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史知识丨张晓红:​说说端午帖

 金钱河南山牧童 2022-06-03 发布于陕西

图片

说起门帖,大家最熟悉的是春帖,尤其是春联。但在古代,端午也盛行贴门帖,而且起源很早,种类颇多。从功用来说,端午帖有辟邪的,有辟兵的,有辟口舌的,有辟虫蛇蚊蝇的;从材料来看,有纸质的,有丝帛类的;从表现形式来说,有画图类,有文字类。下面,我们以其表现形式做一简单介绍。
画图类门帖
此类帖子表现形式为图像。包括五色印、赤口白舌帖子,以及各类驱鬼符、神像符、物象符等。
最早的帖当为五色印。《后汉书·礼仪志》载:“五月五日,朱索五色印为门户饰,以难止恶气。”(中华书局,1965,3122页)五色印被认为可以辟邪。另外,东汉夏至有悬彩帛之俗,“家人织新缣,皆取著后缣二寸许,系户上”以辟鬼,“后世弥文,易以五彩”(应劭《风俗通义》,中华书局,605页)。这种五彩帛帖后来也成为端午门帖。清代民间“小户粘五色桃印彩符”(袁学澜《吴郡岁华纪丽》,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166页)即此类。直至近代,不少地方仍有“裁五色笺作方胜悬于门,以禳毒气”(民国《德县志》,丁世良、赵放编《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华东卷,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113页。以下简称《汇编》),以及“先于朔日悬挂五色花纸于门”(民国《杭州府志》,同上,577页)的习俗。
赤口白舌帖子见于宋代。《武林旧事》卷三“端午”记载杭州“以青罗作赤口白舌帖子,与艾人并悬门楣,以为禳禬”(周密《武林旧事》,浙江人民出版社,1984,42页)。此帖当从汉代帛帖发展而来,旨在避免口舌。
最普遍的是神像符。神像有多种,最常见的是北宋出现的天师像,《岁时杂记》有“端五都人画天师像以卖”(陈元靓《岁时广记》,中华书局,1985,242页)的记载。天师为道教天师张陵。此符清代很常见,或为“天师收五毒像”(图1),如同治《长阳县志》载“堂中悬天师收五毒像”(《汇编》中南卷,1991,428页);或为“天师驭虎像”(图2),如同治《鹤峰州志续修》载“贴僧道所印送张真人驭虎符于室中”(同上,442页);或为“天师驭虎收五毒像”,如嘉庆《汉州志》所载“图画天师像,仗剑跨虎,降伏五毒”(《汇编》西南卷,1991,63页)。明代又衍生出天仙形象,有仙子,也有仙女。刘若愚《酌中志》卷二十记载明宫廷“门上悬挂吊屏,上画天师或仙子、仙女执剑降毒故事,如年节之门神焉”(北京古籍出版社,1994,180页)。钟馗像在宋时为除夕所用,如叶梦得记载,“元丰元年除日,神宗禁中忽得吴道子画钟馗像,因使镂板赐二府”(《石林燕语》卷五,中华书局,1984,67页)。明代仍然未变,《酌中志》记宫廷除夕“室内悬挂福神、鬼判、钟馗等画”(同前,177页)。清代则挪用到端午,主要流行于吴中,文献多载。顾禄《清嘉录》卷五即云:“堂中挂钟馗画图一月,以祛邪魅。”并引李福《钟馗图》及卢毓嵩诗。李诗中的钟馗“面目狰狞胆气粗”,重在写意;而卢诗则很具体:“绿袍乌帽吉莫靴”,“眼如点漆发如虬,唇如腥红髯如戟”。也有以水墨画的,称“水墨钟馗”(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103-104页)。钟馗宋时即为绘画重要题材之一,《宣和画谱》有《钟馗氏小妹图》《钟馗图》《寒林钟馗图》《雪陂钟馗图》《钟馗氏图》等作品,后世画者更是难计其数,但不再局限于绿袍乌靴。另外,还有关帝、雷神、姜尚、判官等像的端午符帖,如《吴郡岁华纪丽》载“或有悬关帝像及雷部神将画轴者”(同前,168页),《清嘉录》载民间有描画“姜太公、财神”(同前,102页)者,民国《阳武县志》亦载“堂上悬天师、判官像”(《汇编》中南卷,85页)。
图片
图1 天师收五毒像

