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望安山文学】罗学娅||粽香端午(散文)

 望安山文学 2022-06-03 发布于福建
     点击上面蓝字“望安山文学”,关注我们,谢谢!


粽香端午
文/罗学娅


门前艾蒲青翠,粽叶香飘十里。在我童年的记忆里,每当看见家家户户门前挂起了陈艾菖蒲,就知道是过端午节了,就能吃到外婆包的香喷喷的粽子了。
那一天,是安不下心来读书的,从早读开始,就盼望着放学。回家的路,虽然没有十里长,但一路都会闻到粽叶的清香,不免催人加快脚步,一心想早点赶回家,尽快吃到外婆包的粽子。
我生在一个很大的煤矿,矿区上万人,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邻里之间,说着不同的方言,但过端午节的形式,却是那样的一致,仿佛大家都在自觉地信守着一个同样的约定,沿袭着同一个祖先留下来的传统习俗,难怪国家后来把它立为了法定的节假日。
我的童年是在上世纪60年代,那时候,物资匮乏,粮食紧缺。但外婆和左邻右舍婆婆姆姆们,就像变魔术一样,你家拿出点红豆、绿豆,我家拿出点花生米、小红枣,他家拿出点红糖、糖精,大家匀着、分着,就都有了端午粽子的丰富内瓤。她们还邀邀约约地到山上去采摘粽子叶,洗干净后用盐水煮一煮,再放在阴凉处晾干。端午节的前一天晚上,外婆就把积攒了许久的糯米用清水泡上,在做这些事情的每一个动作,她都非常严肃认真,就像是在办一件十分神圣的大事。
遗憾的是,我却没机会跟外婆学包粽子,因为她都是在端午节那天上午包,说是现包现煮的才更香、更好吃。好不容易遇到一个端午节恰好在星期天,我们四姊妹都围着外婆,看着她把浸泡好的糯米捞在筲箕里沥干,准备好配料,然后拿起两片粽叶,交叉叠成漏斗状,放入糯米,再往中间按进去一颗红枣,几粒红豆和花生米,之后小心地翻折叶片,把口封上,再用红黄蓝绿等彩色棉线捆住,包好了,放进锅里开始煮。大大的锅盖,掩不住粽香四溢,很快,所有房间都是满屋芬芳。
不识字的外婆一边看着灶火,一边给我们讲起了小屈原“藏米救人”的故事。她说:很久很久以前,屈原的家乡遭遇大旱,刚入冬,许多家庭就没粮食了,日子非常难熬。突然,有人发现一个山洞里流出了大米,于是,饥饿的人们就纷纷前来把米取回家中,和着野菜,煮了饭吃。没想到,第二天洞中又有了更多的大米,大家都以为是神仙仙灵,感恩不尽。直到第三天,才发现是小小年纪的屈原,在夜里,偷偷把家里的大米拿出来藏在山洞,帮助老百姓度饥荒。
大家都非常感谢小屈原,夸他是个大好人。没想到长大后的屈原却在一个五月初五投江自尽了。大家都非常心痛,怕他在江中没饭吃,就用粽叶包裹糯米煮成不容易散开的饭团,投到江中。为了避免鱼虾来抢食,故意把饭团包得有棱有角,还把船装扮成龙的样子,敲锣打鼓地划到江心去投放。天长日久,就形成了五月初五吃粽子、划龙舟的习惯了。
随着我们几姊妹的慢慢长大,当老师的妈妈告诉我们:屈原号灵均,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被誉为“楚辞之祖”,因遭奸臣诽谤排挤被流放。当得知楚国郢都被秦军攻破后,在极度苦闷、完全绝望的心情下,于那年农历五月五日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楚国。那天正好是端午节,这个节日,原本是中国人祛病防疫的一个传统节日,因为屈原,便成了中国人纪念屈原的一个特别的节日。每逢端午,人们都要在缅怀屈原的氛围中包粽子,粽子“有棱有角”,象征着屈原刚直不阿;粽子“绿叶白米”,意味着屈原一生清白。特意在白米中放上一颗红枣,寓意屈原有一颗火热的爱国心。正是:“灵均死波后,是节常浴兰。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逝者良自苦,今人反为欢。”
外婆的故事,让我们知道了屈原是个“哀民生之多艰”的好人;妈妈的故事,让我们熟记了“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不知不觉中,我们家的端午粽子,包裹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元素,那就是屈原和他的《离骚》。从此,在这个特别的传统节日里,我们家不仅仅是充满了天伦之乐,更是洋溢着对屈原的一份无限敬畏之情,这份欢乐和深情,深深融入了外婆包的端午粽子。
后来,外婆离开了我们,我和妹妹也下乡去了农村,但我们家的端午粽子从不缺席。我在乡下,学着外婆的样子,提前做好包粽子的各项准备,在端午节的前一天收工后,回到知青屋,点起煤油灯,就开始认真地包粽子。脑子里一边回放着外婆包粽子的圣神画面,一边默诵着“五色新丝缠角粽”、“角黍唤回端午梦”、“满槃角黍细包金”等端午粽子的诗句,感觉自己动手包裹出来的粽子,端午的味道格外浓郁。
我连夜把粽子煮好,在端午节那天的一大早,就不约而同的和妹妹,从不同方向的乡间小路上,兴匆匆地往家赶。
那时候,我和妹妹,还有两个姑姑都是下乡知青,加上长期支援农村水利建设的爸爸,日子过得非常艰辛。但是,我们家的每一个成员,心中都充满着对节日的期盼。因为每一个节日,都是家人的团聚之日。特别是五月初五的端午节,不但有酒有菜有粽子,更有屈原的不朽诗篇。
端午节的午餐,永远是其乐融融的,全家围坐在一起,吃着自己包的粽子,喝着妈妈准备好的雄黄酒,我会情不自禁的低唱:“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正是这样一个又一个的端午节,一个又一个的端午粽子,一遍又一遍的《离骚》吟诵,激励着我和我的家人,勤奋学习,乐观生活,把清苦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就像端午的粽子:甜甜蜜蜜、香溢心扉。


插图/网络


作者
简介
罗学娅,四川蓬安人,泸州市、内江市作协会员,在国家和省市相关文学报刊杂志上发表散文、随笔、诗歌、歌词等400多篇,并多次获奖。




 
策划:耕文;主编:非鱼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