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大美男子之首的潘岳,为什么被后人称为潘安?答案在杜甫的诗里

 谁家庭院木樨香 2022-06-05 发布于山东

《花底》  杜甫    唐代

紫萼扶千蕊,黄须照万花。

忽疑行暮雨,何事入朝霞。

恐是潘安县,堪留卫玠车。

深知好颜色,莫作委泥沙。

杜甫的这首诗,写于成都,诗中一改他以往沉郁沧桑的风格,清新而活泼,好心情流露于笔端,读来让人眼前一亮。

公元759年,四十八岁的杜甫,在颠沛流离中写了有名的三吏﹑三别六首诗,寄给李白二十韵,以及寄给高适﹑岑参等人的诗词,都是难得的经典。

这一年,杜甫的足迹,踏遍大半个中国。他去过甘肃天水,辗转一年,于年底到达成都,一家人住在浣花溪畔。

第二年的春天,杜甫在朋友严武、高适等人的帮助下,建了几间茅屋,四周种上果树、花草。成都风景宜人,气候温暖,慰藉了杜甫的身心,让疲惫的心灵得以休息,在此调养多病的身体。

首联“紫萼扶千蕊,黄须照万花”,突出牡丹之美,采用互文的修辞手法,这在古代诗词以及文学中经常应到,又名互辞。

诗人以此形容牡丹,堪称绝妙。紫萼意为紫色的花瓣,万花指万朵花瓣,这两句诗互相补充,突出了牡丹花开放时,万瓣千蕊的盛况。紫色的花瓣与黄色的花蕊互相偎依,黄色的花蕊映照着万朵花瓣,只有牡丹才有这样的风姿。

颔联“忽疑行暮雨,何事入朝霞“,突出牡丹花瓣的娇嫩。诗人看着娇嫩欲滴的牡丹花瓣入神,不禁怀疑,暮色中的雨雾滋润了花瓣。李白曾在清平调中描写牡丹,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李白以花喻人,世人见到牡丹,就会想到贵妃国色天姿的容颜。牡丹花瓣上的露珠,晶莹剔透,在阳光的映衬下更为夺目。牡丹在春风中摇曳,被露珠滋润的花瓣,更为娇艳。杜甫则把牡丹喻为朝霞,莫非是天边灿烂的朝霞,融入了牡丹花瓣?才让牡丹花如此娇媚鲜艳。

颈联“恐是潘安县,堪留卫玠车“,诗人引用典故,从侧面烘托牡丹花之多、之美。当年,潘岳任河阳县令时,发现当地的环境适宜桃树和李树生长,于是下令让全县百姓种植桃李树。每年春天,桃花盛开,万枝丹彩灼春融,宛如一片灿烂的云霞;枝头的李花,洁白胜雪,闲与梅花争几回。

潘岳,字安仁,是西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对于潘岳的容貌,可谓妙有姿容,好神情。《世说新语》曾有记载,潘安仁、夏侯湛并有美容,喜同行,时人谓之“连璧”。

卫玠也是西晋有名的美男子,据说,少年卫玠经常乘坐着羊车上街,引得众人驻足观看,大家都觉得卫玠像玉人一般洁白无瑕,宛如仙人下凡。

卫玠的舅舅王济,是一位英俊潇洒勇猛无敌的大将军,他见了卫玠便自惭形秽,觉得与他一起外出,自己都变丑了,在光彩夺目的珍珠旁边,自己显得黯淡无光。

杜甫在诗中以堪留卫玠车来突出牡丹之美,盛开的牡丹,能让高冷的卫玠停留欣赏,可见其风姿与众不同。

尾联“深知好颜色,莫作委泥沙”,则突出了对牡丹的怜惜之情。宋代诗人吴潜,曾在一首海棠春中怜惜海棠花,不忍心看它凋零。诗中写道,海棠亭午沾疏雨。便一饷、胭脂尽吐。老去惜花心,相对花无语。

人老了,容易触景生情,回首往事,半生坎坷,好不容易安定下来的杜甫,欣赏着牡丹的好颜色,不忍心看花儿化为泥土。已经四十九岁的杜甫,难免感怀自己的身世。

历史上的潘岳,有才有貌,专一深情。掷果盈车、白发悲秋、潘杨之好,这些成语都与潘岳有关。据说,年轻的潘岳驾车走在街上,路边的女子,妙龄女子、白发老妪,都被他的美貌折服,纷纷将各种水果丢到他的车里。

左思长得很丑,但他不自量力,想着东施效颦,试探一下自己的魅力。他也像潘岳那样驾着车到处闲逛,可是大街上的女子,齐共乱唾之。灰头土脸的左思,只好垂头丧气地回家。

潘安的名字,源于杜甫的这首诗。杜甫在诗中说道,恐是潘安县,堪留卫玠车。此后,人们便以潘安来称呼潘岳。白发悲秋,则是仕途坎坷的潘安,在三十二岁的年纪,早早长出白发。他在《秋兴赋》中感叹:晋十有四年,余春秋三十有二,始见二毛。

潘岳十二岁那年与妻子杨氏定亲,婚后他们夫妻二人感情极好,在一起生活了二十四年。那时候的潘岳,就已经是万众瞩目的明星,他走到哪儿,都是焦点人物。难能可贵的是,潘岳对妻子情有独钟,面对万千崇拜他的女子,他心如止水。

不要说在古代,就是现代社会,潘岳也堪称楷模。潘岳小名檀郎、檀奴,由于他才貌俱佳,对结发妻子情深似海,忠贞不渝,在妻子去世后,至死未再娶。因此,后世的女子,便把檀郎作为理想夫君的代名词。

古代的女子,地位卑微,她们在心里盼望自己的夫君,能够像潘安那样,对自己始终如一,不离不弃。当然,这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正如纳兰在词中感叹的那样,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正是因为古代薄情的男子太多,潘安才显得更加难能可贵。重情重义的潘岳,他的伤感,在《秋兴赋》中得以体现:临川感流以叹逝兮,登山怀远而悼近。彼四戚之疚心兮,遭一涂而难忍。嗟秋日之可哀兮,谅无愁而不尽。

南唐后主李煜,在破阵子一词中感慨,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李煜以沈约和潘安的典故,形容自己凄凉的心境,说明自己也像潘安那样,不到四十岁便华发早生。后人便以潘鬓形容中年白发。唐代诗人李德裕,也曾在诗中引用此典故,越吟因病感,潘鬓入秋悲。

潘安若是生活在现代,一定是导演的最爱。玉树临风,容貌出众,出演古装的文人侠客,信手拈来,收获一大波粉丝,自带流量。化妆师也省心啊,人家那浑然天成的容貌,眉毛不用画,面如冠玉,唇若施脂。走起路来,仪态万方。

最让人放心的是,潘安是真的深情,而不是营造出来的人设。他在妻子去世后,写了三首悼亡诗,情真意切,让人动容,他以翰林鸟和比目鱼自喻,写出自己对妻子的真情:如彼翰林鸟,双栖一朝只。如彼游川鱼,比目中路析。

翰林鸟,在树林里比翼双飞;比目鱼,在水中成双结对地游走。《诗经尔雅》中曾说,东方有比目鱼,不比不行。

在古代,翰林鸟和比目鱼都用来形容夫妻恩爱。而潘岳诗中,一朝只的翰林鸟,中路析的比目鱼,形单影只,无比凄凉,恰如他自己的境遇。

人称河阳一县花的潘岳,原来如此深情。因为杜甫的一首诗,深情的潘岳从此有了潘安的别名,其名气远超本来的名字。

后人常用貌比潘安来形容男子容貌出众,足见潘安的影响力,深入人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