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违反规矩的恰当惩罚】

 跟领亲子伴读 2022-06-03 发布于河南

让小朋友多读一本绘本,陪大朋友多看一个世界

爱和规矩,并不冲突。父母爱孩子,可不要放任孩子,放任就意味着溺爱。

当孩子明明知道有规矩,却故意犯错,或是犯错情节比较严重,父母就应该严肃起来,给予孩子一定的惩罚。

这是因为孩子都是有判断力的,不管是什么原因违反规矩,他都会观察父母的反应。

若是父母给予重视,提出批评,孩子自然就会有所收敛。可若父母只是简单地说句“你不能不守规矩”,孩子便会不尊重父母、不重视规矩,甚至觉得没有必要听从父母的话。

如此一来,规矩就形同虚设了。7岁的男男爱看电视,有时饭都不吃、作业都不做,一整天沉迷电视中。

这很耽误学习,老师也多次找男男妈妈谈话,希望能好好管教孩子。

为此,男男妈妈定下规矩:每天看电视不超过半小时;吃饭时不许看电视;周末可以多看半小时。

可长时间养成的坏习惯哪能一下就改掉,男男依然我行我素,回家就打开电视,一看起来就没完没了。

妈妈很是着急,不停在一旁说教:“我们不是定好规矩了,你为什么不听话?”“你总是这样看电视,学习成绩一塌糊涂,以后怎么办?很显然,妈妈再着急、再唠叨,男男都不在乎。

因为不守规矩,妈妈只是唠叨,没有任何进一步措施,因此规矩对于他来说就是形同虚设。

不守规矩,没有受到惩罚,没有任何损失,既然如此他又为什么去遵守呢?

因此,无论孩子是有意还是无意,父母都应该事先制定惩罚制度,一旦孩子违反规矩,就给予适当的惩罚。

当然,惩罚孩子也是为了爱孩子,因此一定要掌握惩罚的度。

父母不能动辄就惩罚孩子,无缘无故惩罚,只能让孩子搞不清规矩,还可能激发孩子的逆反心理。

孩子错了,父母就应该和他讲明原因,让他明白错在哪里、会遭到什么样的惩罚。

惩罚不是最终目的,也不是父母发泄情绪的工具。

所以,惩罚孩子时,父母千万不可动不动就打骂,更不可不分时间、场合

地对孩子进行惩罚。

很多父母不顾及孩子的面子和自尊,看到孩子违反规矩,便当着朋友、亲人、孩子同学的面惩罚孩子。

其实,这是非常错误的,会给孩子带来严重的心理创伤,让亲子关系越

来越紧张。

父母需要明白,惩罚只不过是手段。父母给予孩子的惩罚,更多应该是一种提醒与警示,目的是让孩子保持自律性,让他知道违反规矩是需要受到惩罚的。

事实上,很多父母在爱和规矩之间找到了一个平衡,既不放任孩子,让孩子更愿意守规矩,又不伤害孩子,给予了孩子真正有效的管教。

卡尔·威特是著名教育家,在管教儿子小威特的过程中便实现了爱与规矩的平衡。

卡尔·威特平时注重培养小威特的爱心,从小就给他讲各种讴歌仁爱、友情、亲情的诗篇,教他背诵各种道德诗篇。同时,他还给孩子定下规矩,可因为年龄小、没有辨别是非的能力,小威特难免做一些坏事。

某一天,家里来了很多朋友,卡尔·威特在客厅和朋友们聊天,小威特和其他孩子在一旁玩耍。

这时家里养的一条狗跑了进来,小威特一把拽住狗尾巴,把它拖到自己身边。

看到这样的情况,卡尔·威特来到小威特身边,伸手抓住他的头发,拽住不放。

小威特感到一阵疼痛,马上把狗尾巴放开。这时,卡尔·威特也把手放开,对他说:“孩子,你喜欢被别人抓住头发吗?

小威特委屈地说:“不喜欢。”

卡尔·威特继续说:“既然你不喜欢这样,那么也不要那样对狗。

教育家威廉·达蒙在《期待:克服家庭和学校的纵容观念》中写道:“所有的孩子都需要接受纪律约束,这既是积极性的,也是限制性的。

如果孩子在学习技能,那么他需要这种约束来最大限度地发挥天赋。而在试探社会规定的极限时(每个孩子都不断地在这么做了),他们也需要这种坚定而又前后一贯的纪律约束。

孩子就是孩子,所以父母不要太过宠爱和放任。《荀子·礼论》中说“规矩诚设矣,则不可欺以方圆”。

想要更好地管教和培养孩子,就要让孩子明白规矩必须遵守,不守规矩的结果就是会受到处罚。

只要父母的惩罚不过于严厉,不过于情绪化,扼杀孩子的天性、自尊,就可以让孩子更加积极健康地成长。

——《父母的语言》



【出版鸣谢】

利云/著

中国商业出版社

平台西藏:【跟领育儿学院】


【如何对孩子放弃无效命令】

【如何更好地对孩子说“不”】

【让孩子自己立规矩,告诉他如何管好自己】

【温情教育莫焦虑,为孩子创造温馨的成长氛围】

【如何正确的去情绪化管教孩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