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曹参是西汉开国以后的第二个丞相,功劳排名第二,第一的是谁?

 历史看兴衰 2022-06-02 发布于湖北

曹参是西汉开国以后的第二个丞相,这哥们的前任就是大名鼎鼎的萧何了。大家一定听过一个成语叫做:萧规曹随,这意思很简单:曹参基本上按照萧何的既定方针办事,没乱整。按照我们现在话说就叫做——曹参不折腾。

公元前193年,萧何临终前向皇帝刘盈(刘邦与吕后之子)推荐的贤臣只有曹参。曹参听到萧何去世消息后,告诉家里人赶快整理行装,说道:“我将要入朝当相国去了。”过了没多久,朝廷果然派人来召曹参,汉朝第二位相国曹参走起了。

曹参的光辉事迹估计很多人不知道,其实这哥们是刘邦嫡系中的嫡系,最早的时候还是刘邦的领导。曹参和刘邦、萧何,还有樊哙都是沛县人,属于标准的老乡。

早年的时候,曹参是沛县监狱的领导,萧何是他的上司,刘邦是押解犯人的亭长,这也就是说:刘邦当年还是曹参的手下。不过刘邦在当地的名声很差,跟地痞也差不多,曹参和萧何就不一样了——当地老百姓对这两位的评价还是可以的。

往后的岁月里面,天下大乱了起来,刘邦带着一班兄弟们就走上了革秦朝命的道路了。往后曹参一路跟随刘邦在反秦以及楚汉争霸中立下了汗马功劳。

曹参的战绩那是非常厉害的一点:打下了两个诸侯国,一百二十二个县;俘获诸侯王二人,诸侯国丞相三人,将军六人,郡守、司马、军候、御史各一人等等。

刘邦建立汉朝以后,论功行赏的时候,曹参排名第二,刘邦把平阳的一万零六百三十户封给曹参作为食邑,封号叫平阳侯。

大家看出来没有,曹参是一个武将出生,为大汉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极大的功劳。那么既然曹参的功劳排名第二,排名第一的是谁呢?

在刘邦心中功劳最大的就是著名的萧何了,这哥们在刘邦平定天下的时候,主要工作就是管理后勤、治理后方的。按照刘邦自己的说法,如果没有萧何在后方统筹后勤、提供源源不断的钱财、粮草,自己是无法平定天下的。

于是乎,刘邦建立汉朝以后的第一任丞相大位就给了萧何。西汉建立之初的时候,那真是叫做:百废待兴、一穷二白、满目苍夷的状态。刘邦随后找人制定了律法、制定了军法、制定了各种律令等等。

据史料记载:汉初的时候财政几乎就没啥收入,属于穷困潦倒的状态。汉高祖刘邦自己所乘的车驾,也无法配给纯一色的四匹马驾车;而有些功臣勋戚与王公大臣,只能乘牛车。

萧何的治国理念很简单,也很直接:提倡节俭、不乱整,以恢复生产、休养生息为主。萧何制定了各种各样的法律、规范以及制度,然后往后就按照这个执行就完了。

刘邦和萧何之所以选择不折腾、不乱整,采取休养生息的办法来治理国家,其实和借鉴秦朝的教训是密不可分的。

秦朝为什么建立之后,短短的二世就亡了呢?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秦始皇太折腾了,把一部战时用的《商鞅之法》搞到平时来用了。

秦朝建立之后,那是誓把折腾进行到底才罢休,例如:修骊山陵墓、修长城、修阿房宫;秦朝还四处用兵,每次都是几十万大军去东征西讨等等。

最终的结果就是:六国旧部起来了、陈胜吴广出现了,大秦朝也就一命呜呼了。说白了就是:广大老百姓认为秦朝统一天下之后,可以过上安稳的、太平的日子了,可是事与愿违,然后起来行动了而已。

刘邦后来把长子刘肥封为齐王,因其年轻,就任命曹参为齐国相去辅佐齐王刘肥了。曹参后来找人来问,如果治理齐国靠谱呢?一个叫做盖(gě)公的名士告诉他说:治理国家的办法贵在清净无为,让百姓们自行安定。

往后的岁月里面,曹参在齐国也开始实行无为而治、休养生息的策略了。曹参在齐国为相的九年时间里面,齐国安定,齐国的老百姓们都大力地称赞他是贤明的丞相。

据史料记载:公元前193年,萧何的病已经很重了,并且卧床不起了。当时的惠帝刘盈去探视他。刘盈试探性地问萧何,谁来接替你的丞相之位合适呢?

萧何这样的人,肯定不会一下子说出自己心中的人选的,那样会引起皇帝的猜疑。后世的刘伯温就是因为说出了人选,被朱元璋给直接灭了。

萧何沉默了好久,中间还扯了几句闲篇。可是汉惠帝刘盈按捺不住,直接问萧何:“您看曹参如何”?

