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观月亮圆缺可知天体为球形

 红了樱桃绿芭蕉 2022-06-04 发布于湖北

图片


中国古代非常重视日月食,更重视日月食在历法中校正的作用,同时,今天所说的月光由日光所照一事,古人早已写进了书籍当中了。

东汉张衡在《灵宪》中写道:“月光生于日之所照;魄生于日之所蔽。当日则光盈,就日则光尽也。众星被耀,因水转光。当日之冲,光常不合者,蔽于地也,是谓虚。在星星微,月过则食。”

这段话是说,月亮本身是不发光的,太阳光照到月亮上才产生光月。月亮之所以出现有亏缺的部分,就是因为这一部分照不到日光。所以,当月和日正相对时,就出现满月。当月向日靠近时,月亮亏缺就越来越大,终至完全不见。

月光是日光的反照,月相盈亏是由于地影遮掩了月球所致。地影是弹丸形的,那么地体自然是弹丸形的。这个理解要比唐代《酉阳杂俎·天咫》里的神奇故事更早哦!

当然了,这不算什么,还有更早的论述,《周髀算经》中早就说了,曰:“日兆(按:通照)月,月光乃生,故成明月。” 。

西汉京房则说得更为明确:“先师以为日似弹丸,月似镜体;或以为月亦似弹丸,日照处则明,不照处则暗”(《开元占经》卷一引)。

你说,古人究竟是怎么发现月光是由日照月所生的呢?今人若是不学此类知识,也能够自己想到吗?不能吧。站在祖宗的肩膀上就要承认。

图片


另外,日月食、月相盈亏现象也确可使人发现日月皆为“球形”的哦!这在古代有所记述。

什么是日月食呢?

西汉刘向解释日食原因:“日蚀者,月往蔽之”(《开元占经》卷九)。

东汉王充在《论衡·说日篇》中引述过一种他人的更明确说法:“或说,日食者月掩之也。日在上,月在下,障于日之形也。”

发展到后来,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卷七《象数一》继续谈到月相盈亏形成原因:

又问予以“日月之形,如丸邪?如扇也?若如丸,则其相遇岂不相碍?”

余对曰:“日月之形如丸。何以知之?以月盈亏可验也。月本无光,犹银丸,日耀之乃光耳。光之初生,日在其傍,故光侧而所见才如钩;日渐远,则斜照,而光稍满。如一弹丸,以粉涂其半,侧视之,则粉处如钩;对视之,则正圆,此有以知其如丸也。日、月,气也,有形而无质,故相直而无碍。”

白话文:

日月的形状,像球体?像扇子?若是像球体,它们相遇岂不是相互阻碍?

太阳和月亮的形状像一个球体。这是怎么知道的呢?

以月相的盈亏便可以验证。月亮本身不发光,犹如一个银球,太阳照耀才使之有光。月光初生时,太阳在它旁边照射,发光的一侧所见到的月亮才象弯钩;太阳逐渐远离月亮,则斜照过来,月光渐多变得圆满。如同一弹丸,用粉末把它的表面涂一半,侧面看它,则涂粉处状如弯钩;正视看它,涂粉的一面则是正圆,由此可以知道日月形状如同弹丸(圆球)了。日和月都是气凝结而成,有形状而无内质,所以相遇而无阻碍。

看到了吗?北宋沈括解释了可通过月盈亏知日月之形如丸状,也说道月光是怎么来的,“月本无光,犹银丸,日耀之乃光耳”由太阳照耀月亮才有月光。

元代赵友钦《革象新书卷三·月体半明》中也说了类似的结论,赵友钦通过一个模拟实验,研究了月亮的盈亏。他把一个黑漆球挂在屋檐下,比作月球,反射太阳光,黑漆球总是半面亮半面暗。从不同角度看到的黑漆球反光部分形状不一样。这样,形象地解释了月亮的盈亏。他对日月蚀现象也作了研究。

“月体半明

以黑漆毬于檐下映日,则其毬必有光,可以转射暗壁。

太阴圆体即黑漆毬也,得日映处则有光,常是一边光一边暗。若遇望夜,则日月躔度相对,一边光处全向于地,普照人间;一边暗处全向于天,人所不见。以后渐相近而侧相映,则地之边光减少矣。至于晦朔,则日月日月同经,为其日与天相近,月与天相远,故一边光处全向于天,一边暗处却向于地。以后渐相远,而侧相映,则向地之边光渐多矣。

由是观之,月体本无圆缺,乃是月体之光暗半轮转旋,人目不能尽察,故言其圆缺耳。至于日月对望,为地所隔,犹能受日之光者,盖阴阳精气隔碍潜通,如吸铁之石、感霜之钟,理不难晓。”(元代赵友钦《革象新书卷三·月体半明》)

白话文:

