

土木之变前夕:把后背交给弟弟。

正统十四年,瓦剌入侵大明,举国愤怒。

其实这件事看似复杂,操作起来也并不困难,在正统三年、正统六年、正统九年这三个时间段中,朝廷曾北伐挫败过草原的锐气,朱祁镇只要复制这种模式就好了,可问题是,朱祁镇是个理想主义者,被祖母张太后和三杨压制得太狠了,就想表现表现,想要亲征。

以往这种时候,能把皇帝拉住的,除了一百头牛,那就只有皇帝身边的宦官了,意思也就是,能把朱祁镇劝住不要亲征的,大概只有王振了。

但王振,似乎比朱祁镇更兴奋,不说阻止朱祁镇,甚至朱祁镇的想法都是他怂恿的,在一系列干涉朱祁镇的人都相继去世后,朱祁镇的“翅膀”硬了,脑子里做着模仿父亲朱瞻基,曾祖朱棣的亲征大梦,想要一举成为“大帝”。

那么想要亲征,朱祁镇要解决两个问题。

一、继承人问题,这是为了以防万一。

二、国内行政问题,需要有人监国。

当时能够左右朱祁镇的唯有“孝心”,这是大明皇权政治的一大弊端,不管是司礼监还是内阁,都无权改变皇帝作出的决定,但是大明仍旧以孝立国,所以能阻止朱祁镇的,只有孙太后。

为了稳住孙太后,朱祁镇第一时间立了太子,那就是他的长子朱见深,而孙太后也居然被“哄”住了,久而久之默认了。

关于国家内政,朱祁镇出奇地让弟弟郕王朱祁钰监国,这可谓是让人“大吃一惊”。

自靖难之役后,皇帝和王爷的关系就变得很奇怪、别扭,互相提防猜忌,更别说像朱祁镇一样直接让弟弟监国的,这两兄弟关系得多好?没人说得清楚。

安排好了一切,朱祁镇就做好准备带着大军北上去送功勋给瓦剌人了。

果不其然,愣头青朱祁镇还是出了幺蛾子,本来按照军中将领的引导,即便这仓促一战不能大胜,但一定可以自保,谁知道,历史诡异降临朱祁镇身上。

王振说将要路过他的家乡,朱祁镇为了给“死党”王振撑场面,竟带着大军绕道而行,操作十分稀奇,而且谁能想到,此前的王振可是出于“外交”才迁怒瓦剌的,因为也先的咄咄逼人、贪得无厌,让王振感觉国体受损,所以王振支持朱祁镇出战。

一出了北京,两人仿佛中了瓦剌的蛊术,最终被人包抄埋伏,酿造了震惊天下的土木之变。

朱祁钰临危授命:孙太后声明原则。

土木之变发生,自中原靖康之耻以来,皇帝被拐的事情没有再重现,朱祁镇再次打破耻辱底线,被瓦剌掳走,瓦剌人趁机向明朝廷狮子大开口,想要模仿靖康之耻。

然而大明朝廷没有了朱祁镇这位自作主张的皇帝,理性就高了很多,包括孙太后,丝毫没有因为儿子被抓而影响正常的思考能力。

经过和于谦、朱瞻墡等人的讨论,孙太后决定让监国的朱祁钰临阵当皇帝,而不是让朱祁镇年幼的儿子朱见深即位:

初,大臣忧国无主,太子方幼,寇且至,请皇太后立郕王。王惊谢至再。谦扬言曰:“臣等诚忧国家,非为私计。”王乃受命。

不过孙太后并非没有要求,他要求朱祁钰不允许动太子朱见深的位置,也就是说,以后皇位还是要回到朱祁镇一脉,朱祁钰自然应允,也由朱祁钰登基之后,“留北派”(留都北京)占据了上风,紧接着开启了“北京保卫战”,在北京城击溃了来犯的瓦剌。

瓦剌经过试探后,知道根本也没有力量击败大明,于是选择相信现实,派人和明朝廷商量,让他们拿钱来赎回朱祁镇。

英宗北狩,太后命郕王监国。景帝即位,尊为上圣皇太后。时英宗在迤北,数寄御寒衣裘。

孙太后和朱祁镇的皇后钱氏则凑够了大量的金银珠宝北上赎人,在此之前,孙太后还“寄”了很多衣物给朱祁镇,就怕朱祁镇在北方受苦冷着,没曾想,瓦剌人竟然这么干脆就把朱祁镇放回来了。

但是瓦剌人这样做也是意料之内的,对他们来说,大明已经立了朱祁钰为皇帝,这也是一件好事,因为中原王朝自古以来屡屡亡于内斗,参考靖康之耻,若不是金人要求和“太上皇”宋徽宗出城一见,又怎么会吓得宋钦宗自己打开城门自投罗网,宋钦宗还不是怕金人扶持宋徽宗。

所以瓦剌人放朱祁镇回来,就是想让大明自己先斗起来。

果不其然,朱祁镇回来后,在大门口上演了一场朱祁钰要还位于哥哥,而朱祁镇则表扬弟弟做得比自己更好的感人大戏,在相拥而泣,一起吃了一顿饭后,兄弟二人变了脸色,朱祁钰下令好好“善待”太上皇,朱祁镇知道,他危险了。

及还,幽南宫,太后数入省视。

可是朱祁镇也知道,他犯的错太大了,也太丢人了,祖宗的家底都败光了,他如何有颜面再重回皇位,而母亲等人协商的结果,能保住他儿子的皇位,他也该满足了,因此孙太后也没有反悔,让朱祁钰继续当皇帝。

废掉朱见深:夺门之变的最根源。

朱祁钰以前是很卑微,但有一种心理叫做“反弹”,当朱祁钰爬到了一个最高的位置,他还能保证初心吗?

