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永嘉学派的先驱者——郑伯熊

 wz清风明月 2022-06-05 发布于浙江

郑伯熊遗像(采自永嘉县郑氏宗祠)

南宋时,永嘉学派与朱熹理学派、陆九渊心学派鼎足而立,成为中国哲学史上的一个著名哲学流派。永嘉学派集大成者叶适,在述其永嘉学派渊源时,将先辈周行己、郑伯熊、薛季宣、陈傅良作为永嘉学术相承之四大哲人。他在《温州新修学记》中指出:“故永嘉之学、必兢省以御物欲者,周作于前而郑承于后也。”在此,叶适是将郑伯熊作为永嘉学派中承前启后的一位先驱哲人来评说的。

郑伯熊(约1124-1181),字景望,学者称敷文先生,永嘉县表山村人。郑伯熊出生于一个读书人家庭,父亲郑熙绩曾任温州州学学录。母亲陈氏,出身官宦人家。因此,郑伯熊自少就受到良好教育。郑伯熊私淑周行己,深受关洛之学影响。南宋绍兴十五年(1145),郑伯熊登进士第。绍兴二十年(1150),郑伯熊任台州黄岩县尉,后历任婺州司户参军、福建龙溪县丞。隆兴元年(1163)三月除秘书省正字,乾道二年(1166)任国子监丞,次年任著作佐郎、兼太子侍读,后历任福建提举茶盐公事、宁国魏王府司马、婺州知州。淳熙四年(1177)后,改任宗正少卿、以直龙图阁任宁国府知府、移知建宁府。淳熙八年(1185),卒于任上,归葬永嘉县东川村澄觉寺北山。

郑伯熊为人刚正不阿,廉洁奉公。绍兴二十年(1150)27岁时任黄岩县尉,年轻敢为,执法如山,正气凛然,高风亮节,人称“石莲县尉”。因何得此名,宋陈耆卿《赤城志》云:“以其年尚少而坚不可磷也。”

郑伯熊为官体恤民情,为民请命。乾道二年(1166)八月,温州诸县发生大水灾,海水倒灌,房屋倾颓,溺死二万余人。时任国子监丞的郑伯熊,联合在朝的乡人,奏请赈恤。后朝廷差人赈恤,减轻了温州民众的苦难,并迁移一部分福建人充实温州人口。乾道六年(1170)六月,福建八州县遭受旱灾,禾苗枯死,民众苦不堪言。时任提举福建常平茶事的郑伯熊,上书朝廷:“乞将所在米价依条支拨常平米斛赈济。”朝廷同意郑伯熊的请求,开仓赈济,使当地民众度过了荒年。郑伯熊正直立世,不恋官位,乾道九年(1173)任宁国魏王府司马时,魏王傲慢无礼,郑伯熊上书谏劝魏王说:“谦德未光,嫌疑之际或骇视听。”魏王不听,郑伯熊自劾辞职,朝廷不准,后改任江西提刑。郑伯熊未去赴任,乞祠(自请退职)归家。

郑伯熊的高尚品行来自他高深的学问修养,当时诸多著名文学家、学者都对他的学养给以很高的评价。有门户之见、咄咄逼人的理学家朱熹称其文“平和纯正”;文学家叶适评其“少而德成,经为人师,深厚悃悟”;教育家、哲学家袁燮说:“太守龙图郑公伯熊,当世巨儒也”;永康学派代表人物陈亮曰:“尚书郎郑公景望,永嘉道德之望也”;政治家、文学家周必大评价:“景望龙图通经笃行,见谓儒宗。”另外,《万姓统谱》载:“绍兴来,伊洛之学稍息,学者复于伯熊得之”,“由是永嘉之学宗郑氏”。由上观之,在当时郑伯熊可谓全国学界的代表人物。

郑伯熊重视思想教育,当时奸相秦桧当国,禁止时人学习赵鼎、胡寅的学问,洛学衰落,郑伯熊在福建任职时,不畏秦桧的严令,在全国首次雕版印刊《二程遗书》《外书》《文集》《经说》,设立学校,聚徒二百余人,宣讲洛学,使其重振,影响极大。他在家养病或乞祠归家时,兴办城西塾,讲学其间,谆谆善诱,当时学者以宗师视之。当时青年俊彦,永嘉待问、陈傅良、叶适、蔡幼学,永康陈亮等均为其学生。其中木待问、陈亮,分别为隆兴元年(1163)、绍熙四年(1193)状元及第,叶适于淳熙五年(1178)得中榜眼(第二名),陈傅良、蔡幼学均为进士出身,且陈傅良和叶适后成为永嘉学派的衣钵继承者和集大成者。当时的著名学者楼钥任温州府学教授时,也拜郑伯熊为师。可以说,郑伯熊为当时的教育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门下人才荟萃,皆是翘楚。

