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间故事:丈夫愚孝听母亲安排,把贤妻扫地出门,再见面羞愧万分

 老大姐嗨 2022-06-03 发布于山东

明宣德年间,南阳府有一秀才姓郑,在他父亲离世后,学古人守孝三年之举,“丁忧”期间,在他父亲墓地旁结庐而居,断绝一切娱乐和交际活动,不食荤腥,以表达自己对父亲的哀思。

他这种效仿古风的行为,被世人嘲笑太迂腐。有人说他沽名钓誉,也有人笑谈:“孝子床前一碗水,胜过坟前守土堆!”他听闻一笑了之,依旧我行我素。

文章图片1

这是因为了解他为人的乡民,都知道他是表里如一,是发自肺腑的孝心。在他父亲生前他就孝敬有加,大家是有目共睹的事,并非像有的人家办喜丧哗众取宠。

远的不说,就说这年冬天,大雪封山,寒冬腊月,地冻天寒,他母亲想吃鱼,又无法出去购买。他虽没有卧冰求鲤,但也去结冰的水面上,凿破冰层,在大雪中垂钓,满足了母亲吃鱼的愿望。在平时,事事也都顺从老人的心意,好吃好喝的都先紧着母亲吃。想着自己还年轻,来日方长,尽孝要尽早,不与长辈争。

村里人听闻她母亲说起这些事,都是津津乐道。因此,他孝道的名声,在十里八乡美名扬,都知道郑家出了一个大孝子,父母眼中别人家的孩子,羡慕不已,是教育自家孩子的范例。

因此,到了郑秀才守孝期满,去郑家提亲的媒婆络绎不绝,用踏破门槛来形容毫不为过。婚姻大事,全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所以郑秀才娶媳妇,全凭郑母做主。

郑母在众多结亲对象中,选择了十多里外一户刘员外家的千金,两家也算得上是门当户对。而且刘姑娘容貌长得端庄大方,又听媒人说,这刘姑娘不仅温柔贤淑,知书达理,有孝心,而且心灵手巧,会做女红。

于是,在媒婆的牵针引线下,郑母与刘员外两亲家商定好亲事,择黄道吉日定亲、结亲,郑秀才与刘姑娘结为秦晋之好,百年好合。

文章图片2

两人婚后你侬我侬,琴瑟和鸣,举案齐眉。本是好事,奈何郑母看到眼里,却对别人说:“花喜鹊、尾巴长,娶了媳妇忘了娘。”有些酸溜溜的味道。

郑秀才夫妻俩听闻后惶恐不安,赶紧去给老太太请罪,怕惹母亲生气,失了孝道。虽然表面上郑母没有与儿子和儿媳计较,但是,从此以后,心里和儿媳妇就生分了许多。

认为当初不应该给儿子娶了一位如花似玉的美人,让儿子终日沉迷于温柔乡,不仅冷落了自己,念书也有所懈怠,这要是亏空的身体该如何是好?只是碍于两人感情甚笃,儿媳妇对自己又孝敬有加,每天过来请安,郑母虽然对刘氏不悦,但也不好说什么。

直到结婚两年后,刘氏连生二女,郑母听信了江湖术士的预言,说,如果郑秀才不纳妾,郑家香火注定要断送在她们母子手里,意思是说郑秀才与刘氏生不出儿子来。这在郑母看来,延续郑家香火可是天大的事,于是就令儿子纳妾,奈何郑秀才与刘氏感情甚好,并无纳妾之心。

知道母亲担忧郑家断香火后,郑秀才虽然不信江湖术士的说法,但是,也不好直接顶撞母亲,就轻声地说了一句:“过几年看看再说吧娘亲!”

郑秀才在纳妾这件事上,很婉转地表明了自己的立场,拒绝了母亲令其马上纳妾的提意。这在郑母看来,从来都顺从的儿子,这就是忤逆不孝,多半与儿媳妇刘氏脱不开关系。于是,郑母就放大招,不吃不喝,要郑秀才在母亲与刘氏之间二选一,有她没我。

郑秀才想不到因为这一点点的小事,母亲真的动怒生气了,把刘氏看作是狐狸精上纲上线,一定要休了刘氏才肯罢休。于是就跪下苦苦哀求母亲,看在两个懂事乖巧的孙女份上,只要别休刘氏,让纳妾也行。