图片

图2 张天师驱邪镇宅图

以上这些与道教相关的神像符帖,清人都称之为天师符。另外,清代还有佛教寺庙印制的佛像符帖,其神像为韦陀。顾禄《清嘉录》记载:“朔日,人家以道院所贻天师符贴厅事,以镇恶,肃拜烧香,至六月朔,始焚而送之。有贻自梵氏者,亦多以红黄白纸,用朱墨画韦陀镇凶,则非天师符矣。”(同前,101-102页)光绪《罗店镇志》也载,“僧家以黄标纸印佛像,道家以朱墨画符遍送人家;午时,贴之辟邪”(《汇编》华东卷,76页)。
物象类的符帖,其形象主要有植物类的花、葫芦,动物昆虫类的虎、五毒虫以及器物类的聚宝盆等。唐段成式《酉阳杂俎》记载,北朝“五月进五时图、五时花,施帐之上”(中华书局,1981,9页)。五时图为何图,不得而知;五时花或指榴花。南宋周必大的《端午帖子词·皇后阁》“争新九子粽,竞巧五时花”,真德秀《端午帖子词·皇帝阁》“只求三岁艾,休进五时花”(《全宋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26817、34852页)皆指此物。清代吴地又有摇钱树,见《清嘉录》。
葫芦符也流行于清代,潘荣陛《帝京岁时纪盛》记载五月朔,家家“窗牖贴红纸吉祥葫芦”(北京出版社,1961,19页);嘉庆《滦州志》亦载,五月“朔日,比户裁红笺为葫芦符,缀于桃枝,遍插户牖”(《汇编》华北卷,1989,262页)。近代亦多见,如民国《林县志》记当地端午“或剪红纸壶芦贴之”(《汇编》中南卷,126页),《静海县志》也有“红色纸制葫芦式,粘于墙户与小儿衣襟上”(《汇编》华北卷,69页)的习俗。
五毒符为图画五种毒虫,原用于谷雨,明清用于端午。五毒所指略有不同。《吴郡岁华纪丽》云:“《青齐风俗记》:'谷雨日画五毒符,图蝎子、蜈蚣、虺蛇、蜂、蜮之属,各画一针刺之,刊布家户,以禳虫毒。’吴俗则以端五,尼庵剪五色彩笺,状蟾蜍、蜥蜴、蜘蛛、蛇、蚿之形,分贻檀越,贴门楣寝室,以厌虫毒,谓之五毒符。”(同前,178页)《燕京岁时记》记清代北京符咒也有画五毒者。五毒中的蜘蛛在宋时似已单独画用,从释宗杲《颂古》“五月五日午时书,赤口毒舌尽消除。更饶急急如律令,不须门上画蜘蛛”(《全宋诗》,19380页)便可知。
虎形符。明李诩《戒庵老人漫笔》记载朝廷端午所赐艾虎,“纸方尺许,俱画虎并百脚诸毒虫”(中华书局,1982,44页)。民国郑县堂中“标以五色花纸,贴天师或虎蝎之像”(《郑县志》,《汇编》中南卷,5页);阳武县“悬天师、判官像,或纸画虎蝎毒物贴之”(《阳武县志》,同上,85页)。张真人驭虎像中也有虎。
文字类门帖
此类帖表现形式为文字,以文字多寡又可分为字帖或词帖、句帖及诗帖。
字帖或词帖,书一字或一词,所用字词或为镇邪之神、物名,或为所辟之鬼及虫蛇之名。据《风俗通义》,汉时认为“厉鬼字野重、游光”,“知其名者无温疾”(同前,605页),故通常题写“游光”之名以辟鬼辟邪。南朝齐魏收《五日》诗中“辟兵书鬼字,神印题灵文”(蒲积中《古今岁时杂咏》卷二十,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233页)所书鬼字或许即游光之类。题灵文的神印从汉代五色印发展而来,宋代称为桃印符,亦称朱符。陈元靓《岁时广记》“桃印符”条曰:“《续汉书》刘昭曰:'桃印本汉朝,以止恶气。’今世端午以彩缯篆符,而相问遗,亦以置帐屏之间。”并引了南朝魏收“辟兵书鬼字,神印题灵文”,宋元绛《端午皇后阁帖子》“桃印敞金扉,鸣环茧馆归”“玉轸薰风细,朱符彩缕长”“赤符神印穿金缕,团扇鲛绡画凤文”等为证(中华书局,1985,242页)。这类符以文字为主,也有图像,或二者兼备。
端午驱鬼符。唐代敦煌伯·3835写卷背面有一幅符箓(图3),图像为汉字变形组合的特殊图案,此符必须在日出前写好,书写时要放“酳”(即消石粉)磨黑土,口中还要含一点消石粉,“已前符端午日取来,日出时书就,砚台内磨黑土,含一几(点)直至书了”,高国藩将其命名为“端午驱鬼符”(高国藩《敦煌古俗与民俗流变》,河海大学出版社,1989,118-119页)。此符图像复杂,有比较繁琐的仪式,属于道教符箓,或即朱符之一种。清代华北地区流行的“五雷符”,也应属此类。

