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伯罗奔尼撒战争25:再次叛逃

 时震球 2022-06-05 发布于江苏
公元412年夏季,也就是雅典和波斯—斯巴达联军对决的爱琴海战役结束后没几个月,亚西比德又一次跳槽了。
这一次,他弃斯巴达而去,一头扎进了波斯的怀抱。
此时的亚西比德,已经别无选择,因为他在斯巴达已经混不下去了。
也许你要反问,这怎么可能,上一篇不才说亚西比德因为成功联合斯巴达、波斯和希俄斯,立了不得了的大功,风光得不要不要的,怎么转眼就混不下去了呢?
你看到的这些都是表象,不是本质。
亚西比德在斯巴达的日子,风光的背后藏着凶险。他之所以有今天,和他性格,还有历史污点都有关系。
这里面的逻辑是这样的:因为亚西比德是从雅典阵营投降过来的人,本来在斯巴达就不受信任,后来又和斯巴达国王老婆有一腿,就更让他不受待见。所以当这些破事儿东窗事发的时候,这货被逼无奈,只能逃到了爱琴海亚洲一侧去避风头。接下来这货为了自保,竭力撮合了希俄斯岛和斯巴达的联手,同时为了把波斯也拉进来,忽悠斯巴达向波斯让渡了大量的权利,于是才有了三家组成铁三角,在爱奥尼亚地区煽动了大量的城邦叛乱,雅典由此陷入危机,而亚西比德因为挑起了这么大的动静,获得了巨大的战功,一时间在斯巴达国内成为了大红人,对他恨得牙痒痒的人也就无从下手了。
而雅典凭借海上战争优势,顶住了攻击,获得了爱琴海战役的胜利,强势扳回了一城,也宣告了斯巴达彻底消灭雅典的计划失败。那么现在结果是:斯巴达钱也花了、人也死了、仗也打了,最后一事无成,斯巴达国内一定不会满意。
既然不满意,总要找个人出来背黑锅。
关键是:找谁背?
看来看去,亚西比德简直是完美人选:一方面他是爱琴海战役的总设计师,点子都是他出的,出来背锅天经地义,另外一方面,让一个外人出来背黑锅,总比找斯巴达城邦内部的人出来要划算,谁让你是叛徒呢,活该你背锅。
而就在这个时候,斯巴达国内接连发生了两件事,让亚西比德的处境雪上加霜:斯巴达一方的海军总司令在一次战斗中挂了,这个人是亚西比德在斯巴达军中的铁杆支持者,有这个人在,亚西比德就等于间接控制了斯巴达军权,别人轻易不敢动他。与此同时,亚西比德在斯巴达城内政治的最大靠山:监察官恩迪乌斯也因为任期到了而下台,这样一来,就等于亚希比德在政坛上的支柱也倒了。
于是当爱琴海战役的结果传来,斯巴达城内的反对派,特别是被戴了绿帽子的国王趁机联合反对派,对亚西比德进行了反攻倒算。有道是墙倒众人推,失去保护伞的亚西比德成了人人都能打的落水狗,受到了排山倒海般的指责,再不跑,脑袋都要保不住了。
所以才有了开头的一幕:亚西比德在逃离雅典后,又一次选择了叛逃。
亚西比德逃到了波斯,在这里,他又开始了他的表演。
这一次,他的操作更加风骚。
这小子的算盘很简单,既然他被斯巴达赶了出来,那么现在斯巴达就是他的敌人,只有设法的干掉斯巴达,才能把心中这口恶气给吐出来。
那么怎么样才能给斯巴达上眼药呢?
