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革命的信仰 民族的脊梁(十七)——记红九军政委陈海松

 兰州家长 2022-06-03 发布于甘肃

他,年轻有为,能文能武,在红四方面军中有口皆碑;他,有勇有谋,从儿童团大队长到冲锋陷阵的军政委,20岁就成为红九军政委;他,被朱德总司令夸赞为:“好一个年轻的军政委。”他就是四方面军乃至整个红军队伍中年轻有为、智勇双全的红九军政委——陈海松。

文章图片1

陈海松,1914年2月生于湖北省大悟县李陈家洼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30年春天他参加童子团,任大队长。同年7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不久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由于他作战勇敢,表现突出,很快被提升为机枪连指导员,当时年仅18岁。1933年6月底,陈海松因其出色的军事才能,升任为以许世友为师长的红25师政委。

在万源保卫战中,陈海松以强有力的政治工作,率所部坚守大面山135天,为粉碎国民党军队的“六路围攻”起了重要作用。1934年11月他任红九军政治委员,从而成为中共军队历史上最年轻的军级干部。1935年参加长征,南下川康边,率部参加懋功、绥崇丹懋、天芦名雅邛大等战役。

文章图片2

1936年10月8日,一、二、四三个方面军在甘肃会宁地区胜利会师。10月下旬,三十军、九军、五军西渡黄河执行《宁夏战役计划》,后组成西路军,陈海松为西路军军政委员会委员。

11月10日,九军进至干柴洼,遭马家军骑兵、步兵和民团16000多人围攻。陈海松、孙玉清各指挥一个师与敌激战一天,打退了敌人,击毙敌第一旅司令部副官长苗雨青。九军连夜从干柴洼突围,向横梁山转移。

文章图片3

11月12日至14日,陈海松率领全军,利用横梁山的有利地形,狠狠打击了尾追之敌。红军在横梁山与敌作战3昼夜,毙敌400多人,取得西路军西进途中又一次较大的胜利。

争夺古浪城

1936年11月13日夜,陈海松和参谋长陈伯稚率27师81团进抵古浪县城东山岭,从背面击退东升屲和边墙屲碉堡守敌,控制了城东制高点,为攻城做准备。14日凌晨九军开始攻城击溃守城民团。15日红九军全部进驻古浪城。

文章图片4

古浪城坐落在两面临山的小川道上,地势低洼,加上早年地震城墙坍塌,易攻不易守。鉴于这种情况,陈海松政委指令二十五师防守在城西南方面,并控制各处的制高点;二十七师布置在东北方面,阻击后面的敌人前进;古浪城由直属部队防守,利用敌人原设的一道散兵壕,临时加以修补,城内沿马车孔道的两侧,构成较坚固的工事,形成口袋形阵地。

文章图片5

16日拂晓,敌人集中三个骑兵旅、两个步兵旅和四个民团两万多的兵力,从东北、东南、西南三个方向进攻古浪。九军奋起反击,激战一天,歼敌700多人。

17日,敌人针对红九军的部署,在飞机、大炮掩护下,采取“牦牛阵”战术,迂回穿插,轮番攻击红军阵地。马元海强令士兵“作战不退,无命不回”。敌人一度由北关攻入城内,九军与敌展开激烈巷战,经反复肉搏战,采用迂回穿插、分割歼敌战术,将北关一带占领。战至黄昏,虽然毙伤敌人近700余人,但红军也人员锐减,弹药殆尽,供给短缺,处境十分困难。

文章图片6

18日,敌人倾巢出动,发起总攻。敌人重新调整兵力,向红九军发起第三次猛攻。城南古龙山制高点,守卫着二十五师74团,由于无法增援,尽管红军将士殊死血战,阵地失守。

城南的制高点失守以后,敌人越发疯狂,步骑兵乘机突入城内。敌人骑兵挥舞着马刀,在大街上横冲直撞,一些机关人员猝不及防,惨死在敌人的马刀之下。红九军在古浪城内和敌人进行激烈巷战,敌人越来越多,已经快拥到军指挥所了。就在这千钧一发之时,只见陈海松政委出现在门口,左手缠着绷带,右手高举着驳壳枪,大声喊道:“同志们!我们要和敌人血战到底,坚决杀退敌人!”

文章图片7

敌人看见陈海松政委在门口高喊口号,断定他不是一般的人物,十几个家伙提着马刀,朝他猛扑了过来。就在这时,交通队一排长乔国军同志一个箭步窜到陈政委面前,怒对敌人大喝一声:“来来来,看老子给你们点名!”随着他手中手提式冲锋枪的一阵剧烈摆动,把那十几个敌人横七竖八地全撂倒了。可是乔国军同志也被敌人的一颗子弹击中,他晃了晃身子,栽倒在地上牺牲了。

陈海松政委悲愤地拣起乔排长的冲锋枪,大喊一声:“同志们冲啊!”率领交通队和机关的同志们一起向敌人反击过去。冲锋枪扫射和交通队员手中的百十支驳壳枪,像一把无形的铁扫帚,哗哗一扫,敌人便倒下一片。敌人这才知道碰上了硬骨头,连尸首也顾不上收,就慌忙向后溃逃。就在这时,只见东北面的敌人也开始混乱起来,原来二十七师一部击溃了敌人的分割部队,杀开一条血路,从东北面接应过来。敌人受到两面夹击,阵脚一时大乱,就像斗败了的野狗,夹着尾巴狼狈地退出了古浪城。

天黑了,在夜幕的掩护下,九军悄然地离开了古浪城,穿定宁寨、永丰堡,过凉州,向在永昌的三十军靠拢。

之后,他率领九军转战永昌、甘州、临泽、倪家营子等地。

血洒梨园口

1937年3月12日,太阳初升,三十军和总部已进入梨园堡一带。担任后卫的9军到达梨园口,政委陈海松便下马观察地形,随即命令部队上山警戒。此时漫山遍野的马家军骑兵从东、北两面向红军蜂拥而来。敌骑快速从山背后袭击下来,将9军拦腰分开。在十分危急的情况下,9军又占据山口东侧的一些山头抗击敌人,坚守梨园口。在饥饿交困的情况下,先后打退敌人的三次进攻。这时9军为了多保存一些革命力量,陈海松命令保卫局长陈宜贵赶快组织机关的同志撤退。生死诀别之际,陈海松还是一如既往的温柔:“好啦,赶快走吧!再晚谁也出不去了。机关的同志战斗力弱,留下来无益。能出去一个算一个,总比都留下来战死强。”

文章图片8

经过半天的激烈战斗,除个别战士突围出去,其余大部分牺牲,阵地上还有少数战士仍在坚持与敌拼杀。跟随陈海松的一个警卫排,也只有十几个人,子弹很少,已经到了弹尽粮绝的地步。当敌人围攻逼近时,陈海松大吼一声:“警卫排跟我上'他身先士卒,向前冲去,端着机枪向敌人扫射,前面的匪兵应声而倒,抛下一片尸体;敌人的机枪位置在高处,且人多枪多,敌人集中几挺机枪向陈海松齐射,他身上连中8弹,倒在血泊之中,壮烈牺牲。

在祁连山深处,九军幸存的300余名战士,听说自己的政委牺牲,许多人号啕大哭,悲恸之声令人撕心裂胆!

文章图片9

同年,在延安宝塔山下,毛泽东和许多中央领导人参加了为陈海松烈士举行的追悼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