图片

图3 敦煌端午驱鬼符

宋时辟蛇蝎的字帖极多,如《陈氏手记》“今人端五日多写'赤口’字贴壁上,以竹钉钉其口字中,云断口舌”。《琐碎录》“五月五日写'风烟’二字,贴窗壁下,辟蜒蝣蚊蚋。一云书'滑’字”;又“端五日午时,以朱砂书'荼’字倒贴屋壁间,蛇蝎蜈蚣,皆不敢进。一云:用倒流水研墨写'龙’字贴四壁柱上,亦验”;又“端五日午时多写'白’字,倒粘贴柱上四处,可以辟蝇子”。《提要录》“端五日午时书'仪方’二字,倒贴于柱脚上,能辟虫蛇”等(《岁时广记》卷二一,245-246页)。有的辟兵符也是字符,但不详为何字。如王之道《南歌子》“研丹聊作厌兵符”,刘辰翁《临江仙》“爱他午日午时书。惟应三五字,便是辟兵符”,皆当为此种符。字符近代仍多见,如光绪《宁津县志》载:“《家塾事亲》云:五日午时,朱砂写'荼’字倒贴之,蛇蝎不敢近。又,《便民图纂》:五日午时,望太阳写'白’字倒贴于柱上,四处则无蝇。”(《汇编》华东卷,151页)
八卦图是一种特殊的字符。同治《金门志》载当地有“折红布,画八卦,挂楣端”(《汇编》华东卷,1307页)之俗。
句帖书是写一句话或联语,以“五月五日天中节,赤口白舌尽消灭”“五月五日午,天师骑艾虎。赤口归天堂,百毒入地府”最为常见。晚唐就有这样的帖子。敦煌斯·799《隶古定尚书》写卷后有:“五月五日天中节,一切恶事尽消灭,急急如律令。”北8378(腾字六号)《大乘五门十地实相论》背亦有:“五月五日天中节,亦(赤)口亦(赤)舌自消灭,葱葱娢(急急如)。”(徐俊《敦煌诗集残卷辑考》,中华书局,2000,857页)这种端午符箓在后代一直很流行,吴自牧《梦粱录》卷三载南宋“仕宦等家以生朱于午时书'五月五日天中节,赤口白舌尽消灭’之句”(浙江人民出版社,1984,22页)。清代孝感县“以朱书'五月五日天中节,赤口白舌尽消灭(或作蚊虫、虼蚤尽消灭)’揭之壁楹”(光绪《孝感县志》,《汇编》中南卷,332页);云阳县则“朱书于门曰:'五月五日午,天师骑艾虎。赤口归天堂,百毒入地府’”(咸丰《云阳县志》,《汇编》西南卷,281页)。民国《息烽县志》亦载以红纸条书俚语四句云“五月五日午,天师骑艾虎。手持菖蒲剑,扫邪归地府”(《汇编》西南卷,513页);江西《分宜县志》则为“五月五日午,天师骑艾虎,蒲剑斩妖邪,虫蚁归地府”,“用红签写贴于壁,似斜十字形”(《汇编》华东卷,1075页),足见流传之广。宋时闽地“端五日以二纸写'官府上天,口舌入地’,颠倒贴于壁间”(《岁时广记》,242页),略有不同。