答案是,并不能。

他也有野心的,难道他不想除掉朱祁镇?

当然很想,可是不行,因为他的皇位其实是朱祁镇给他的,而且人家朱祁镇也已经没有权了,孙太后、于谦、金英等人都默认了这种囚禁,朱祁钰还想赶尽杀绝,那是完全不可能的,人家李世民、李亨都做不到,他朱祁钰凭什么?

也的确不用杀了朱祁镇,朱祁钰想做的事情,无非就是自己继续做皇帝,他的儿子也能做皇帝,所以,废掉朱见深就行。

五月,废王后,立杭妃为皇后,更封太子为沂王,立见济为太子。诏曰:“天佑下民作之君,实遗安于四海。父有天下传之子,斯本固于万年。”

朱祁钰立了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太子,这件事可谓是“石破天惊”,当时朝廷一片舆论动荡,特别是孙太后的心情,没人想得到,而被幽禁的朱祁镇的心情,更是没人想得到,朱祁钰简直是在“推翻”约定。

那么有没有人出来阻止朱祁钰呢?

并没有,或者说寥寥无几,而朱祁钰的手段就是“砸钱”,让大家心服口服:

大赦天下,令百官朔望朝太子,赐诸亲王、公主、边镇、文武内外群臣,又加赐陈循、高谷、江渊、王一宁、萧镃、商辂各黄金五十两。

“五十两黄金”,让朱祁钰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只要大家暂时不做声,皇位就顺其自然地传到他这一脉了。

可以说,朱祁钰这样做并不比杀了朱祁镇轻松,甚至更扎心,为什么朱祁镇后来反弹那么疯狂,这件事情就是最根本原因,朱祁镇是犯错了,但他儿子没有,皇位本应该是他这一脉的,凭什么他把权力让给朱祁钰后,还要被如此背叛。

朱祁镇的心情就是:

被背叛之后的愤怒。

夺门之变:朱祁镇的愤怒。

但可惜的是,朱祁钰百般策划的废立太子,最终以他的儿子朱见济早夭告终,当知道朱见济早夭时,朱祁钰脸色都白了,他赌上了那么多,最后还是人算不如天算,可朱见济死后,朱祁钰也没有重新再立朱见深。

景泰八年,朱祁钰忽然病倒,这给大明当时的勇将石亨看到了希望。

当时很多大臣都在讨论朱祁钰要“立储”了,可朱祁钰之前废过朱见深,如果再立,“借口”是什么?因此很多人建议,不如就立皇叔朱瞻墡的儿子为储君吧,这件事情让石亨等人看到了机会。

实际上立别人的儿子是不现实的,皇位最终一定会回到朱祁镇一脉的手中,石亨看到朱祁钰奄奄一息的样子,想着为什么不做顺水人情呢,让朱祁镇重新复位,这应该才是最好的结果。

经过密谋之后,石亨等人“解救”朱祁镇,重新拥立朱祁镇当皇帝,朱祁镇很开心,立即带着这些人把控局面,最终在镇压之下,重新登上皇位,这就是夺门之变,细节是非常血腥的,乃是朱祁镇经历过多年的变故和历练后得到的人生状态。

而朱祁镇则不是尊朱祁钰为太上皇了,两兄弟没有套娃,反而是朱祁镇在朱祁钰没死的时候,直接把朱祁钰废回“郕王”,在过了差不多大半个月后,朱祁钰在病榻中去世,死后还遭到了朱祁镇的疯狂打压。

朱祁钰当皇帝后,他的妻子、母亲家族全部飞黄腾达,但当朱祁镇复辟后,朱祁镇立即镇压了几大家族,让她们在悲痛中度过余生,手段可谓是非常狠了,这也就是朱祁镇的报复了。

总结:

朱祁镇和朱祁钰的兄弟关系,乃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具备“参考”意义的一段“政治利益关系”,不难猜想,在土木之变前,朱祁镇和朱祁钰的关系是很不错的,不然也不至于把国政交给朱祁钰,让其监国。

但可惜的是,两人都将长大,也将经历人世间最大的诱惑,有人背弃了约定,有人忘掉了昨日的情谊,朱祁钰未尝没有折磨死朱祁镇的意思,朱祁镇也肯定有生吞朱祁钰的愤怒,最终二人没有好聚好散,临死前还是憎目瞪眼,恶语相向。

而朱祁钰后来被侄子朱见深给“平反”了,虽然朱见深也受到了朱祁钰带来的危害,但是他当时年岁太小,压根也没有什么感觉,最终还是放下了,只要朱见深当年记事稍微深一点,那么结果就是两说的了。


本文原创自“纪元的尾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