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一次布匿战争5:艰难时刻

 时震球 2022-06-05 发布于江苏

上一篇我们讲到,开战以来一直顺风顺水的罗马人被胜利冲昏了头脑,直接冲到非洲打到了迦太基的家门口,想要给人一波带走。在并不占优势的情况下罗马人孤注一掷,结果在天灾和人祸面前败下阵来,大招没憋出来,还被狠狠的教育了一把什么叫做谦虚。

然而老天爷并没有打算就此放过罗马人,接下来发生的一系列事件似乎预示着罗马人还要继续为他们犯过的错误埋单。在接下来几年,罗马人的好运气似乎用光了,在战场上罗马连续遭遇了好几次重大挫折,远远没了当年开战之初的意气风发,罗马和迦太基两边也进入了焦灼而艰苦的拉锯战。

一、又是海难

干嘛要说又呢?

罗马人遭遇的第一次海难发生在公元前255年,那一年是罗马人攻打迦太基城失败后,在撤退途中,因为指挥不当造成了特大海难事故。罗马人一下子损失了好几万人,然而这边罗马人的伤口还没有愈合,老天爷就在罗马人的伤口上又撒了一把盐,这就是第二次海难。

故事还得从罗马攻打迦太基老巢失败开始讲起。

罗马人在非洲的失败,远远不是一座城市没打下来这么简单,而是在战略上的被动:因为攻打迦太基是罗马指挥官的一场豪赌,惨败过后的罗马等于一下输光了之前胜利攒下来的战略优势,双方的力量对比被拉平了。罗马人认识到迦太基老巢头太铁,啃不动,所以两边死磕的主战场又回到了西西里,这样一来,战场形势一夜之间回到原点。

在这样的背景下,公元前254年,罗马人海陆并进,朝西西里投入重兵。罗马人的陆军有4个军团,差不多3.5万人,海军则是由超过200艘蓬特战船组成的舰队,整个军队在当年的两位执政官共同带领下,朝着西西里岛上的一座城市杀了过去。

这座城市就是巴勒莫。

今天的巴勒莫是西西里岛上的最大的城市,也是西西里的首府。在当时,巴勒莫虽然在实力上赶不上叙拉古,但在当地也是数一数二的大城市了。更重要的是,当时的巴勒莫是迦太基人在西西里岛上控制的最大的城市,自从第一次布匿战争开打以来,由于在陆战方面不是罗马人的对手,导致迦太基人在西西里岛上的地盘越来越小。战争打了十几年,迦太基在西西里岛上还能说了算的城市一个巴掌就能数过来,巴勒莫就是其中之一,而且还是最大的那个。所以这一次罗马人倾巢出动围攻巴勒莫,明显就是冲着迦太基的命门去的。

看到罗马人动真格的,迦太基人自然不能含糊,同样也是集结重兵防守。可想而知,这场仗对谁都是硬骨头,肯定没那么容易出结果。

果然,两边这一干就是整整一年。

一年之内两边死人无数,但是一点进展都没有。到了第二年,也就是公元前253年,罗马人一看如果继续这么硬干,十年八年都有可能耗得起,这谁受得了?既然正面干费劲,罗马人开始玩儿阴招。

前面我们反复说过一个常识,有人的地方就有政治,而有政治的地方就会有分歧。既然有分歧,任何组织和团体都不可能是铁板一块。当时的巴勒莫虽然是迦太基人的地盘,但并不是城里所有人都和迦太基人一条心,有人挺迦太基,就一定有人挺罗马。

罗马人就利用了这一点。

他们派人和巴勒莫城里的“亲罗马派”勾搭上,在这些人的帮(叛)助(变)下,一天晚上,巴勒莫城门被打开,等候在外面罗马人迅速开进城里,紧接着罗马人进行了大清洗,1.3万名迦太基的支持者被卖为奴隶,剩下的约2.5万罗马的支持者得以幸存,此战过后,巴勒莫就彻底倒向了罗马,持续了一年的巴勒莫攻城战,以这样的方式落下了帷幕。