不曾想郑母得寸进尺,打定主意一定要把刘氏扫地出门,以报“夺儿害儿”只恨。郑秀才虽然知道郑母在这件事情糊涂了,但是却无能无力。

文章图片3

刘氏听闻这个消息,简直就是当头喝棒。她扪心自问,为人妇,为人媳,为人母,自己都兢兢业业,对夫遵守妇道,对母孝道,对孩子慈爱有加,没有一点对不起郑家。如今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竟然以忤逆不孝这莫须有的罪名,要把她扫地出门。想到此处,不仅悲从中来,泪流满面。

在郑母不吃不喝三天,妻子以泪洗面之间,郑秀才权衡再三,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世间母亲只有一个,也听世人常说:“女人如衣服”,万般无奈之下,就给刘氏写了一份休书。

刘氏看到休书的那一刻,悲从中来,想不到自己日夜尽心尽力侍奉的丈夫,如此狠心。站在女人的立场上来说,这就是男人的背叛,刘氏要不是念及两个女儿的情分,就当场以死明志,让郑秀才背上逼死贤妻的骂名。最后无奈叹息一声,抱了又抱两个女儿,叮嘱她们要照顾好自己,拿着休书一路哭着回了娘家。

话说郑秀才听从母亲的话休了刘氏,准备再娶一门亲事,奈何普通人家的女子,郑母又瞧不上,而富贵之家的女子,知道贤惠淑德的刘氏被郑家以忤逆之名休了,对郑家有了看法,谁还敢把自家女儿往火坑里推?

于是乎,郑秀才再想娶亲就难了,就这样高不成低不就得当误着。郑秀才到没什么,整天忙着读书,照顾母亲和两个女儿,对娶亲并不上心,主要是因为他身为男人却无法保护妻子而遗憾,心里一直对前妻刘氏抱有愧疚。

可郑母却不同了,本想着儿子的孝道之名,还是香饽饽,休妻再娶并不难,可不曾想,再想娶一个家世不错、门当户对的媳妇,却难如登天。可门第之见深入骨髓的郑母,即便是这样,也不退求其次给郑秀才找一个普通人家的姑娘为妻。

于是,郑母想快些给郑秀才娶妻生子,延续郑家香火的愿望落空了,想到江湖术士的谶语,郑家香火要断送在自己手里,郑母整日里郁郁寡欢。在郑秀才休妻第二年初冬,第一场雪降临的时候,郑母偶感风寒,不知怎地一病不起,郑秀才寸步不离的亲自伺候母亲,找了多名郎中给母亲好生医治,郑母也没有度过那个寒冷的冬天,终没在有生之年看到郑秀才娶妻为郑家添丁,带着遗憾离世。

文章图片4

郑秀才念及母亲的不易,准备在母亲的墓地旁结庐,守孝三年。本想着把两个年幼的女儿托付到她们外婆家,由她们的母亲照顾,可是想了又想,这么久没有联系了,兴许刘氏早已嫁给别人了,再说自己也无颜再见刘氏。于是,就把两个尚年幼的女儿托付给舅舅家寄养,抽空去看望一二。就这样,郑秀才守孝期间,也没有读书的心情,荒废了学业,日子整日过得浑浑噩噩。

转眼间,为母守丁忧期满。又是冬天,郑秀才让仆人驾上马车,一起去舅舅家把两个可爱的女儿接了回来。看到两个懂事乖巧的女儿,郑秀才泪如雨下,感觉自己未尽父亲职责,愧对她们。

第二天吃过早饭,郑秀才带着女儿在院外打雪仗,父女三人玩得不亦乐乎。一辆马车由远而近,很快到父女三人面前,马车停下,从车上下来一位身穿狐裘大衣的男子,看岁数比郑秀才年长一些,见到郑秀才拱手问道:“请问,你可是闻名遐迩的大孝子郑某郑秀才?”

“不敢当,不知兄台天寒地冻而来,所为何事?”郑秀才看到来着穿着不俗,是达官贵人的装束,谦逊说道。

来者看了看两个可爱小丫头,爽朗哈哈一笑,正色说道:“听闻郑秀才是大孝之人,我是受人之托,找你有要事相商,站在寒风中说话,可不是待客之道吧?”

郑秀才虽有点莫名其妙,看到来者郑重其事的模样,但也无法推脱,就施礼请来者进屋,到正堂让仆人茶水奉上,炭火烧旺。

来者也不扭捏,到了正堂脱下狐裘,摘下毡帽,不紧不慢喝了一口热茶,这才缓缓说道:“我听闻你有大孝之名,古人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听闻你母亲也是因为此事,遗憾离世,不知传闻可否属实?”