用黑漆毬挂在日光照射的屋檐下,球会有光反射照向暗墙。

月亮圆球体就是黑漆毬。在日光照射处就有光,常一边光亮一边暗黑。

如果是望月夜,则太阳和月亮在天球上的位置相对,一边光亮处全对着地球,普照人世间;另一边暗黑处全对着天球,人是看不见的。之后月球(在天球上的位置)逐渐接近太阳侧面映射太阳光,这时向着地球方向的光逐渐减少。至于到每月晦朔(二十九日、三十日)。日月在天球上的经度相同,这时太阳的位置离天球更近,月球的位置离天球很远,所以一边光亮处全对着天球,一边暗黑处全对着地球。之后,月球(在天球上的位置)逐渐远离太阳侧面映射太阳光,这时向着地球方向的光逐渐增多。

由此可知,月体本来是没有圆缺的,应是月体的一半光亮与一半暗黑轮流旋转,人的眼睛无法看全,才说月相圆缺。

至于日月相对时,中间还有地球所阻隔,月球还能受到太阳光照射,大概是阴阳精气可以不受障碍相通,就像吸铁之石、霜降之钟鸣,这个道理不难知晓。

看完元代赵友钦的黑漆球照射实验及其解释,我们可以对宋代沈括对日月蚀知日月形状如圆球有了更深的理解了吧!

看到群友说起地平论,有篇地平论的文章《地球不是球,为什么我们从来不曾质疑过!》中的“地平论之月亮”提到一个观点,说月亮是半透明的,甚至有的时候是透明的,以及月光光下的温度比不被月光照射到的温度要低,和日光不同。

图 “地平论之月亮”的月亮是半透明及月光温度

图片


文中是用可以透过月亮看星星及月光下的温度低这些现象证明地平论。

关于这个问题,上面提及的宋代沈括和元代赵友钦对日月形状及月亮盈亏问题的内容,中有一句“日、月,气也,有形而无质,故相直而无碍。”(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卷七《象数一》)可以解释。

“至于日月对望,为地所隔,犹能受日之光者,盖阴阳精气隔碍潜通,如吸铁之石、感霜之钟,理不难晓。”(元代赵友钦《革象新书卷三·月体半明》)则解释的更为清楚详细,因为日月皆由气所凝结而成,所以,日月相感相应其气不受地球阻隔,故月能发月光。

而日月之光的不同,可以用阳燧取火,阴燧方诸取水来回答了。

阴燧方诸取水古代是成功的了。

汉代承露盘的“以铜盘受之,下水数滴”

《旧唐书·礼仪志三》载李敬贞议中说:“曾八九月中,取蛤一尺二寸者,依法试之,自人定至夜半,得水四、五斗。”((后晋)刘昫等:《旧唐书》,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第567.)。

为什么阳燧能取火,方诸(阴燧)能取水呢?

《周礼·秋官·司烜氏》:“司烜氏掌以夫遂取明火于日,以鉴取明水于月。以共祭祀之明齍、明烛共明水。”汉·郑玄注:“鉴,镜属,取水者,世谓之方诸。取日之火月之水,欲得阴阳之洁气也。在月下用铜镜收取露水,以示明洁之义。”

《淮南子·天文训》说:“阳燧见日则然而为火,方诸见月则津而为水。”

这是因为阳燧方诸取的是天上的日月精华之气,明水火“得阴阳之洁气”,自然古代就用于祭祀之用了,要明白阳燧阴燧取的是日月阴阳之洁气、精气。

而日月本身就是由阴阳之精气凝结成的,所以,“在天成象日也,在地成形火也。阳燧取于日而得火,火与日本乎一体也。在天成象月也,在地成形水也。方诸取于月而得水,水与月本乎一体也。”(《中华大典·天文典》十七页,宋·邵雍《皇极经世·观物内篇》)

这里已经说的很清楚了,正是“火与日本乎一体也”阳燧才能取火,“水与月本乎一体也”方诸才能取水。

“日”为阳之精,月为阴之精,以阳燧取火于日,方诸取水于月,取的都是日月阴阳之精气,而非阳燧取“日”于火,方诸取“月”于水啊!就在于此啊!

其中,更是同气相应才使得阳燧方诸取火取水成功的,在《淮南子·天文训》就有提到:「物类相动,本标相应,故阳燧见日则燃而为火。」

这里正好也是日月发光不受地球阻隔影响而相感应的原因,元代赵友钦正是用的这个道理说明的“盖阴阳精气隔碍潜通,如吸铁之石,感霜之钟”,大家明白了吗!

文中关于地平论的有些证据是属于地图作图,不大适合反驳。另外一些证据倒是说明了一个问题,当今源自西方太阳系之说的理论有问题,反而证明了古人“浑天说”“盖天说”等天文理论的正确性,起码站在地球上观测以地体为中心观测天象才是正理,天球系统!

