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 |08章| 水是道的尺度,上善之人法水

 布衣学者研究室 2022-06-04 发布于北京

第八章
【合校原文】
上善若水。水善,(帛甲)利万物而有静,居众之所恶,故几于道矣。
居善地,心善渊,(帛乙)予善天,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今译】
怀有最好德行的人应该效法水。水的好处,是利泽万物却默守清静,又处在世人厌恶的低洼之地,所以非常接近“道”的准则。
为人处世的佳境,是应效法洼地之水,谦下而处;内心修养的佳境,是应效法深渊之水,沉静厚重;给予百姓的佳境,是应效法天降之水,普施公平;言语沟通的佳境,是应效法水有潮信,真实守信;国家治理的佳境,是应效法水的自然,清静无为;做事任能的佳境,是应效法水能方圆,守柔处弱;行止动静的佳境,是应效法水可蓄势,顺时而发。
正因为圣人效法水德做到与世无争,所以才没有过失。


【注释】
① 上善若水:上善,最好的德行。若,效法。最好的德行应该效法水之德。
② 水善利万物而有静:传世本为“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这里采用帛书甲本“水善利万物而有静”,断句应为“水善,利万物而有静”。善,好、佳。水的佳处,是施利万物却默守清静。
③ 众之所恶:世人厌恶的低洼之地。
④ 几于道:接近“道”的标准。
⑤ 居善地:居,立身所处。善,佳、理想状态。按语义断句应是“居善,地。”注者为了便于读者理解译为“居之善,地也”。即为人处世的佳境应该效法地上之水,谦下而处。此句语义双关,以水喻人,以下六善皆然。
⑥ 心善渊:“心之善,渊也”,即修养内心的佳境应该取法深渊之水,沉静厚重。
⑦ 予善天:“予之善,天也”,即给予的佳境应该取法天之雨露,普施公平。
⑧ 言善信:“言之善,信也”,即言语的佳境应该真实信用。
⑨ 政善治:“政之善,治也”,即治理的佳境应该自然无为。
⑩ 事善能:“事之善,能也”,即做事的佳境应该以柔克刚。
⑪ 动善时:“动之善,时也”,即行动的佳境应该顺时而动。
⑫ 夫唯:句首发语词,表示原因“正因为”。
⑬ 无尤:尤,罪过、过失。没有过失。

【悟道】
水是生命之源,物种起源在碧海之中;水是文明之源,人类足迹多依赖江河前行。
古希腊哲人泰勒斯以“水是万物的始基”,赢得了西方“哲学之父”的桂冠。而中华浩浩文脉里则呈现出了水的锦绣流程:《诗经》“在水一方”,《尚书》“江汉朝宗于海”,《礼记》“水至清则无鱼”,《易经》“坎为水”,《管子》“水者,地之血脉”,老子“天下莫柔弱于水”,孔子“智者乐水”,孙子“水无常形”,庄子“不如相忘于江湖”,孟子“源泉混混…盈科而后进”,荀子“冰,水为之”,屈原“沧浪之水清兮”,曹操“水何澹澹”,李白“黄河之水天上来”,元稹“曾经沧海难为水”,李煜“一江春水向东流”,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杨慎“滚滚长江东逝水”,曹雪芹“女儿是水做的骨肉”,可谓是金句纷呈,不胜枚举。列了这么多,也证明我是一个好“水”的江边人。久羁京都,北方气候里严重缺雨水,故而只能在文字中寻找那一份水灵之意趣了。
老子的“上善若水”章,是一篇以“水”为主题的哲学散文诗,其词约,其意深。上善若水,是名句,很多文人的书斋里或是企业家的公司里都悬挂着这句话。附庸风雅者多,但真没有几个人理解它,更稀少者是去那样做!
“上善”的解释有多种:或解释为最佳,或解释为最好的治理,或解释为高尚的品德,蒋锡昌先生在《老子校诂》中解释为“上善之人,即圣人”,我从蒋锡昌先生的见解。上善,最佳的德行之人即圣人。“若”,大家普遍解释为好像、犹如的比喻之义。甲骨文中“若”的字形是女人梳理头发,本义是顺从,我觉得在这里应解释为效法的意思。有人说“大智若愚”难道也是效法?不过,我认为“大智若愚”与“上善若水”的“若”未必是同样的意思。好比“道,可道也,非恒道也”的“道”不是同义一样的。人法地,最佳的德行应该效法水,德行的主语只能是人,所以怀有最佳德行的人,应效法水去为人处世。
再者,有人说水是一把双刃剑,能利还能害。洪水猛兽,给人类带来了很多的水患。说老子讲“上善”怎么能效法洪水呢?这种思考是蹩脚的,为什么呢?既然前面已经限定为上善,最佳的善行,最好的德性,后面的“若水”之水,也自然是水——好的方面,水的最佳之德了。没有说最好的德行会取法害人的洪水,给人类带来危害,你说呢?
第二句“水善利万物”。这里有几处歧见。
一是版本选择。传世本即王弼本是“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已经被读者广泛接受了。但是这里我采用帛书甲本的“水善利万物而有静”,高明先生《帛书老子校注》中肯定了两个版本都可以。事实上,“有静”更符合老子的文意。“不争”里体现人的有为比较强烈,而后文有“夫唯不争”,上善若水的后一句是单纯讲自然层面水的特性,“水善利万物而有静,居众之所恶,故几于道矣。”“有静”,高明先生根据《广雅》释义为“求取清静”。我解释为“默守清静”。
二是句读问题。“水善利万物而有静”,大家以为这么短的一句话怎么还能句读,简直是不可能,确实我见到的所有版本都没有句读,而我认为这里应该是“水善,利万物而有静”。为什么这么断句?答案在第三点里。
三是词义理解。“水善,利万物而有静。”善,不是善于的意思,而是好处。将“善”解释为善于,和后文“善利”结合在一起,所以就不用句读了。将善理解为好处,就必须要句读了。水的好处,是利泽万物而能沉默保持清静无为,这是多大的德呀。所以才道明了“上善为什么效法水?”的原因呢。
强调一句,“上善若水”章里没有一个“善”有善于、擅长的意思。为什么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将“水善利万物”,“居善地”等七个“善”都解释为“善于”呢?粗浅地一看,似乎也可以解释得通,但仔细琢磨,作“善于”解,就离题万里。
老子笔下的“水”是捕捉“道”的“法器”。道是无形不可捉摸的,而水是有形的,用有形之水作喻体,水的优点——利万物、有静、居众人之所恶的谦下,与“道”的一些特性吻合,所以说“几于道”。

