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既往不咎 | 《五分钟论语课》

 古典读书治学 2022-06-03

《五分钟论语课》49篇  每天5分钟

看透中国人的性情、思维根源

3.21 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土地之神,能生万物。古人把祭土地的地方、日子和相关的礼,都叫社。我们今天讲的社会,也和这个有关。

鲁哀公想问制作土地神的庙的牌位用什么木料。也有说是祭土地的地方栽种什么树。夏朝用松木,殷朝用柏木,周朝用栗木。可能这是事实。

宰我,宰予,字子我,孔子的学生。宰予昼寝,孔子大骂了宰予

一通,“朽木不可雕也!”。

下面一句,“使民战栗”,就是让民众看了就害怕,这就是观点。是宰予的解读。

学究一点来看,这里的“民”,和我们现在的人民还不大一样,这里的民,是有一定爵位的贵族。

松木,柏木,代表长久之意,但是夏、殷两朝也并不长久。

周朝初立,周武王用栗树,有对前两朝的反思,有对所分封出去的诸侯的警戒。

孔子对宰予的说法,到底是什么态度?

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已经发生的,就不要再解释了,已经实锤了的,就不要再劝谏了,过往的是非就不要再固执不放。

孔子的意思,就是过去做的不对,我们也无法改变,那么,未发生的就不要再错下去了。

孔子是有态度的,周人用栗,这种方式不好,让人害怕,只是一时之策。

不能错上加错,放下过去,来者犹可追。好的学问,是鉴于过去,过好当下,好好地朝向未来,重视未来。

学习传统文化,特别不能执着于过去,探究传统,是为了更好地面向未来。孔子五十以后,也是有着未来转向,编撰六经,就是构造美好的未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