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论注(五) 胆经脉证并治

 它山客石 2022-06-05 发布于浙江

少阳主春,其气半出地外,半在地中,人身之气亦如之,故主半表半里也。半表者,与全表之太阳经相较而言;半里者,与全里之太阴经相较而言。

足少阳胆经,其脉起于目锐眦(眼尾角),从耳后入耳中,挟咽出颐颔中,其支脉,会缺盆,下胸中,循胁,上至额角下至足小指,共四十四穴位,行经于23-1时。

太阳风寒,不但可传阳明,也可传少阳。邪入少阳,则阴阳相移,寒热交作,邪正相持,进退互拒,病证为半表半里之证,治太阳病之汗、吐、下三法皆不适宜,故仲景另立小柴胡汤和解法,加减施治。

5.1 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少阳之府为胆,以表里言,胆即少阳经之里。邪入少阳府,热蒸胆气上溢,则口苦;热灼咽部,耗其津液则咽干;热熏眼则目眩。

少阳里证:口苦、咽干、目眩,是少阳府病。

少阳表证:胸胁痛、耳聋、往来寒热、心烦喜呕,胸胁痞硬,则是少阳经病证。

后文言少阳中风、少阳伤寒者,即具有以上特征。

5.2 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者,不可吐下,吐下则悸而惊。

中风传经少阳,耳聋目赤,虽胸中满而烦,但非太阳证陷胸之满而烦,因已出现耳聋目赤少阳证,知已传入少阳,故不可吐、下。此时已是半表半里证,吐、下只能解其表里之半,吐之徒伤胸中之阳气,下之徒伤胃中之阴血,反致心悸神惊。

5.3 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少阳不可发汗,发汗则俨语。此属胃,胃和则愈,胃不和,则烦而悸。

伤寒头痛发热,或未见口苦咽干目眩之少阳证,但脉弦细,亦属少阳。脉弦细,少阳之脉也。少阳脉上至额角,此头痛当在额角处,这是太阳伤寒转少阳之象。上条少阳中风不可吐、下,同理,少阳伤寒亦不可发汗。发汗则益伤其津,津竭而俨语。此种俨语,属胃干之故,胃和则愈,胃不和则胃热上犯于心,烦而心悸。

5.4 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

伤寒或中风三四日,见口苦、咽干、目眩之证,或弦细之脉,则邪已传少阳。若兼见耳聋目赤,胸满而烦者,知邪由中风传入。若兼见头痛发热无汗者,则邪由伤寒传入。

不论是伤寒还是中风,或是风寒兼病,五六日,正是外邪传里之时,出现本条所述之证,都宜小柴胡汤主之。因为,这些病证都是半表半里之证,不同于太阳病之表里分明,也不同于阳明病之表里有轻重,少阳经为半表半里之经,少阳证也是半表半里之证,故以小柴胡一汤,视病证不同加减即可。

少阳之邪,进可传太阴之里,退可还太阳之表,邪入里则作热,邪还表则作寒。今邪在半表半里,亦表亦里,表里无常,故往来寒热不定。少阳之脉,下胸循胁,邪演着经攻击,故胸胁苦满。邪在表心腹不满,邪在里则心腹胀满,胸腹苦满既非在表也非在里,乃半表半里之证也。邪在表则能食,邪在里则不能食,默默不欲饮食,并非不能食,只是食欲欠佳,亦属表里之间。邪在表不烦,在胸胁未尽入里,上逼于心,故心烦。邪欲入里,里气外拒,故呕。呕则胸胁之邪从口排出,顿感气舒,故曰喜呕。人各有别,非所述之证俱全,或有其他病证,只要半表半里,小柴胡汤主之。

小柴胡汤方

柴胡125  黄芩45  人参45  半夏(洗)65   甘草(炙)45  生姜(切)45  大枣(孹)12

上7味,以水2400毫升,煮取1200毫升,去滓再煎,去600毫升,温服200毫升,日3服。

加减法:

若胸中烦而不呕,去半夏、人参,加栝蒌实一枚。

若渴,去半夏,加人参至67克,加栝蒌根60克。

若腹中痛者,去黄芩,加芍药45克。

若胁下痞硬,去大枣,加牡蛎60克。

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黄芩,加茯苓60克。

若不渴,身有微热者,去人参,加桂枝45克,温服微汗愈。

若咳者,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30克、干姜30克。

[方解]  以柴胡疏肝木,使半表之邪得从外宣;黄芩清火,使半里之邪得从内彻;半夏豁痰饮,降里气之逆;人参补内虚,助生发之气;甘草佐柴、芩,调和内外;姜、枣佐参、夏,通达营卫。

