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革命的信仰 民族的脊梁(十九)——记红九军二十七师政委易汉文

 兰州家长 2022-06-03 发布于甘肃

易汉文,1911年2月11日生于湖北省大悟县唐店易家湾一户佃农家庭。他5岁丧父,母亲带着他兄弟六人和一个姐姐艰难度日。一家八口租种地主两担多田,租喂一头耕牛,条件是除交租外,还为地主家照看一片坟场。如果在正常年景,家人无病无灾,日子勉强过得去。

1927年黄麻起义的枪声唤醒了大别山区的农民。1929年,郑新民等共产党人领导的宣化店农民起义爆发,建立起罗南革命根据地。年已18岁的易汉文,在母亲的支持下,参加了郑新民领导的宣化店农民起义。易汉文由于革命意志坚定,身体好,又识字,很快被编入罗山独立团。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春,参加了著名的双桥镇战斗。

文章图片1

双桥镇大捷后,易汉文参加红军,编入红四军十二师三十四团,先后任班长、排长、连政治指导员。由于他能文能武,深得徐向前等领导人的赞赏。

1935年9月,张国焘违抗中央北上抗日的决定,红四方面军被迫南下,再次爬雪山过草地。易汉文率红二十七师担任后卫,克服一切困难,一路与敌浴血奋战,并救护掉队的伤病员。

浴血西征

1936年10月上旬,红军一、二、四三个方面军在甘肃会宁地区胜利会师。10月下旬,为执行“打通苏联,首先造成西北抗日局面的宁夏战役计划,红三十军、九军和五军相继渡过黄河。后因战局变化,宁夏战役计划未能实施。11月上旬,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正式命令过河部队组成西路军并成立西路军军政委员会,易汉文复调任西路军第九军二十七师政委。

文章图片2

一战干柴洼

11月10日拂晓,红九军由景泰进入古浪县境内的干柴洼。此地三面环山,中间低洼,易攻难守。红二十七师政委易汉文、师长陈家柱随同军政委陈海松、军长孙玉清察看了地形,遂在村东的娘娘庙岭、古城子滩等制高点修筑工事,布置防线,阻击马家军。国民党马步芳部前线总指挥马元海得知红军西进后,立即率领四个旅及两个团的兵力尾追而来,向红九军发起攻击。此时,蒋介石调集兰州空军的三架轰炸机前来助战。马元海采用“牦牛阵”战术,指挥人马拼死进攻,民团在前,步兵在后,杀得烽火连天,硝烟四起。红二十七师在娘娘庙岭,二十五师在古城子滩等地坚守还击。战斗整整打了一天,敌人未能前进一步。

文章图片3

11月11日,马元海组织人马再次进攻。易汉文的红二十七师与敌马彪骑兵旅和韩起禄旅拼搏血战。马家军倚仗人多势众,红二十七师凭借有利地形,一攻一守,战斗极为惨烈。至中午,红二十七师阵地失控,虽经白刃格斗,还是被马家军压回村内。敌人继续向村中俯冲,压向军部。

此时,易汉文两眼血红,挥舞手中大刀,高喊︰“同志们,为保卫军部,回头冲杀啊!”他带头杀向马家军。战士们见易政委已冲入敌阵,也跟着一涌而上。同时,红二十五师师长王海青亦率二十五师迂回敌后,发起了冲锋,敌人在红二十七师和红二十五师的夹击下,阵脚大乱,纷纷溃散,先头部队和殿后部队互相踩踏,死伤惨重。

干柴洼战斗也是西路军进入古浪境内后,第一次失利的战斗,红军毙敌100余人,自身伤亡200余人。红军的100多名伤病人员也被二次进村的马家军残忍杀害。当晚,红九军撤离干柴洼,易汉文率二十七师作后卫,掩护军部和二十五师向横梁山转进。

二战横梁山

11月12日,马元海又组织步兵和民团摇旗呐喊,与红军激战。中午,马步青步兵旅长韩起禄被红军击伤落马,副官长马三彪被击毙。一时间,马家军中“堵不住,打不退”的呼声四起,不顾马元海的严令,纷纷溃逃,连马元海也被溃军卷走。当他再次组织人马向横梁山反扑时,方知红军已撤离向古浪城前进。横梁山战斗也是西路军西进途中一次较大的胜利。