郑伯熊有文集三十卷,有《六经口义拾遗》、《戆言》、《纪纲》、《敷文书说》等,著作多数佚,现仅存《敷文书说》27条、《周礼训义》19条,内容简略,不能以窥郑氏学问之全貌。但从现存的几条书说、经义解说,可看出郑氏精通史学,娴熟经制,宗崇孟子性理之学。《宋史·陈傅良传》载:“当是时,永嘉郑伯熊、薛季宣皆以学行闻,而伯熊于古人经制治法,讨论尤精。”由此可见,郑伯熊虽然宗崇性理之学,但对经制治法的实用之学理解很深,比薛季宣还要精深些。后来他服膺比他年少十岁的薛季宣的事功学说,与之相交,互相砥砺,探讨事功学问。后来“必弥纶以通世变者”的薛季宣成为永嘉学派的创始者,但作为先驱者的郑伯熊是永嘉学派性理之学转向事功之学的关键人物,他对薛的学问也是有一定影响的。况且, 永嘉学派几位代表人物都是他的学生。可以说,郑伯熊也是该学派创始者。叶适云:“而郑景望书出,明见天理,神畅气怡,笃信固守,言与行应,而后知今人之心可即于古人之心矣。”此是叶对乃师学问的高度评价。撇却郑伯熊对永嘉学派的重大影响,作为道学家的他,在南宋绍淳年间的道学复兴中,他的贡献是不亚于朱熹的。

郑伯熊学问精深渊博,其诗歌有晋唐之风。南宋著名学者周必大在《省斋文稿·跋郑景望诗卷》中说到:“而其诗句乃绰有晋唐名胜之遗风,胸中所养亦可知矣。”然而,郑之诗集也散佚不见,今仅存九首而已。

郑伯熊的胞弟郑伯英,也是永嘉学派著名学者,与其兄齐名。郑伯英(1130-1192),字景元,晚年自号归愚翁,隆兴元年(1163)进士第四名。在郑伯英中进士时,其兄郑伯熊高兴地说:“子一日先我矣。”然郑伯英任秀州判官,调杭州、泉州推官后,即以养亲为由辞官不出,朝廷也不重新起用,因为他性格刚直,“论事愤发,思得其志,则必欲尽洗绍圣(1131年)以来弊政”,易得罪君上及同僚权贵。他曾上《中兴急务书》十篇,极言秦桧之罪,文章豪迈雄健,“诸公忌而畏之,孝庙朝无人为提拔,景元也不屑求用。”郑伯英为人尚义,急人所难,喜奖掖后人。叶适《水心集·归愚翁文集序》载:“方其家居,得朋友通其有无,并坐接席,不知岁月迁改,自谓如华胥(代指梦境)至乐。”郑伯英学问博洽,见闻尤精,讲学独出机杼,见解深颖,深受学者爱戴。郑伯英有文集《归愚集》,今佚失。在当时,人称敷文为大郑公,景元为小郑公,一时年轻学人对二郑兄弟推崇至极。南宋学者、目录学家陈振孙《书录解题》载:“近世永嘉学者推二郑”,“二人皆豪杰之士也。”

郑伯熊有堂弟郑伯谦,绍熙元年(1190)余复榜进士,曾任衢州府学教授,也为当时著名学者,现仅存《太平经国之书》,是阐述《周礼》一些制度的著作,凭此书已无法了解其全面的学术成就。《宗元学案·卷三十二》将郑伯熊与郑伯英合传外,还将郑伯谦列为“家学”,可见他也是永嘉学派中人。另有堂弟郑伯海,绍兴二十一年(1151)进士,授海门尉、知南昌县、擢知英德府,后任沿海制置司参议、制置使,卒于官。郑伯海家居时,设立义塾,聘请名师授徒,有学生500人。郑伯海家与郑伯熊家相距百余步,时人称为“东西二郑”。

据《宗元学案·周许诸儒学案》载:“乾淳之间(1165-1189),永嘉学者连袂成帷,然无不以先生兄弟为渠率(领袖)。”意思是说,乾淳朝二十多年来,作为永嘉学派先驱者的郑伯熊兄弟,带领众多的永嘉学者,研究学问,宣扬事功,为永嘉学派的开创贡献了思想精华。

郑伯谦撰《太平经国之书》正文首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