烦而不呕者,火气燥实逼胸也,故去人参、半夏,加栝蒌实。

渴者,燥已耗液逼肺也,故去半夏,加栝蒌根止渴兼生津。

腹中痛者,木气散入土中,胃阳受困,故去黄芩以安土,加芍药以戢木。

胁下痞硬者,邪既留则木气实,故去大枣之甘缓,加牡蛎之咸软,以软少阳之结。

心下悸,小便不利者,水邪侵乎心,故去黄芩之苦寒,加茯苓之淡渗。

不渴身有微热者,半表之邪,尚滞于肌,故去人参,加桂枝以解之。

咳者,半表之邪入肺,故去参、枣,加五味子,易生姜为干姜以温散之。

5.5 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俱。

无论伤寒中风,只要出现上条所列半表半里证,不必证全,便是有柴胡证,即邪传少阳,即可以小柴胡汤加减治之。

5.6 伤寒三日,少阳脉小者,欲已也。

通常,伤寒传经次序是:一二日太阳,二三日阳明,三四日少阳,四五日太阴,五六日少阴,六七日厥阴。伤寒三日,邪已传阳明则脉大,传少阳则脉弦。今脉小,则邪未传已衰,病将自愈。

5.7 伤寒四五日,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者,小柴胡汤主之。

伤寒四五日,身热恶风,为太阳证未罢;颈项强,为太阳阳明证,邪已传阳明;胁下满,摸其手足不冷而温,为少阳证;渴者,邪欲入胃之际。三阳合并发病,如5.5条,有柴胡证不必悉俱,故小柴胡汤加减治之,即去半夏加栝蒌根。

5.8 阳明病,发潮热,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胁满不去者,与小柴胡汤。

阳明病发潮热,若邪入阳明府,当大便硬,小便数。今大便溏,小便如常,可知邪未入胃府。胸胁满不去,少阳证也。邪既未入府,又出现少阳证,与小柴胡汤,从少阳治之。

5.9 阳明病,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胎者,可与小柴胡汤,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

阳明病,胁下硬满,硬满在胁下而不在腹,是邪为入阳明府,已传少阳也。不大便而呕,是阳明之邪犹在,入胃未实,实则大便硬。若舌上黄胎,是阳明之热尤甚,宜大柴胡汤两解之。今舌上白胎,是已传少阳。少阳之邪,入里作热,还表作寒,舌上白胎,是少阳之邪还表作寒故。可与小柴胡汤。上焦得通,则呕可止,津液得下,则大便可通,胃气因此而和,身濈然汗出而解。

5.10 凡柴胡汤病证而下之,若柴胡证不罢者,复与柴胡汤,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

凡柴胡汤病证,不与柴胡汤而反下之,若下后柴胡证仍在,可与柴胡汤。因误下,其人必里虚,故服柴胡汤后,若病欲解,必蒸蒸而热,因里虚则振振而寒,然后濈然汗出而解。

5.11 得病六七日,脉迟浮弱,恶风寒,手足温,医二三下之,不能食,而胁下满痛,面目及身黄,颈项强,小便难者,与柴胡汤,后必下重,本渴而饮水呕者,柴胡汤不中与也。

得病六七日,邪传太阴之时。脉迟,太阴脉也。脉浮,太阳脉也。浮弱,太阳表邪犹在也。恶风寒,太阳之证。手足温,少阳之证。法不当下,医却反而二三下之,结果胃气虚极而不能食,误下反而引表邪入少阳,而胁下满痛,入阳明而颈项强,入太阴而面目及身发黄,胃气虚极致不能消水而小便难。医只知“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俱”,一见胁下满痛,便与柴胡汤,却不知此胁下满痛乃误下二三次虚极而发,这种渴也非胃燥之渴,乃胃不能生津化水,津液被误下伤亡严重致渴,当此之际,救虚乃第一要务,柴胡汤不可与也,与之则误上加误。

5.12 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

伤寒六七日,恶寒已微,支节烦疼比身疼痛轻,是太阳证已轻。微呕,心下侧有小结,是邪传少阳未深。太阳外证未去而少阳证已现,为达到两阳双解,以小柴胡为主解少阳之热,兼以桂枝发太阳之表,两方合一,为柴胡桂枝汤。

柴胡桂枝汤方

柴胡60   桂枝23   人参23   甘草(炙)15   半夏(洗)30   黄芩23   芍药23   大枣(孹)6   生姜(切)20

上9味,以水1400毫升,煮取600毫升,去滓,温服200毫升。

5.13 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着,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

伤寒五六日,已发其汗,又下之,结果,邪陷入少阳之里,令胸胁满微结;汗而又下,津液大损,内燥而小便不利,渴而不呕;头汗出而身无汗,无阳明证,则往来寒热,心烦,即为少阳表热上蒸也。这是少阳表里未解之证,为汗出未解复下,伤津液所致,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以解表里,复津液。

柴胡桂枝干姜汤方

柴胡125   桂枝45   干姜30   栝蒌根60   黄芩45   牡蛎30   甘草(炙)30

上7味,以水2400毫升,煮取1200毫升,去滓再煎,取600毫升,温服200毫升,日3服,初服微烦,复服汗出便愈。

此方由小柴胡汤加减而成,因其病因为汗出表未解,复下引表邪陷入,故加桂枝,以干姜易生姜,发汗和表。津液耗损而致渴,故加栝蒌根以解渴生津。不呕,故去半夏。正气未虚,故去人参。胸胁满微结,故去大枣之甘,加牡蛎以软结。小便不利非水停所致,乃津液干涸,故无需加茯苓。

