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端午节糖友如何吃粽子?李静 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内分泌二科

 健康医学科普 2022-06-04 发布于山西

作者:李静

端午节糖友如何吃粽子?

一年一度的端午佳节又到了,节日期间想必各位糖友家里已经早早备好美味的粽子,迫不及待开始享用。

可粽子属于粘性食物,生糖指数很高,大量的碳水化合物无疑就像一颗恐怖的“糖分炸弹”,所以,尽管粽子是有些糖友的最爱,但要望而却步。

然而这也并非意味着在端午节,糖友们就完全不能吃粽子。

事实上,只要掌握了以下几个小技巧,糖友们也能在粽叶清香当中,给自己的端午佳节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糖友专属吃粽小技巧
01

用粗杂粮代替部分糯米,包五谷杂粮粽

粗粮包括谷物类,如玉米、小米、黑米、荞麦等;杂豆类,如黄豆、黑豆、绿豆等;块茎类,如红薯、土豆、芋头等。

糯米属于高GI食物,用粗杂粮来代替部分糯米更适合“糖友”食用。

02

包粽子的“三少一多”

包粽子时,要注意少油,少糖,少咸。

馅料中少放油、盐,尽量选择植物油代替动物油,用瘦肉代替肥瘦肉;不另外添加糖。

还可以在馅料中添加一些蔬菜、菌菇等,膳食纤维的增加有利于血糖控制。

03

食物搭配着吃,血糖更稳定

糖尿病患者的正确进餐顺序在吃粽子的时候同样适用,如果不能自己包五谷杂粮棕或蔬菜棕,

在吃粽子之前可以吃一些绿叶蔬菜、鸡蛋、牛奶等,这样可以缓和粽子对血糖的影响,营养也更全面。

粽子是全淀粉类食物,还可以配绿茶或者普洱茶来解腻消食,也利于血糖的控制。

食用粽子的同时不要碰含水分很多的寒性瓜果类,比如西瓜,以免造成腹泻或腹痛。

04

美味不可多尝

粽子属于主食,如果要吃粽子的话,主食量就要相应减少,一般吃一个100g的粽子就相当于吃了一碗米饭。

岁月沧桑盼安康
端午粽情永飘香
诚挚祝福祈安康
求得幸福留余香

糯米吸收速度高于白米饭,所以在吃粽子时,蔬菜量可比其他餐食增多一些。

千万不要把粽子当零食,随意加餐。尽量放在早上或中午,一天不宜超过100g。

05

细嚼慢咽

延缓进食速度,血糖会相对下降,特别对于高生糖指数食物,就更为重要。

所以,糖友吃粽子,尽量延长进食时间,甚至速度要慢于吃其他米饭,这样就会降低血糖升高的风险。

06

不要趁热吃

主食温度高,吸收快,血糖就容易升高。

所以,糖友吃饭,不要趁热吃,特别吃粽子,温吃、凉吃,相比热吃,粽子的生糖指数就会下降。

所以,粽子好了,可以用凉水泡一下,不影响多少口感,还利于稳定血糖。

07

煮粽要限时

糖尿病患者都知道要少吃粥、面条等软烂的食物,

吃粽子时,我们也一定要控制粽子蒸煮的时间,因为时间越长,粽子的糊化程度越高,升血糖指数也就越高,进食后对血糖的影响也越大。

根据粽子的大小,蒸煮的时间有所不同,大家可以自己把握。

08

吃棕,勿忘测血糖

当美味的粽子下肚后,一定要记得监测血糖,可以在餐前、餐后两小时后各测一次血糖,知道血糖的波动情况,就能做到心中有数了。

如果能在吃完粽子后适当增加运动,就更有利于餐后血糖控制了。

最后希望呼吁糖友们一定要科学用餐,保证血糖平稳,健康才是福!



一年一端午,一岁一安康


链接点击


文章: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内分泌二科  李静
配图:网络(侵删)
编辑:史倩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