水是德行的尺度,用水来量度圣人,推出了“上善若水”。圣人应该效法水的七善“居善地,心善渊,予善天,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这七善既是水之德,又是圣人取法水德内化到自身的上善之德。
居善地,居不是盖房子的居住,而是为人所处的位置,地上之水所处的位置是低洼之地,水往低处流。有人说“地”通假“低”,也可说得通。圣人所处的位置不是高高在上的王者,而是应学习水所处的位置——“居众之所恶”而立身处世,人往高处走,世人从众趋向权贵名利而奔竞,圣人已是王者是要“退其身”,谦卑而处,才能“身先”。所以,“众之所恶”,才是他的居之善,才是他的“居善地”。善,不是善于的意思,我解释为“佳境”,即是一种理想的优良而恰当的状态。圣人所处的最佳状态,是取法水处于洼地的状态,谦下而处。所以,《道德经》第六十六章有“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居善地”,我的译文是“为人处世的佳境,是应效法地上之水,谦下而处”。
心善渊,内心修养的最好的状态是效法深渊之水,做到深沉、宁静与厚重。庄子《逍遥游》说:“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水深出大鱼,深渊之水,格外雄浑厚重,王者之心正当如此。
予善天,传世本是“与善仁”明显是误入儒家的藩篱了。这里根据帛书本还原。《道德经》第三十二章说:“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天降雨露,没有人为干涉,普施公平,无所偏袒。雨露是天水,圣人效法之,给予百姓最理想的状态是做到公平,不要“损不足以奉有余。”
言善信,言语沟通的最佳状态是真诚对话,重信诺,不争口角是与非。水有潮信,朝潮夕汐。春天时江河活泛,而秋冬季节时常进入枯水期,这都说明水有时信。第八十一章说:“信言不美,美言不信”。信实的言论不需要修饰,真诚的话永远动听。修饰过的话,往往失真。
政善治,国家治理的佳境是应效法水的自然,做到清静无为。无为而治是老子的治国理念。治水的最高境界是顺着水流的方向疏导,大禹用的就是这个方法,奠定了五千年的山水地理中国。“水善利万物而有静”利泽万物,默默守着清静,就是无为。而不是说像大家理解的那样“居住善于择地”,“内心善于深沉”,“给与善于博爱”善于相机而动,善于这,善于那的各种有为。
事善能,做事任能的佳境,是应效法水能方能圆,做到守柔处弱。老子认为水最大的能力是如第七十八章讲的“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也,以其无以易之也。弱之胜强,柔之胜刚。”水的特性是无限柔弱,而水的所向无敌是攻坚胜强,水的特点也即水的功能。这种能力,学不到的是普通人,学到了的是人上人。
动善时,行止动静的佳境,是应效法水可蓄势,顺时而发。《道德经》第十五章说:“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浊可静待清明,静而动至生机。动静一体,动静行止应顺应时机。静而蓄势为顺时而动的创造条件。
水之七善,句句都是“不争”。居善地,是谦下的不争,俯身下去卑微至尘埃里——不争高低;心善渊,是清静的不争,内心无欲则刚——不争名利;予善天,是公平后的不争,分配公平——不争多寡;言善信,是真诚无欺的不争——不争是非;政善治,是自然无为的不争——不争贤愚;事善能,是守柔处弱的不争——不争雌雄;动善时,是应天顺时的不争——不争先后。可以说,最后一句的“夫唯不争”才是主旨,是纲领,一纲之下有七目。做到了这些不争,当然是“故无尤”,没有过失了。做到了七善,就是上善,即修到了滴水不漏的完人,与人无争,与世无争,与天无争,天下无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