诗帖书写近体绝句,出现于宋代。真宗大中祥符八年,夏竦最早撰写了这种宫中所用端午帖子词,此后成为宋廷惯例,直至宋亡。按照制度,宫帖由学士院负责撰写,因此曾经担任过学士的宋庠、欧阳修、王珪、司马光、苏轼、苏辙、周必大、崔敦诗、真德秀、洪咨夔、汪应辰、刘克庄等人都有端午帖存世,今存诗五百馀首,皆为五七言绝句,内容多为纪节令、写风俗、表颂美、写时事及寓讽谏等,脱去了浓厚的辟邪意味。如欧阳修作于至和二年的《端午帖子词二十首·皇帝阁六首》其三:“舜舞来遐俗,尧仁浃九区。五兵消以德,何用赤灵符。”其四:“楚国因谗逐屈原,终身无复入君门。愿因角黍询遗俗,可鉴前王惑巧言。”(《全宋诗》,3807页)宫帖制作精美,“绛罗金缕,华粲可观”(《武林旧事》卷二),卫泾《寿成惠圣慈祐太皇太后阁端午帖子》其六,“学士大书金字帖,宫中巧篆绛绡缯”(《全宋诗》,32807页),岳珂《宫词》“端辰帖子缕黄金,词苑题来禁御深”(同上,35402页)皆可证。在宫帖的影响下,文人也有作诗为端午帖者,今存有范成大的《代儿童作端午贴门诗三首》,主要抒写个人情怀,与普通节序诗无异。如其二云:“管领神仙侣,追陪山长家。往来惟意适,歌舞对年华。”(同上,26044页)端午诗帖在宋后很少见,清乾隆帝也曾作有六首,装裱后挂于堂中,与宋时贴于门帐不同。
综上所述,端午帖子可谓五花八门,种类繁多,但其核心功能在于辟邪祈福、辟虫害求健康。从其形成与发展过程及用色、图像、功能等因素综合来看,阴阳五行学说和道教与其直接相关。道教“符指书写于黄色纸、帛上的笔画屈曲、似字非字、似图非图的符号图形;箓指记录于诸符间的天神名讳秘文,一般也书写于黄色纸、帛上。道教声称,符箓是天神的文字,是传达天神意旨的符信,用它可以召神劾鬼,降妖镇魔,治病除灾”(卿希泰主编《中国道教》三,知识出版社,1994,305页)。端午帖的实质就是端午专用之符箓,只是在发展过程中,人们逐渐弱化了过分神秘的图文,而易之以通俗常见的图文而已。道观大量制作端午帖并向施主赠送,其被称为天师符可谓名副其实。寺庙所制端午帖显然是效法道教所制。百姓只求能辟邪求福,对是道是佛并不在乎。在端午帖的发展中,统治者和文人也都曾发挥过作用,使其更具审美特性;但民间俗信的力量过于强大,最终未能占上风。时至今日,端午帖已基本退出了大多数人的视野,民间也较少使用,其原因主要在于端午帖过分注重辟邪、辟虫功能,而缺乏审美特性。随着科技的进步,用杀虫药远比符帖更灵验,民俗信仰减弱,正如《滑县志》所言:“民国以来,天师无灵,亦无贴符之家矣。”(《汇编》中南卷,116页)任何一种民俗必须不断发展,才能得到更好的传承。
——本文刊于《文史知识》2012年第6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