亚西比德的选择是:让波斯和斯巴达断交,转而和雅典合作。
这小子说干就干,他利用自己这几年积攒起来的人脉,一番骚操作过后,居然还真就说服了波斯总督和雅典达成了合作,同时疏远了斯巴达。
这就是传说中的吃完了原告吃被告。
很多人看到这儿都会忍不住吐槽,亚西比德这小子可以呀,还能这么玩?波斯总督怎么这么听亚西比德的话,叫他怎样就怎样,亲儿子都没这么听话。
如果你这么想,那么你就是没看懂这里面的政治逻辑。
一直以来,波斯给大家的感觉是块头很大,但是实力很鸡,这是一个天大错觉。
要知道,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可是一个地跨欧亚非的大帝国,而且是人类历史上开天辟地头一回做到的王朝,那可不是闹着玩儿的,尽管波斯帝国曾经两次败在了希腊人手里,但是你不能因为这两次失败就觉得波斯帝国很弱鸡,要知道那个时候的波斯还是很恐怖的存在。居鲁士大帝的子孙也都不是吃素的,要不然怎么可能维持如此庞大的帝国300年呢?
我们这个专栏一直都是站在希腊的角度在讲故事,所以会有一个问题,大家自觉不自觉会站在希腊人或者雅典人的角度想问题。但是看问题必须站在双方的角度看才会有完整的视角。所以如果你站在波斯的角度审视一下亚西比德给出的建议,就会有完全不一样的感受。
当时的波斯总督是绝对的精英,他能这么听亚西比德的话,绝不是亚西比德口才了得,而是有他自己的考虑。所以现在我们必须跳出希腊视角,站在波斯人的角度来看看伯罗奔尼撒战场的形势对比,就能豁然开朗。
在波斯人看来,伯罗奔尼撒战争最后总会分出胜负,结果无非是雅典见上帝,或者斯巴达翘辫子。无论谁胜谁负,对于他波斯来说都是好消息。之前因为两次希波战争,以及后来地米斯托克利、客蒙这些不世出的天才,波斯被一路重拳赶出了爱琴海,因此也丢掉了亚洲地区的大片领土。随着伯罗奔尼撒战争进展到了最后的阶段,双方都拼上了棺材本,之前斯巴达在亚西比德的运作下求上门来,波斯帝国这才有机会,名正言顺重新插手爱琴海的事务。
但是这里有一个风险:如果波斯一味支持斯巴达,那么一旦等到斯巴达击败了雅典,整个希腊世界就会被斯巴达一统江湖,接下来很自然斯巴达可以借助全体希腊城邦的力量,成长为超级大国,到了那个时候,斯巴达翅膀硬了,对波斯而言,就是心腹大患。
而现在亚西比德的建议,其实能让波斯规避这个风险,而且能够更进一步大赚一笔。
道理很简单:如果此时波斯转向支持雅典,雅典就更有底气和斯巴达恶斗到底,如果两个流氓斗得越厉害、时间拖得越长,那么最后一定是两败俱伤。而一旦这两个流氓鹬蚌相争,最后得利的会是谁?
看到这一层,再来看波斯总督的决定,那就相当厉害了。
对波斯而言,反正都是要出钱,给谁都是给,既然前面给过斯巴达,让斯巴达爽了一把,那现在不如稍微偏向雅典一方,然后再乘机干点煽风点火、挑拨离间啥的,让他们互相斗。这相当于波斯出了一份钱,收获了两倍的实惠,还有比这更爽的事儿吗?
这才是波斯采纳亚西比德的建议的真正原因。
根本不是亚西比德能力出众或者口才了得这么肤浅的原因,只不过是他的建议恰好击中了波斯的兴奋点而已。从表面上看,建议确实是亚西比德提出来的,但是最后拍板决定的是波斯总督,而波斯人最终会接受这个建议,是波斯的利益决定的,而不是亚西比德的魅力。
换句话说:亚西比德只不过是把波斯心里想说又不好意思说的话光明正大地抖了出来,波斯也只不过是借坡下驴,顺水推舟罢了。看上去亚西比德像一个天才完成了外交上的大手笔,但其实他只是前台的一个演员罢了,获得的不过是一个虚名,真正得到实惠的是波斯。
看到这,你觉得波斯总督还是亚西比德,谁才是提线木偶?
