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宋雄州守将张利一

 梦想童年594 2022-06-04 发布于江西

 北宋时期,雄州作为边防重镇历来受到朝廷的重视,镇守雄州城的守将绝大多数都是行伍出身,这和其他行政区域的行政长官不一样。我们都知道大宋王朝是一个重文轻武的王朝,文臣担任首要职务。只有雄州是一个例外,但是今天我们要说的是北宋神宗时期戍守雄州城的一位官员,他虽然是文人出身,但是以强悍著称,他就是张利一。 说起张利一,很多人并不了解,但是在雄县有一个人,熟习历史的雄县人都知道,那就是在靖康年间,在雄县自缢而死的张叔夜,据说在原来雄县王克桥村附近还有二忠祠,二忠其中之一就是张叔夜。张利一是张叔夜的叔祖。张利一,字和叔,河南开封人。唐徐国公张耆次子。这个张耆可是为真宗皇帝立下大功的人物,十余岁时先在襄王(宋真宗赵恒)府邸当差,后任王府指挥使。宋真宗为太子时,爱上了来路不明的四川女子刘娥,惧怕他的父皇宋太宗知道,就将刘娥藏于张耆家中。刘娥后来成为皇后、皇太后,张耆因而也就成为宋真宗和刘后的亲信。张耆依靠宋真宗和刘皇后的宠信和提拔,最后由武职做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这在重视进士科第的宋代,是不多见的。张耆一生官运亨通,妻妾子女非常多,子女共五十五人,张利一是他众多儿子其中的一个。张利一因为父亲的卓著功勋为朝廷补任供奉官、光州都监,提点京东、淮南刑狱,知莫、冀二州,为河北缘边安抚都监兼阁门通事舍人、知广信军(宋易州遂城县,今河北徐水县西二十五里)。 契丹的百姓在界河捕鱼,砍伐白沟以南柳树,朝廷以为雄州知州李中佑没有才能,将派人替代他。司马光说:“国家当戎夷归附时,喜欢和他们计较一些细小的事,等到他们嚣张傲慢,又姑息他们。近来夏祸产生於高宜,辽祸产生於赵滋;当时正以这二人为贤能,所以边界官员都以挑起事端为能干,这风气不可助长。应发文给边境官员,边界上因小事随便动武的人,判以罪名。”于是神宗皇帝接受司马光的建议,于神宗熙宁五年(1068),以庄宅使张利一为皇城使、知雄州兼河北沿边安抚使,代皇城使李中佑。 当初,宋辽罢兵和好订立“澶渊之盟”时,设置缓冲区,即两属当初,宋辽罢兵和好订立“澶渊之盟”时,设置缓冲区,即两属地,由两国分权治理。宋神宗熙宁年间,辽国强征两属民服兵役,民不堪其辱,大批迁移南朝,张利一来到雄州以后,为南迁移民实行抚恤救济,颇得民心,招徕北人二万多人。不仅如此张利一还要求界河司加强防守,增补乡巡弓手以应对辽人跨界捕鱼或者间谍行为。双方边吏在拒马河一带摩擦不断,知雄州张利一主张以武力驱逐,而经略使孙永认为辽方的行为是由张利一增乡巡弓手导致,应该严惩张利一来消除辽方的戒备。宰相王安石与孙永的想法吻合,而参知政事冯京和枢密使文彦博则支持张利一。 宰相王安石对辽帝耶律洪基和辽国势有自己的判断,他认为“戎主非有倔强,但疆吏生事,正须静以待之,若争小故,恐害大计。”王安石对辽朝在边境制造摩擦行为的认识是这样的:首先,辽朝的挑衅行为实为自保,恐怕宋方对辽有军事行动; 其次,辽方不会无理由破坏双边友好关系,如果没有宋方边吏的生事行为,辽方不会有军事挑衅行为;最后,若宋方以“柔静”待之,示意友好之态势,辽方自会安守和约。因此在这种认识的指导下,王安石建议宋神宗罢去乡巡手。而文彦博和冯京认为“如此尽罢,恐两属户为北人所占,若向时放税。便为北人所收,不可复取。”宋神宗综合了两派的意见后,下诏罢去乡巡。 但是王安石的“柔静”政策并没有得到完全贯彻,为什么呢?原因就在于张利一不听他的,你们在朝堂之上争得面红耳赤,和我没有任何关系,我的职责所在就是戍守边防,保证雄州城及老百姓的平安,因此依然在边防加强戒备,因此辽方并没有缓和边境的紧张气氛。 宋神宗得到消息,巡马经常过河去干辽国人,时间不长又传来这样的信息,这样又给辽朝找到了诘难宋朝的借口。张利一之所以如此行, 王安石认为是由于 “文彦博、 吴充阴主利一” 。的确文彦博主张对辽应“示强”,他的观点在宋神宗那里得不到支持时,转而在暗中支持张利一。不管是王安石主张的“柔静” 还是枢密院主张的”示强” 在宋神宗这里都没有被完全认可,最后决策是中和后的结果,所以张利一对辽的手段和措施没有根本上改变。 雄州以北三十里的拒马河为宋辽边界,北宋在雄州设有界河司,隶属于高阳关路,屯驻兵马控御贼盗,维护界河安全。河朔之地,为国之根本,北宋时为重兵宿卫之地,其中又以“保州沿边巡检并雄、霸、沧州界河二司兵马,国初以来拓边,最号强劲”。界河属宋境但经常发生北人潜入河中捕鱼、采苇等事件,一般由雄州移文涿州进行交涉,但因循不能禁止。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辽人又捕鱼于界河,并劫掠了界河司虎头船,北宋缘界河巡检赵用、刀鱼巡检王浩、潘肇、喜涡寨巡防高兴宗、孟牧等人纵兵越河进入辽国边境十余里进行追 捕,与辽人发生冲突,并焚烧其庐舍、拆毁了捕鱼器具及渔船。辽国辽人发生冲突,并焚烧其庐舍、拆毁了捕鱼器具及渔船。辽国涿州刺史发文牒追问宋朝如何解决争端,神宗采纳了王安石的建议对赵用等人做出了惩罚,王浩、潘肇、高兴宗、孟牧被追一官冲替。张利一坐不察之罪被免职,贬为卫州钤辖。熙宁五年闰七月,文州防御使冯行己知雄州。撤换了张利一,边界的扰攘并未平息。辽使到了汴京,宋君臣答应派人调查边界,解决问题,这才有了后来的沈括出使辽国,当然这是后话。 元祐五年(1090)九月,三省枢密院长官聚在一起讨论边境地区缺乏有能力的将帅等问题,同意任命张利一、张守约为边境将领。于是三省长官将共同讨论的结果送给太皇太后(高滔滔)处,请她作批示。尚书右丞许将揣摩高太后的心思,在任命张利一、张守约的委任决定上不签字,并秘密上书高太后,说张利一是宋神宗大将张诚一的弟弟,张诚一因辽朝入侵问题被贬官,然后被处以刑罚,他建议不能任用张利一,而应该任命王安郁代替张利一的职位。这一次高太后没有听取许将的建议,高太后号称北宋时期的女中尧舜,是非常贤明的太后。但是她认为张利一年纪大了不宜知雄州,于是任命张利一为雄州团练使,最终张利一于雄州任上而终。陈襄曾题《出使诗》一首,赠给当时的知州张利一: 城如银瓮万兵环,怅望孤城野蓼间。 池面绿阴通易水,楼头青霭见狼山。 渔舟掩映江南浦,使驿差池古北关。 雅爱六韬名将在,塞垣无事虎貔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