这下萧何心里有底了,撑着病体然后说了八个字:“帝得之矣!臣死不恨矣”!这意思就是说:陛下你得到了最佳的人选,我自己死了也可以瞑目了。于是乎,曹参就成为了大汉王朝的第二位丞相了。

曹参在齐国交接工作的时候,还不忘叮嘱自己的接替者,告诉他:“要把齐国的刑狱和集市作为某些人行为的寄托,要慎重对待这些行为,不要轻易干涉。”说白了这意思还是:让大家各归其位、上级不要过多的干涉。

我们再来看看:曹参当上了汉朝丞相以后又干点了啥呢?

曹参上任以后,基本上一切沿用萧何时期制定的法规制度,不做任何变动,整日喝得醉醺醺的,啥也不干,当起了“甩手掌柜”。

曹参还挑选了一些忠厚质朴、寡言少语的官吏担任丞相府的官员,将那些善于拍马屁的、善于发表高论的、一些追求功名利禄以及喜欢钻营的官员一律辞退。

往后的曹参爱上了喝酒,每天喝得醉醺醺的、对于朝廷上的事物基本上按照规章制度办,自己也几乎不加干涉。

这样的搞法时间一长,不光大臣们觉得有问题,就连汉惠帝刘盈都觉得不靠谱了。

有一次,刘盈把曹参的儿子找来了,然后跟他说:你爹曹参是不是有点看不起我呀?你回家帮我问问你父亲:先帝刘邦刚刚走人,我自己又那么年轻,天下大事都要依靠你父亲来打理。

可是你父亲每天就知道喝酒,也不去指导和处理国家的具体事物,这样下去该如何是好啊?

曹参的儿子回去以后就把皇帝刘盈的话对曹参说了一遍,结果曹参大怒直接把儿子暴打了一顿。打完之后跟儿子说:国家大事,岂是你操心的,好好地把本职工作干好就行了。

往后刘盈知道了这件事情以后就来质问曹参,意思是:我让你儿子去问你的,你不但不听怎么还打人呢?

曹参赶紧赔罪,然后说出了一段著名的话。

曹参问刘盈:你的才能比你的父亲高祖刘邦谁强呢?刘盈肯定回答:自己肯定和先父不是一个级别的,相差甚远。

曹参又问刘盈:陛下觉得我跟萧何比,谁的才能更强一点呢?刘盈回答:曹君似乎也不如他。

曹参随后把大腿一拍,说了四个字:这就对了。

既然陛下你不如高祖刘邦、我也不如萧何,那么我们按照他们定下的方针办又怎么会有错呢?只要现在不朝令夕改,保证不会有疏忽遗漏之处——这就是著名的“萧规曹随”的由来了。

不过说曹参当丞相一点活没干也是不准确的,曹参还是进行了一些工作的,例如:

大力鼓励民间开垦种植,发展农业生产;从上至下,厉行节约,反对靡费;轻劳薄赋,努力减轻民众负担;对匈奴采取了守势,主要是以“和亲”来避免战争的爆发等等。

汉朝初期经萧何、曹参的接力治理,再经过文帝、景帝先后四十一年的无为而治,汉朝迎来了空前的盛世。彼时,人民负担轻,国家财政充裕——文景之治到来了。

司马迁对曹参的评价是:参为汉相国,清净极言合道。然百姓离秦之苦后,参与休息无为,故天下俱称其美矣。这样看来,曹参无论在当时,还是在后世,都得到了极高的评价。

我们来用最简单的语言分析一下:为什么大家对曹参的评价都如此之高呢?

原因一:曹参克制住了自己的权力欲望,这一点很重要

一般不管什么领导,一旦掌权了以后,都喜欢指导工作、发布新的措施或者政策、愿景来体现自己不一样或者说自己很厉害。可是曹参并没有这么做,有时候人最难的就是战胜自己心中的欲望,特别是权力欲望。

原因二:曹参理论联系实际,采取了不折腾的治国理念

这一点其实也非常重要,有些事情是有其本来的规律的,如果横加干涉的话,往往适得其反了。曹参只是把规则制定好或者说按照萧何的规则办,往后按规则办就可以了。我还是那句话,曹参不折腾。

原因三:曹参清楚地知道,汉朝需要什么、老百姓需要什么

曹参之所以继续采取无为而治的模式,其实根本原因是知道了各方的需求而已。朝廷需要稳定的收入,老百姓需要安宁的生活,只有让老百姓有收入了、日子过好了,这两者才能达到完美的统一。

大家反过来想一下,如果曹参继任以后,搞的都是宏伟的目标、厉害的设想、激烈的措施,其实这样一来,汉朝与秦朝也就没啥区别了。往后只有两个情况发生:要么老百姓越折腾越穷、要么汉朝自己把自己送上了跟秦朝一样的结局。

最后我想说,也许曹参找到了治国的本质原理,那就是:国家制定一个规则并且坚定不移地坚持下去就行了。没事别瞎整、没事别瞎闹,有些事情按照自然规律和事物本来的规律办也许更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