这个故事我很喜欢。因为它让曾经年轻气盛的我想明白了一个道理:
在真实世界,个体的成功,往往不是因为能力原因,极有可能是因为你做的事情,有意无意地符合了对方的诉求,是你成全了别人在先,别人反过来成全你而已,这中间有着一种偶然性因素,我们称之为“运气”。干成一件事情,尤其是大事情,能力因素很重要,但是抛开运气因素,光有能力,很难最终成事。要知道,这个世界上,有才能的人多了去了,能冒出来的又有几个?
自从想明白了这个道理,从此以后我变得心平气和、也变得谦虚了许多,因为我懂了,我做成任何事情不是因为我的英明神武,而是我做的正好是别人想要的;反过来,我做不到的事情也许不是我无能,而是别人的期望的高度和方向,我实在无法满足。当你做成了一件事而别人没做到,完全没有必要骄傲,因为现实情况很可能不是你能力强悍或者魅力无穷,可能是因为其他一些原因(能说的或者不能说的),你恰好契合了对方的要求(同样是能说的或者不能说的)。
成功了,绝不说明别人比你差多少,失败了也大可不必垂头丧气,试着和这个不完美的世界和解,放过别人,也放过自己。
但是,2500年前的亚西比德,显然没想明白这里面的道理。
他还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享受着掌声与荣耀。别人那些肉麻的马屁听在耳朵里不仅爽,而且刺激了他更加磅礴的野心,他打算干一票大的:
让雅典和波斯结盟。
亚西比德这个想法说到底也不复杂:亚西比德再怎么说他都是一个雅典人,内心深处,他还是希望能够堂堂正正回到故乡,而不是始终被当成一个通缉犯一样流亡海外。如果他可以撮合雅典和波斯加深合作,两边联手彻底做掉斯巴达,这样皆大欢喜:雅典干掉了百年宿敌,波斯得到了亚洲领土,他亚西比德既可以报复斯巴达忘恩负义,也可以邀功雅典,将他以前的罪过一笔勾销,到了那个时候,他亚西比德就可以以英雄的身份、而不是罪人的身份荣归故里。
算盘真精,只是很可惜,上面说到的这个政治博弈的逻辑,亚西比德一直都没有明白。所以,当他开始操盘,希望就此一脚踢爆斯巴达的时候,他踢到了钢板上。
亚奇比德首先和萨摩斯岛上的雅典海军取得了联系。他毕竟是将领出身,此时雅典军队中还有他的很多老朋友、老部下,和他们重新取得联系一点都不难,沟通起来也比较顺畅。
而当萨摩斯岛上的雅典海军听到了亚西比德的想法之后,大喜过望。因为站在雅典军方考虑,此时的雅典再也不是当年那个财大气粗的雅典了,这么多年仗打下来,国库连年亏空,地主家也没有余粮了。现在如果能得到波斯的援助,相当于给病危患者服了一颗续命金丹,雅典军队没有理由拒绝。
由此,亚西比德成功跨出第一步。
但是,不管雅典军队方面如何欢迎亚西比德,最终决定权还是要受制于雅典城公民大会的决定。要接受波斯的资助,如此重大的事情,非得要公民大会的表决通过才行,所以接下来必须说服雅典精英阶层和普通公民接受这一个想法,特别是当雅典人知道了这个想法是亚西比德提出来的时候,联想起当年亚西比德所干的那些不光彩的事儿,一定会引起巨大的反对声浪,应该说运作的难度相当巨大。
为此萨摩斯岛上的军队派出了两个雄辩之人前往雅典去做说服工作。
去到雅典城内当说客不难,但是要说服雅典公民接受和波斯合作,这不是谁都能办到的。波斯和雅典关系那是世仇,八十年前那两场希波战争核心就是雅典和波斯的矛盾,为此雅典城在第二次希波战争中还被薛西斯一把火烧得干干净净。如此深仇大恨你让雅典人说放下就放下谈何容易。所以这两个军方代表在雅典城内苦苦周旋了小半年,雅典城为这个事情也开了好多次公民大会,会上吵得那叫一个刺激,雅典公民的唾沫星子加一块儿能让这两个人游泳。