巴勒莫战役结束后,时间已经到了公元前253年的一月,按照惯例,此时应该进入休战期。于是罗马士兵开始登船返回罗马进行修整。然而就在他们返航途中,他们又一次遭遇到了地中海海难。虽然这一次罗马的指挥官学会了谦虚,听从了有经验海员的劝告,但是很可惜,这一次的风暴比上一次大得多,而且这一次罗马舰队航行的海面地形复杂,水面以下礁石丛生,风暴加上暗礁,罗马人又一次倒在了海上,这一次罗马海军损失150艘战船,以及5万名士兵。

这就是罗马人遭遇的第二次海难,距离第一次结束也不过两年时间。两年之内两次海难,让罗马人损失了超过300艘战船和10万人口,真是够悲催的。

二、战略相持

听到罗马人倒霉的消息,迦太基人乐疯了。

巴勒莫一战,让迦太基人在西西里岛上本来就岌岌可危的形势变得更加严峻:一些小城邦看到罗马人这么狠,顿时失去了抵抗的勇气,全都乖乖打开城门迎接罗马人。如此一来,迦太基在西西里岛上就只剩下两座海港城市:马尔萨拉和特拉帕尼。这唯二的两座城市,如果其中任意一座城市再被罗马人拿下,那么迦太基人就得打出GG认输。所以当时的迦太基人算是被罗马人逼到了墙角。而现在老天爷又一次显灵,罗马人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战场优势又一次被抹平,这让迦太基人看到了翻盘的机会。

于是迦太基人迅速行动,他们从马尔萨拉抽调重兵,反攻巴勒莫。而罗马人这里刚刚遭受了海难还没缓过来,面对迦太基的重兵压境明显力不从心,而且这次迦太基的军队中还有从非洲本土调来的150头训练有素的战象。

大象这玩意儿,罗马人不仅见识过,就在几年前还吃过大亏,所以看到这150头大象兵临城下,心有余悸的罗马士兵顿时吓得腿都软了,任凭指挥官怎么动员,士兵们死活就是硬不起来,主动进攻就别想了。无奈之下,指挥官只能下令召回所有在西西里岛其他地方驻守的罗马士兵全部回防巴勒莫,接着紧闭城门,严防死守。

迦太基一方则是拿出了吃奶的力气,对着巴勒莫疯狂进攻。可想而知罗马人在这些进攻面前打得有多辛苦。不过这个时候罗马人构建的同盟体系发挥了功效:西西里岛上最大的城邦叙拉古,对,就是那个被罗马人打败,而后又被宽容对待的叙拉古,给巴勒莫的罗马守军送来了源源不断的物资兵力的援助(第一次布匿战争2:阿格里真托之战)。靠着这些援助,再加上巴勒莫守将执政官梅特鲁斯沉着应对:他针对战象容易被惊吓的特点,对战术就下了巧妙的改进与布置,在一次攻防决战中几乎全歼了对方的150头战象,从而重创了迦太基攻城部队,由此这波凶险的防守算是被罗马人硬生生扛了下来。

迦太基固然没有夺回巴勒莫,但是罗马人也元气大伤,短时间内也没有能力反攻回去,谁都干不死谁。于是两边不约而同高挂免战牌,大家都缩回去休整养伤,于是西西里岛的战局进入了相对平静的阶段。

这一平静就是4年。

这4年的休整期,两个老流氓虽然在明面上没动粗,但是家里的军备竞赛一刻都没有停过。迦太基一次性往西西里送了一万军队,并且在本国启动了10万人的招兵计划,罗马立方则是一口气打造了将近200艘战船。

4年以后,时间来到了公元前249年。从第一次布匿战争开打到现在,这已经是第16个年头了。这一年,两个流氓看上去恢复得七七八八了,于是两边相当默契地抄起家伙重新问候对方。

平静?去你妈的平静!