郑秀才听闻心头一颤,无奈说道:“确有此事,不知兄台问知何意?”

男子示意郑秀才不必紧张,问道:“如今你守孝期已满,不知你可有娶妻续弦之意?”

“难不成兄台是来说亲的吗?”郑秀才饶有兴趣地看着男子,随口反问道!

文章图片5

男子又喝了一口茶水,认真说道:“进入正题之前,请你认真回答我一个问题。你心里是想与原来的妻子重归于好呢?还是打算另娶新人?”

郑秀才随即说道:“我当初负了旧人,再无颜面见她。”

男子听完,略微沉吟说道:“也好,我有一个小妹,出落得端庄大方,性情十分贤惠,平时里敬仰你的孝道,我就代她向你高攀了,不知你意下如何?”

郑秀才听到男子如此说,真是当媒人而来,感到非常惊讶,谦逊说道:“我如今虽说孑然一身,但是,还带有两个孩子,突然就将你家妹子许配给我,听后觉得承受不起!”

男子笑到:“我知你如今当爹又当妈,是该娶妻,好帮你操劳家事,这样你才有精力读书考取功名,不至于蹉跎岁月!”不待郑秀才答话,接着男子又说道,“我家就住在县里,你现在就与我一同前行,我亲自见引荐你见我妹子再说。如果你们无缘,这事就此打住,当我没来过;如果你们有缘,择吉日喜结连理,不失为一桩美事!可好?”

郑秀才虽然感觉事有蹊跷,但是也想知道这男子葫芦里到底卖什么药。于是,就安排下人照顾好女儿,让一仆人跟随,坐上男子马车,去他家看个究竟。路上才知,这男子姓张,他父亲如今在叶县任县令。得知这个消息,郑秀才更是心存疑惑。

由于雪路湿滑,过了中午才到张公子家。只见张家朱漆大门巍然耸立,多位仆人站在门口相迎,有世家风范。张公子请郑秀才下车,一起走进家门,就听闻张公子吩咐仆人说道:“快去禀告我娘和我妹子,就说薄情郎已经请到。”

文章图片6

郑秀才一听,暗自吃惊,心里充满疑问,就跟随张公子走进内院。只见张家高堂富丽堂皇,堂外有一位年近五十衣着华丽的贵夫人,站在门外迎客。只见这贵夫人上下打量着郑秀才,片刻笑着意味深长地说:“真是我家的好贤婿。”

郑秀才看出这就是张公子的母亲,便上前行礼参拜,却见夫人推辞了一会儿,才肯接受。到了客厅喝茶,稍微坐了一会儿,吃过饭,夫人便吩咐下人给郑秀才更换衣服,不容置疑告诉他说:“今日便是吉日良辰,正好成全你与我女儿的好事。”

郑秀才听闻脸色惊变,想不到事情完全出乎他的预料,就把目光转向张公子求救,张公子却老神在在,一副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样子。郑秀才大呼:“夫人不可!”

“到了这里,还轮不到你做主,来人,举行婚礼,入洞房!”县令夫不顾郑秀才拒绝,好似怕女儿嫁不出般,吩咐下人快办。

忽然,堂下好像事先准备好一样,箫鼓声声,随即有丫鬟扶着新娘子走进来,郑秀才感到不仅仓促,更是太过于荒唐,即便是成亲,哪有下午成亲入洞房的道理?可是现在身不由己,只能后悔自己托大,不该跟随张公子而来。

事已至此,也别无他法,郑秀才被赶鸭子上架,就在晕晕乎乎中举行完婚礼,和新娘就被人送入洞房。回过神来的郑秀才,既来之则安之,也不再忧虑重重,就掀开新娘子的红盖头看个究竟。只见新娘子长得美貌如花,看似好像有些眼熟,细看之下,却发现新娘子就是自己念念不忘的前妻刘氏。

文章图片7

郑秀才恍然大悟后,大吃一惊,赶忙询问事情的来龙去脉。刘氏却闭口不言,只是默默流泪。过了一会儿,张公子母亲的贴身婢女进来,讲述了事情的经过。

原来刘氏被郑秀才休了以后,回到娘家,她娘家父母,随后就要将她另嫁他人。刘氏以《诗经》中歌咏贞情不渝的诗篇《柏舟》自誓,打定主意好女不嫁二夫,坚决不肯听从父母之命。因此惹恼父母,刘氏家人欲强行将她嫁人,她于是在夜里悄悄逃了出来,逃往附近一处尼姑庵,准备出家为尼,伴随青灯,了此残生。