不过萨摩斯岛这两个人也是有种,死战不退,舌战全雅典城,最后硬是扛过了所有的挑战和责难,让雅典公民大会达成了最后的共识:放下成见,和波斯合作,共同对付斯巴达。
就当雅典城内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亚西比德兴冲冲地把这个消息传达给了波斯总督,但是他得到的回应当头给了他一盆冷水。任凭亚西比德唾沫星子横飞,波斯总督的反应相当冷谈。那场面有点像今天公司里下属给老板激情洋溢地汇报着一项宏伟的计划,领导静静的看他装逼,完了扔出一句,我研究研究。
凡是在公司里混久了的社畜都知道,老板的研究研究,一般情况下就等同于“呵呵”。
果然,波斯总督说完“然后”就再也没有然后了。
而雅典方面则是一天一个催促:怎么样了,什么时候正式签协议?我们这儿连庆功宴都准备好了。但是眼看着波斯迟迟没有消息,于是亚西比德只能对着雅典满嘴跑火车,把胸脯拍得震天响,没问题、放心吧、包在我身……。接着转身催促波斯总督赶紧决定,但是波斯总督始终一副不咸不淡的样子,任凭怎么催促都是一副比死人多口气的挫样,亚西比德再怎么着急上火,得到的回复始终是“正在研究”。
几个回合下来,这货终于看明白了,波斯总督压根儿没想合作,只是想离间希腊世界从分裂走向进一步分裂而已。波斯人也根本没正眼瞧过他亚西比德。你自我感觉良好,觉得自己的地位重要, 可在人家眼里, 他不过就是条狗而已,有用的时候给根骨头,没用的时候,正眼都不会瞧一眼,甚至必要的时候,宰了比留着管用。
这让心高气傲的亚西比德恼羞成怒,但是没办法,恼火归恼火,此时他还有更麻烦的事情要处理:
怎么和雅典人交差?
当初为了说服雅典人,闹出的动静可是不小,从萨摩斯岛上的雅典军队到雅典城里的全体公民大会,大家可是费了老鼻子力气才促成雅典人同意合作。现在你告诉雅典人你们被白嫖了,你想象下雅典人是个什么反应。
果然,当谈判失败的消息传回雅典,雅典城立刻炸了锅:这不是拿我开心吗?
雅典人群情激奋,除了指天问候波斯人家里的女性成员外,亚西比德这个王八蛋,也被骂成了筛子。
好你个亚西比德,当初你怎么说来着,只要雅典同意合作,波斯方面绝对没问题。你把胸脯拍得震天响,现在真到了关键事件你丫掉链子了,你个龟儿子把全雅典人都给耍了,老子和你没完。
而亚西比德百口莫辩,心里比吞了苍蝇还恶心,如此结局,亚西比德的雄心壮志,一脚踢到了钢板上,脚崴了不说,还夹在当中两头受气,想死的心都有。
说到底,他亚西比德不过就是一颗棋子而已,始终逃不出被摆弄的命运。
这恐怕是全世界所有的叛徒都会遇到的处境吧!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清醒过来的亚西比德终恼羞成怒,但同时也让这货看清楚了一件事:
他在斯巴达混不下去,在波斯一样混不下去,当务之急还得找下家!
但是,此时的他还能去哪?
放眼整个希腊世界,也就只有雅典这一个选项了。
但是如果想要回雅典,就触及到了一个核心问题:亚西比德是雅典的通缉犯。想要回雅典必须获取雅典公民大会的赦免,再加上这次外交运作失败了,又把雅典人得罪得干干净净,现在这个节骨眼上去谈回归这个话题太敏感,几乎不存在任何成功可能性。
山穷水尽!
而正当亚西比一筹莫展的时候,雅典城内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不仅对爱琴海周边产生了巨大的震动,也给了亚西比德翻盘的机会。亚西比德抓住时机,通过外交和军事手腕来了一次漂亮的政治秀,成功把自己运作回了雅典。
那么这究竟是什么大事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