文中的其他一些证据可以反驳了太阳系等现代天文学宇宙模型,证明其很可能存在错误,但是,却很适用于中国传统天文体系,以后说不定会在古文里找到相应的资料,知道怎么回事,现在就只能先作为资料保存起来了。

图 斗转星移 时空穿梭动态图

图片

此外,唐代有部神奇的书籍《酉阳杂俎》记载了一个奇异的故事,中有月中人说月如丸状、日照月光生,我们就来看看这个故事是怎么说的吧!

图片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天咫》:

“大和中,郑仁本表弟,不记姓名,常与一王秀才游嵩山,扪萝越涧,境极幽后,遂迷归路。将暮,不知所之。

徙倚间,忽觉丛中鼾睡声,披榛窥之,见一人布衣,甚洁白,枕一幞物,方眠熟。即呼之,曰:'某偶入此径,迷路,君知向官道否?’

其人举首略视,不应,复寝。又再三呼之,乃起坐,顾曰:'来此。’二人因就之,且问其所自。

其人笑(一曰言)曰:'君知月乃七宝合成乎?月势如丸,其影,日烁其凸处也。常有八万二千户修之,予即一数。’因开幞,有斤凿数事,玉屑饭两裹,授与二人曰:'分食此。虽不足长生,可一生无疾耳。’乃起二人,指一支径:'但由此,自合官道矣。’言已不见。”

  ==+==

  唐文宗大和年间,郑仁本的表弟——不知姓名,经常与一个姓王的秀才同游嵩山。二人攀藤越涧,入山太深,迷失了回去的路。天色将晚,仍不知身在何处。

焦躁逡巡之间,忽然听到树丛中有打鼾声,拨开榛杞一看,发现有个白衣人,枕着包袱正兀自熟睡。

二人上前叫醒他,问道:“我等偶然进入此径,迷失归路,君可知官道的方向?”

那人抬头略看了看两人,不答,重新睡倒。二人再三叫他,那人才坐起身来,呼道:“跟我来。”二人紧随其后,问他从哪里来。

那人笑道:“君可知月亮是七宝合成的吗?月亮形状乃是球状,之所以有阴影,是太阳光照射其表面凸起部分所致。常有八万两千户人修整起伏不平之处,我就是其中一户。”说着打开包袱,里面有着凿子、斧头之类的工具,玉屑饭两包,分授两人道:“你们分着吃了吧。虽然不足以长生不死,也能保一生无疾了。”对着二人,指一条小路说:“顺着这条路走,自能走到官道。”说罢消失不见。

我们看了北宋沈括解释了日月食可知日月之形如丸状,以及再加上唐代月中人告诉我们的月如丸状、月光是日照所生这些事情。这算不算是从另一种角度验证了古人观天象知日月星如丸状的结论了呢!我觉得算是彼此互相验证了呢。

图 月壤在显微镜下呈彩色

图片

图 玉兔二号在月球表面发现了厘米级直径的透明玻璃球。

图片

所以,才能在月亮上面发现玻璃珠,说明月亮真的是七宝合成的哦!

那么我们再来看看日月食、月亮盈亏过程,是否真的可以看出天体是球形的呢?

图 日照月,月光乃生,故成明月。(《周髀算经》)

图片


图 日食过程,从开始到结束

图片


图 月食全过程

图片


图 月亮一个月的变化动态图片

图片


日月地互相遮掩的过程,通过日影月影真的能够发现天体是圆形,球状的。

此外,还有一件事也可以说明古人知道天体星体地体是圆球形的。

南北朝时,到宋文帝元嘉十三年(436年),太史令钱乐之铸造了一座浑天铜仪,实际上是一座浑象,即天球仪。元嘉十七年(440年)时,钱乐之又制作了一座小浑天。它的形制,亦是“象天运,而地在其中。” 依旧是“安二十八宿中外星官备足”。

沈约《宋书》中说“文帝诏太史令钱乐之作小浑天,安二十八宿,中外以白真珠及青黄三色珠为三象星,日月五星悉居黄道。”(引自唐《初学记·卷二十七·宝器部》珠第三)

我们再去看《宋书·志·卷二十三、天文一》的原文是:“文帝元嘉十三年,诏太史令钱乐之更铸浑仪......十七年,又作小浑天,径二尺二寸,周六尺六寸,以分为一度,安二十八宿中外宫,以白黑珠及黄三色为三家星,日月五星,悉居黄道。”

以上古籍内容都说明南北朝钱乐之造小浑天其中用到了三种颜色的珍珠以象三家星,而用珍珠是示其星体为圆球形也。

而且,古代天文仪器浑天仪浑天象正是为了模拟天象日月五星运行而设计的,说明天体地体是球形的符合地上观测到天象。

根据古代这么多的记载,就能知道“地球是圆形的”在中国真的没什么值得令人惊讶的,古人对这个问题经常论述及讨论,也不断改进浑天仪,反而仔细说来“地球是圆形的”并不准确。

比较正确的表述就应如古人那般形容天地日月星体象弹丸圆球状。所以,古人既知道日月星辰皆是圆球形,也知道它们按各自的轨道运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