文章图片4

三战古浪城

11月13日晚,易汉文随军政委陈海松率领红二十七师八十一团为先头部队袭占古浪县城,将敌守城部队击溃,其团长马华荣被击伤。11月15日,红九军全部进入古浪城。

马步芳接到古浪失守的密电,气得火冒三丈,电报频传,严令前线指挥马元海︰“城存尔存,城亡尔亡!”一边严令马步芳进攻,一边急调骑兵旅和手枪团及民团增援。一时间,乌云笼罩在古浪城的上空。

11月16日拂晓,西路军组建后的第一次决战——古浪城争夺战打响了。马元海集中三个骑兵旅、两个步兵旅和四个民团,采取步骑混合,飞机助战的战术,向红军大举进攻。由于炮火的猛轰和飞机的狂轰滥炸,古浪城中一片火海,浓烟滚滚,百姓嚎啕之声,震撼四野。

11月17日,敌人针对红九军分兵把守的战略部署,在飞机、大炮掩护下,轮番攻击红军各防守阵地。使红军所依工事、城垣此崩彼塌。马元海强令士兵“作战不退,无命不回”。敌人一度由北关攻入城内,红军与敌人展开激烈巷战,经反复肉搏战,又将北关一带占领。战至黄昏,虽然毙伤敌人700余人,但红军自身也遭受重创,弹药耗尽,供给短缺,处境十分困难。

11月18日,敌人倾巢出动,向红军阵地发起猛烈进攻,守卫在古龙山和西阳屲的红军指战员,同敌苦战半日,终因寡不敌众,又因增援部队被敌切断,几乎全军覆没。两处高地失守之后,马元海骑兵穿插到红二十七师背后,从水关门冲入城内,使红九军腹背受敌,情况万分紧急。此时,古浪城内大街小巷全部成为敌我双方争夺的战场。马家军骑着大马,挥舞着马刀,在街上横冲直撞,堵截追杀红军。战斗越打越激烈,红军几乎都各自为阵,人自为战,轻伤员至死不下火线,有的拉响手榴弹与敌同归于尽。子弹打完了,就拿起石头、砖瓦块、木棍与敌厮杀。炊事员拿起菜刀,被服厂女战士挥起剪刀,他们用一切可用之物作为“武器”与敌搏斗,石头打完了,木棍打断了,就用拳头打,拔敌人的胡子,咬敌人的耳朵,殊死搏斗、顽强拼搏,古浪城真是“一片土地一片血,一个战士一团火”。

当马家军涌到红九军指挥部时,陈海松亲率交通大队的全体人员向敌人冲了过去。他们像一群小老虎,手握驳壳枪一阵猛打,将敌人扫倒了一大片。千钧一发之际,易汉文和陈家柱率二十七师迂回到敌人后面,杀开一条血路,从北门、水关门冲进来接应。敌人腹背受击,阵脚大乱。

英勇就义古浪城

战斗进入白热化阶段时,“嘭”的一声枪响,子弹从陈海松左臂擦过,在身旁不远处与敌人拼杀的易汉文应声倒地,警卫员叶正平急忙上前扶住,只见殷红的鲜血从易汉文的胸部渗出,很快染红了上衣。“易政委,易政委……”叶正平一边呼喊,一边扶他坐下,易汉文再无回应,彼时,他年仅23岁。

陈海松转身问道︰“易政委怎么啦?”“他……牺牲了!”叶正平硬咽道。陈海松压抑着悲痛,大刀在手中边挥舞边狂叫︰“同志们,为易政委报仇,杀啊!”仇恨燃起胸中的火焰,红军战士又像潮水般向敌人涌去打退了进攻的敌人。古浪城一战,红九军打了三天,尽管广大指战员殊死拼搏,付出了很大的牺牲,终因敌众我寡,孤军奋战,受到重创。

文章图片5

战后,战士们掩埋了易汉文的遗体,他们抹掉了流在脸上的泪水,擦干了身上的血迹,开始向西路军总部指定的地域前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