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别解

 书虫907 2022-06-03 发布于湖北

老叟呓语

“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别解


“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这句话,是孔子的弟子有子说的,载于《论语·学而》第十三章。完整的原话是: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前面两句,写得很明白,意思是:有子说:“信用接近于义理,是因为它可以用行为来佐证。恭敬接近于礼法,是因为恭敬可以让人远离耻辱。可是对后面那句“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的解读,历来却颇多争议。

孔子的后人,汉代的孔安国认为:“因,亲也。言所亲不失其亲,亦可宗敬。”宗敬即尊敬。意思是说所亲的是仁义之人,是为不失其亲。能够所亲不失其亲是有知人之明,故可宗敬。

宋代大儒朱熹释之为:因,犹依也。宗,犹主也。言约信而合其宜,则言必可践矣。致恭而中其节,则能远耻辱矣。所依者不失其可亲之人,则亦可以宗而主之矣。此言人之言行交际,皆当谨之于始而虑其所终,不然,则因仍苟且之间,将有不胜其自失之悔者矣。(朱熹:《论语集注》)

清代学者程树德把“因”当作“姻”字讲,“宗”当作宗族之宗讲。他解释说:“缔姻不失其亲之人,则亦可等于同宗。”

钱穆先生则译为:遇有所因依时,必先择其可亲者,亦可依若宗主了。(钱穆:《论语新解》)因依,相亲相倚的意思。

南怀瑾先生认为:因就是动机。……“因不失其亲”,意思是人绝对无私是做不到的。南先生的意思是说,人总是先考虑到亲人,助人的心行,由近及远,渐渐地扩及他人。《论语别裁》宗,宗仰,推崇景仰。

看来各家有各家的解释,莫衷一是。

解读这段话,必须前后文联系起来看。有子在前文讨论了“信”和“恭”这两种道德规范,以及“信”与“义”,“恭”与“礼“的关系。什么关系?信近于义,恭近于礼。人的行为要合于义理,合于礼法,是儒家认为最高的行为规范。有子讲,信近于义,言虽非义,以其言可反复不欺,故曰近义。恭近于礼,是因为恭本身就是礼在行为仪表上的要求。人的行为恭敬,就可以远离耻辱。后面一句:“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不是讲与信和恭并列的另一种行为规范,而是继续讨论“信”和“恭”。那么有子在后面究竟要表达什么意思呢?

首先看“因”字,“因“字在这里既不作“亲”讲,也不作“姻”讲,而应该作依、顺、因循讲。子曰:“殷因於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礼,所损益,可知也。“(《论语·为政》)其”因“即作因循讲。而且“因“是”因之“的省略,“之“这个指示代词省略了。因之,因循什么,遵循什么,当然是前面讲的“信“和”恭“,就是人们遵循”信“和”恭“这两种道德规范。

再看“不失其亲”。其,也是指示“信”和“恭“。亲,近也。(《广雅》)也就是不失与”信“和”恭“相近的“义”和“礼”。

最后再看“亦可宗也”。虽然“信”和“恭”只是近于“义”和“礼”,但信和恭亦可以作为行为取法的宗旨。 宗,作“取法的宗旨“讲,《吕氏春秋》中有相同的说法:“以天为法,以德为行,以道为宗。”以道为宗的“宗”也是这个意思。

这样,有子这段话可作如下解释:“信用接近于义理,是因为它可以用行为来佐证。恭敬接近于礼法,是因为恭敬可以让人远离耻辱。人们若能遵循“信用”和“恭敬”的要求去做(因之),就不会与“义理”和“礼法“的要求相去很远(不失其亲),因此,信用和恭敬这两种德行也可以用来作为指导人的行为的宗旨(亦可宗也)。

这种解释是否说得通,敬请方家指正。

附:洪迈《容斋随笔·卷二》:

信近于义

“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程明道曰:“因恭信而不失其所以亲,近于礼义,故亦可宗。”伊川曰:“因不失于相近,亦可尚也。”又曰:“因其近礼义而不失其亲,亦可宗也。况于尽礼义者乎?”范纯父曰:“君子所因者本,而立爱必自亲始,亲亲必及人。故曰因不失其亲。”吕与叔分为三事。谢显道曰:“君师友三者,虽非天属,亦可以亲,舍此三者之外,吾恐不免于谄贱。惟亲不失其所亲,然后可为宗也。”杨中立曰:“信不失义,恭不悖礼,又因不失其亲焉,是亦可宗也。”尹彦明曰:“因其近,虽未足以尽礼义之本,亦不失其所宗尚也。”予窃以谓义与礼之极,多至于不亲,能至于不失其亲,斯为可宗也。然未敢以为是。“可为宗”,馆本作“为可宗”。

尹彦明曰:“因其近,虽未足以尽礼义之本,亦不失其所宗尚也。”尹彦明说:“因为恭信近于礼义,虽然还不完全合乎礼义的本源,也是可以崇尚的。”我义与其所说相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