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博物馆奇遇记

 lixj1028 2022-06-04 发布于天津
#博物馆奇遇记#1990年,西藏吉隆县的马拉山口修水渠,需要爆破部分山体。但宗喀乡乡长罗桑却说,不能炸啊,崖壁之上可有块“神石”。这个消息很快就传到了正在吉隆县普查文物的四川大学教师霍巍、李永宪耳中。两人得知“神石”的消息后,马不停蹄,立刻赶往事发地点。
神石就在吉隆县北部的一处崖壁上。等两人到了后发现这是块摩崖石刻,上面依稀刻着些字,但是看不出原貌了。
为什么原貌那么难以辨认呢?这和当地藏传佛教的祈福方式有关。
藏民同胞祈福的时候,会摇动转经筒。转经筒有大有小,小的可手持,放在手中摇动,大的则中间有轴,圆筒上刻着藏传佛教的六字真言和一些吉祥鸟兽,圆筒中间同样装有佛经咒语。祈福时,口诵佛经,再用手转动经筒。
这块“神石”看来是被当成了大号的转经筒,历经千百年无数只手的触摸,石壁表面形成了一层厚厚的酥油包浆。
两位老师靠近石壁,努力辨认,最后确认部分能辨认出的字应该是汉字,每个字2厘米见方,从上而下雕刻行文的。为了进一步确认,他们找来了个喷灯,烧了盆热水,在水中倒入了一大袋子洗衣粉。等融化后,几人便开始清洗石壁表面。
随着石壁上油污包浆的渐渐褪去,众人屏住呼吸,开始辨认上面的汉字,待看到“维大唐显庆三年,大唐驭天下之……”时,众人沸腾了——这是一块唐碑啊!
根据碑文推测,此碑至少应该是在唐中宗李显就位(公元683年)之前雕刻完成的。因为李显就位后,唐朝为了避讳“显”字,称“显庆”为光庆或者明庆。
历经了1300多年,摩崖石刻经风吹日晒后风化破损严重,但是随着清洗进一步进行,众人还是能从石碑中获取到更多的信息。渐渐一排每字约5厘米见方的篆书也显露出来,虽然字迹有些模糊不清,但却可以准确地识读出“大唐天竺使出铭”7个左书大字。
在场的众人无不心潮澎湃,继续加快进度,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清洗,石碑现存的222个文字全部清楚地显露出来,虽然相当一部分文字已泐陨,但其大意仍可以断断续续地得以了解。
这通石碑碑文上的222字记载的正是大唐显庆三年,大唐使者王玄策第三次出使天竺之事。
大唐显庆三年(公元658年)六月,大唐国势强盛,高宗皇帝继承太宗皇帝所开创的宏伟功业,一统天下之威,教化所致,达于四海。于是,派遣使节左骁卫长使王玄策等“选关内良家之子”数人,历经一年多的艰难跋涉,越雪山,过栈道,经“小杨同之西”出使天竺,因感征程多艰辛,边境风光之壮美,联想到东汉破匈奴于稽落山之后,尚有“刻石勒功,记汉威德”之举,而此行,艰辛有倍于往,更应当在此建碑刻铭,以记功德。
碑文之意简而言之,是大使王玄策出使天竺,堪比班超、张骞,其旅途艰辛有倍于往,在回还大唐时,在马拉山口稍稍休憩,回首风云往事,心潮澎湃,于是摩崖石刻,记唐威德,鸿爪雪泥。
出使天竺,到底有多艰辛呢?
根据史书记载,王玄策共出使天竺三次,第一次和第三次出使虽艰辛,但留下的记载不详,唯独第二次出使天竺,史书上留下了只言片语,让后世的我们看到了出使天竺的艰辛和凶险。
贞观二十一年(647年),王玄策以正使的身份再度前往天竺(第一次是副使)。时隔三年,天竺已发生巨变,天竺大臣那伏帝阿罗那顺正在密谋篡位。俗话说家丑不可外扬,于是这位大臣派出了大量的军队前去劫掠王玄策一行人。
因为是出使别国,王玄策的使团只有30余人,受到狙阻和劫掠的王玄策无奈只身逃往吐蕃。
王大使到吐蕃之后,在吐蕃发放檄文,征召军队。之后他带着1200多名吐蕃士兵,还有7000多名泥婆罗骑兵,杀奔天竺。王玄策带兵作战仅三天,攻占天竺二座城市,斩首三千人,溺死一万人,俘虏天竺皇帝大臣妃子越二万人,牲畜二万多,财物忽略不计。
以一人之力,灭了一国!
大使王玄策,仅剩一人,仍固守使节,未使大国威德受辱,史书上寥寥数字,但其中艰辛或许只有王大使可知了。
这通碑铭是迄今为止在西藏高原所发现的汉文石刻碑铭中年代最早的一通,珍贵无比,比现存于拉萨大昭寺前的著名的《唐蕃会盟碑》早165年。
王玄策当年曾著有《中天竺行记》,但完本早已散逸,仅留些残篇。而马拉山口唐碑的发现刚好填补了空白,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轰动,专家认为,“这是一个解决历史地理学上重大问题的重要发现,对于研究中国中原与西藏、印度、尼泊尔的历史均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如今,吉隆县已经在大唐天竺使出铭摩崖石刻上修建了仅一间房屋的微型博物馆,对这块见证千年风雨的唐碑加以保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