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又是一年端午时

 虚无的图书馆 2022-06-03 发布于江苏
“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又是一年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

古人习惯把五月的前几天分别以端来称呼,元代陈元靓《岁时广记》云:“京师市尘人,以五月初一为端一,初二为端二,数以至五谓之端五。”

图片

民谚曰:“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此时正是仲夏时节,气温骤然上升,蛇虫繁殖,疾病瘟疫容易流行,人们从生理与心理上都强烈地感受到外在的威胁。

古人虽没有现代医学知识,但生活的经验让他们认识到这是一个疾病高发期,故称之“恶月”。于是,人们选定五月“重五”之日作为节日,并发展出了很多的民俗活动。

图片
端午民俗

端午食粽,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传统习俗。粽,即“粽籺”,俗称“粽子”,属“籺”的其中一种。“籺”是逢年过节时用来拜神祭祖的贡品,做籺拜神祭祖是古老习俗。

图片

扒龙舟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古代龙图腾祭祀的节仪。早在7000年前,远古先民已用独木刳成木舟,并加上木桨划舟。龙舟最初是用单木舟上雕刻龙形的独木舟,后来发展为木板制作的龙形船。

古代端午节又称为“浴兰节”,对端午节风俗最早文献载录的内容,当时的兰不是现在的兰花,而是菊科中药佩兰,有香气,可煎水沐浴,有一定的治病作用。民谚“洗了端午澡,一年身上好”。

图片

挂艾草、菖蒲,是端午节流传最广的民俗。艾和菖蒲都是中药,含有挥发性芳香油,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环境,因而衍生出“禳毒辟邪”的含义。

系百索亦是端午节古老的习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五方五行的五种颜色“青、红、白、黑、黄”被视为吉祥色。早期以此五色丝线合股成绳,系于臂膀,称“百索”。五色丝象征五龙,以镇五毒(蝎子、蛇、壁虎、蜈蚣、蟾蜍)。

图片

后世由挂艾草和系百索衍生出种种佩饰。我国古代视虎为神兽,俗以为可以镇祟辟邪、保佑安宁,故民间多取虎为辟邪之用,其中尤以端午节的艾虎为最具特色。

香袋又叫香囊、香包等,也从系百索衍生而来。现在的香囊内容物已复杂得多,除雄黄外,还常装入一些苍术、白芷、菖蒲、川芎、藁本、甘松、山柰、冰片、樟脑等芳香中药,使这些药袋具有更好的祛毒防疫效果。

图片

端午饮雄黄酒的习俗,从前在长江流域地区极为盛行。雄黄有杀菌驱虫解五毒的功效,常用来治皮肤病。一般饮用的雄黄酒,只是在白酒或自酿的黄酒里加入微量雄黄而成。

雄黄酒有毒,饮用有一定危险性,后来人们就改在五月五日前后以雄黄酒洒在墙壁门窗来达到驱邪杀虫的目的。

端午民俗,经过两千多年的演变,已经在全世界各地,眼花缭乱、数不胜数,你的家乡有哪些不一样的民俗活动呢?可在下方留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