那天刚好遇到上香的张母,张母了解她的遭遇后,很同情她忠贞不渝,便把她收养在家中,以义女相待。而张公子有豪侠之风,以古代河内郡轵县侠士郭解(今河南省济源市轵城镇)为楷模,非常讲义气,喜欢调节民间纠纷,认了苦命的女子刘氏为义妹,早就想促使他们夫妻团圆,奈何那时郑秀才刚好丧母,正在给他母亲结庐守孝,也就拖到现在才成全。

当郑秀才了解前因后果之后,那是万分羞愧,深深感觉对不起刘氏。只听刘氏说道:“你因为家庭不和,处理不了你母亲对我的偏见,为了孝道就将我休弃出门。在你心中,我与你母亲相比,自然微不足道,但是想到结婚几年,我没有对不起半点郑家,自以为这辈子无愧于心。我们夫妻本恩爱有加,可忽然一天,我就被你轻易抛弃,如同泼掉一盆水似的,想到这些,实在是心有不甘!特别是想起我那这些年没有母亲疼爱的两个女儿,我就心如刀绞,彻夜难眠。”

刘氏一边说,一边伤心哭泣,泪流满面,哭花了妆容。满屋子的人,闻者无不为她愤愤不平。看到刘氏哭得不能自已,声嘶力竭,张母上去扶着刘氏说道:“孩子,不要哭坏了身子,他母亲已经过世了,以前的事就不要再提,今天是我家招他做女婿,大喜的日子,开心一点!”

刘氏擦干眼泪,意难平说道:“母亲休要再提结婚之事,女儿已经被这薄情郎抛弃,三年多以来,他可曾寻我分毫?又何曾想过把女儿送到我面前看看?今天兄长帮我把他寻来,证实了是非曲直,孰是孰非,我也算出了这口恶气,就是死也瞑目了。今天在他面前,我以死明志,来证明我的忠贞不渝!”说完,就准备去撞墙壁,好在夫人和一众婢女将她紧紧拉住。

文章图片8

张公子听闻屋里哭闹声。赶紧闪身进屋,劝刘氏说道:“妹妹不能这样,这三年多以来,郑郎有孝在身,没有寻找你尚有情可原。现在我把郑郎找来,难到是为了要你的命不成?”

转身又对郑秀才说:“你当初虽然说忠孝不能两全,家里出现了不和睦的情况,选择孝道立即把妻子舍弃,她心里自然会对你心生怨恨。假如你想学朱买臣以覆水难收的态度对待我妹妹的话,我也勉强你,你离去便可;如果你还顾念夫妻之情,念及孩子情分,那么就请你降低姿态,今日就与我妹妹破镜重圆,重归于好。”

其实从郑秀才知道刘氏宁可出家为尼,也不再改嫁他人,心里就产生了深深的羞愧,只怪自己愚孝至极。看到妻子伤心欲绝的模样,心里难受异常,早已泪流满面,上去抱着刘氏痛哭不已。在场者闻之落泪。

第二天一大早,郑秀才夫妻二人,以女婿女儿之礼去夫人房中拜谢,对夫人及其家人感恩戴德。后由张公子护送,用马车把郑秀才夫妇送回家中,并叮嘱郑秀才要珍惜令妹的情意,否则,决不轻饶。从此以后,刘氏把张家当作娘家,两家如亲人般常年走动。

郑秀才回去后对妻子刘氏恩爱有加,把孝道的执念全部转移到对妻子的爱护上,终其一生不再纳妾,只爱她一人,至死不渝,时刻弥补自己曾经犯下的过失。妻子刘氏虽然对郑秀才有所怨恨,看在孩子的情面,以及郑秀才诚心悔过,冰释前嫌:“夫妻没有隔夜仇,床头吵架床尾和!”

文章图片9

郑家有了女主人,刘氏操持家里的里里外外,郑秀才终于能够静下心来,苦读诗书。终于在接下来的乡试考中举人,会试考中贡士,可谓是光耀门楣。夫妻恩爱有加,不几年又接连生了两个男孩,打破了江湖术士对郑母说的谶语。乡邻们都说:“倘若郑母泉下有知,不知道该笑?还是该哭呢?”

诸位看官:遇到婆媳不和,男主成夹心饼干的家庭难题,该如何自处?欢迎大家留言探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