三、海战首败

战端再起,而这一次的战场在海面上。

上面说了,随着巴勒莫的丢失,当时西西里战场上的局势对迦太基人很不利,罗马人占据了西西里岛的大部分地方,而留给迦太基人的只有西部的两座港口。但是这两座港口对于罗马人来讲,却是两根难啃的骨头,因为当时西地中海的制海权还是在迦太基人手里,所以这两座城市和迦太基之间的航线并没有被切断,利用制海权,迦太基本土可以对这两座城市进行饱和式、无上限援助,在面对罗马人的时候,这两座城市永远是以满血的状态出现,怎么打都干不死,这让罗马人十分头疼。

罗马人当然也发现了这里面最关键的原因:海上交通。于是在公元前249年,罗马人决定干一票大的,和迦太基进行一次终极对决,彻底锁定西西里的胜局。

罗马人的作战计划是,海上出动了220艘战船,由其中一位执政官率领开向西地中海,掐断迦太基本土与西西里的航线。另外一位执政官则指挥罗马陆军朝着这两座海港继续进攻。罗马人想得挺好,海陆夹击,拿下整个西西里,这样一来战争就结束了。

罗马人对这次战争计划是相当有信心的,因为在陆地上迦太基人肯定干不过罗马人,而在海上罗马人也取得了三连胜,当时的罗马人没有理由不信心爆棚。

然而这一次,迦太基人学乖了。

连吃了三次败仗,迦太基人总算领教到了罗马人“乌鸦吊桥”的厉害,他们也明白靠原来的那套打法必死无疑,所以这一次当罗马人来势汹汹的时候,他们对战术进行了改进:既不靠近罗马人,也不让罗马人靠近。

你可能会懵,这算什么战术?不靠近敌人,还怎么消灭敌人?不消灭敌人,还怎么打赢敌人?

确实,要打赢敌人必须要大量消灭敌人,但是谁规定消灭敌人就一定要靠自己?

前面我们反复说过,罗马人之所以能够在海面上对迦太基人连战连胜,靠的并不是过硬的航海技术,而是破坏式创新(第一次布匿战争3:海战还能这么打)。但是航海是技术含量极高的技能,罗马人靠创新可以击败迦太基人,但并不代表罗马人可以在海上随心所欲。罗马人的底子毕竟是农耕,他们接触海洋总共没几年,骨子里还是旱鸭子,对海洋的理解和掌握远远没有迦太基人的积累深厚,换句话说,罗马人对海洋的基本功是不扎实的,而迦太基人就是看到了这一点,针对罗马打了一次漂亮的反翻身仗。

当罗马舰队在执政官的带领下逼近的时候,迦太基海军一反常态,他们并没有正面迎敌,也没有朝着港口方向撤退,而是调转船头朝着深海方向行驶过去。

罗马人一看还以为迦太基人怕了,想都没想就一路追着上去。

这一追就让罗马人从近海来到了深海。

到了上海,罗马人马上意识到上当了:深海和近海最大的不同在于:深海对操船者的驾船技术要求极高。因为在深海,海上的气候条件变得极为复杂,风力和天气对船只航行的影响非常大,而深海海面以下地形环境更加错综复杂,这对于水手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极大的挑战,不是航海老鸟,根本应付不来这种局面。而这些复杂的问题在近海是几乎不存在的,因为港口就在附近,实在应付不过来了,往港口一钻就万事大吉,但是在深海,所有的一切必须依靠娴熟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而这一块恰恰是迦太基的长板,罗马的软肋。所以迦太基把罗马海军往深海里面引诱,就是要让罗马人失去掌控力。

战局的形势和迦太基人设想的一模一样,当罗马来到深海的时候,本来操船技术就磕磕绊绊的罗马海军这一下更是手忙脚乱,220艘战舰乱做一团,船与船之间发生了剧烈的碰撞,造成了极大的损失。

罗马一方乱了阵脚,而迦太基一方则是有条不紊。

趁着罗马人手忙脚乱的当口,迦太基海军娴熟的技术优势就体现了出来,他们在极短的时间内对罗马220艘战舰形成了包围圈,而且他们有意识的与罗马舰队保持距离,既不让罗马人的船靠近自己,自己一方的战船也保证不让罗马人的乌鸦吊桥给勾上。迦太基人用这种“围而不打”的战术,把罗马人活活困死在了深海上,并且优哉游哉看着罗马人的战舰互相撞击,自我损耗。

等到迦太基海军耗得差不多了,下令发动总攻。

此时罗马的军心士气已经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很多罗马士兵根本不听指挥,顾不得战斗,而是纷纷跳海往海岸方向逃命。欠缺经验的指挥官也是方寸大乱,在迦太基人的打击下根本组织不起来像样的抵抗,很多指挥官只能一个人站在船头面对的进攻,绝大部分人当场战死。罗马人一溃千里。

等到当天晚上清点战果的时候,罗马220艘战舰,有30艘被当场击沉,90艘战舰被迦太基场俘获,不知去向的不计其数,侥幸逃回罗马基地的寥寥无几,罗马阵亡人数高达2万人,

发生在公元前249年的这次海战,是罗马在第一次布匿战争中,正面战场伤亡最为惨痛的失败。而这次惨败也打破了罗马海战不败的金身,对罗马的士气军心是一次不小的打击,对罗马的战略战术推进更是有着极大的负面影响。

这实在是糟心的一年。

但是,这还不是最糟心的,因为很快,罗马人即将迎来一个让他们刻骨铭心的对手,因为这个对手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家族,而这个家族,让此后罗马几代人都生活在恐惧之中。

四、巴卡家族登场

在经过了第一次海战失利之后,罗马人消停了下来,迦太基人也乘机进入了又一次休整。在这段时间,虽然两边没有正面开干,但是背后的军备竞赛有增无减。罗马人凭借雄厚的国力优势,再次开启了“下饺子”模式,两年间,罗马人又有200艘蓬特战船下水,罗马海军满血复活。

迦太基一方也在加速备战。除了正常的征兵征粮,他们做了在当时看起来稀松平常、但是在今天回看起来石破天惊的重磅决定:公元前247年,也就是迦太基首次获得海战胜利的两年之后,他们朝西西里前线派出了一位新的指挥官。这位指挥官当年只有37岁,名叫哈米尔卡··巴卡,来自于迦太基大名鼎鼎的巴卡家族。

如果让后来的罗马人评价在第一次布匿战争中,哪一年才是让他们觉得最倒霉的时刻,那么答案绝对是公元前247年。

因为这一年,巴卡家族登场了。

今天的所有罗马史研究者都公认,在罗马上千年的历史中,虽然他们遇到过各种各样的敌人,打过无数次战役,但唯一能让罗马人打心眼儿里感到害怕的对手就是后来被誉为“西方战略之父”军神汉尼拔,而这个汉尼拔,就是迦太基人,就来自于这个巴卡家族。

如果你不知道汉尼拔是谁,别急,他马上就会登场,你很快就会领教到这个名字的分量。在第二次布匿战争期间,这个汉尼拔以他一个人的力量,差点掀翻整个罗马。也正因为他实在太牛逼,今天的西方人对这个汉尼拔推崇备至,被评为“欧洲四大名将”之一(另外三个是亚历山大、凯撒和拿破仑)、而他指挥作战的案例,被编成了教材,成为今天世界上所有的军事院校的学生必读科目之一,包括我们中国。

现在,这个后来成为罗马噩梦一样的家族登场了。

巧合的是,也就是这一年,公元前247年,汉尼拔出生了,而这个未来罗马人的大克星的父亲,正是现在被派往西西里前线的迦太基最高指挥官:哈米尔卡··巴卡!

我并不迷信,但是我觉得,这一切冥冥之中就像安排好了的一样:就在哈米尔卡奔赴前线的同时,未来的复仇者也同步赶来。汉尼拔的降生,预示着这个孩子未来将继承迦太基对罗马的所有仇恨,掀开更为波澜壮阔的战争画卷。此时的历史如同一个任性的编剧,存心要让罗马和迦太基这对宿敌的梁子结得更深,让未来的故事更好看。所以,在我个人的历史概念里,公元前247年才是布匿战争真正的开始。

现在,哈米尔卡··巴卡来到了西西里前线,第一次布匿战争,最后一个阶段也正式拉开了帷幕,作为迦太基国内精英阶层中的数一数二的翘楚人物,年轻的哈米尔卡来到了战争第一线,他的到来又会给战争走势带来什么变化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