5.14 服柴胡汤已,渴者,属阳明,以法治之。

少阳证本来不渴,若服柴胡汤后,反而渴,是少阳之邪转入阳明府,胃热而渴,应当辨证施治。

5.15 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脉沉细者,此为阳微结,必有表复有里也,脉沉亦在里也。汗出为阳微,假令纯阴结,不得复有外证,悉入在里,此为半在里半在外也。脉虽沉细,不得为少阴病,所以然者,阴不得有汗,今头汗出,故知非少阴也,可与小柴胡汤。设不了了之者,得屎而解。

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是表邪未罢。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是里热已成。脉沉、脉细,皆为阴脉,今脉沉细,阴脉属里。头汗出而手足冷,是阳邪郁结使然。这是阳微结,阳邪之结轻微,必有表又有里也。虽脉沉细,似乎属阴邪,但头汗出则属阳邪。假如是纯阴结,则不得复有汗出恶寒之外证,邪当悉入在里,所以,这是半在里半在外之阳微结。不可见脉沉细便以为是少阴病,所以然者,阴不得有汗,今头汗出,故知非少阴也。虽不见少阳证,亦可与小柴胡汤,盖此证为半表半里之证也。假如服小柴胡汤大便还是硬,则可下之,得屎而解。

5.16 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者,先与小建中汤,不差者,与小柴胡汤主之。

伤寒未发热,脉浮紧;已发热,脉浮数。阳脉,寸脉也;阴脉,关尺脉也。今阳脉浮涩,涩即不通,营卫不足也。阴脉沉弦,当指关部脉,右关浮主胃,沉主脾;左关浮主胆,沉主肝。弦为少阳本脉,今阴脉弦,即左右关脉俱弦,不见胃脉之大,是木入土中,伤寒传少阳之邪已经攻入胃。营卫不足,胃气抵挡不住外邪,瞬时溃败,按理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调和胃气(方见2.17条),若仍腹痛脉弦,是少阳之邪未除,与小柴胡汤主之。

5.17 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黄连汤主之。

伤寒胃中有寒邪,即阴邪在腹,阳(卫气)不得入而和阴(营气),则腹中痛。胸中有热邪,则阴不得入而和阳。自胃以上,阴阳不和,故欲呕吐。黄连汤主之。

黄连汤方

黄连45   甘草(炙)45   干姜45   人参30   桂枝45   半夏(洗)65   大枣(孹)12

上7味,以水2000毫升,煮取1200毫升,去滓,温服,昼三夜二。

5.18 太阳病,十日以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者,与麻黄汤。

脉浮细,太阳少阳脉也;脉弦细,少阳脉也;脉沉细,少阴脉也。

太阳病十日以上,通常邪已衰,脉浮细,太阳兼有少阳,其人营卫与邪抗衡经过十日以上,气也虚,故嗜卧,无其他证,则外证已解,不须用药,静养即可。假设仍有胸满胁痛,则少阳之邪未去,与小柴胡汤(方见5.4条,当去大枣加牡蛎);脉浮而不细不弦,则太阳之邪未解,与麻黄汤(方见2.2条)。

麻黄汤为元气虚者所不宜,故太阳病十日以上嗜卧者,元气必虚,若脉浮表未解,宜桂枝汤,不宜麻黄汤。怀疑本条之“与麻黄汤”有误,当为“与桂枝汤”(方见1.3条)。

5.19 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中痞硬,呕吐而不利者,大柴胡汤主之。

伤寒发热汗出不解,表邪未去也;心中痞硬,大便不利,里热已盛也;呕吐,阳明、少阳兼有之证。胃热而不大便,热上攻,心中结痞,下不利则上呕吐,此为表里俱实,大柴胡汤主之。

若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下痞硬,下利不呕吐,则为表里俱虚,宜桂枝人参汤(方见1.33条)

大柴胡汤方

柴胡 125  黄芩45  半夏(洗)65   芍药45  枳实(炙)4枚约6  大黄30  生姜(切)75   大枣(孹)12

上8味,以水2400毫升,煮取1200毫升,去滓再煎,温服200毫升,日3服。

5.20 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汤。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

太阳病传过三阳之经十余日,医不随经施治,反二三下之,幸好未至变逆,后四五日,少阳寒热往来之柴胡证仍在,宜先用小柴胡汤解表和里。若不愈,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是屡下引邪入胃,胃热盛必有燥屎,故郁郁微烦,少阳表里未解且胃热已盛,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

5.21 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心中嗢嗢欲吐,而胸中痛,大便反溏,腹微满,郁郁微烦,先此时,自极吐下者,与调胃承气汤;若不尔者,不可与。但欲呕,胸中痛,微溏者,此非柴胡证,以呕,故知极吐下也。

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心中嗢嗢欲吐,而胸中痛,大便反溏,腹微满,郁郁微烦,都是里证。热在里,大便当硬,今却反溏,不合常理,询其人得知,此前已经极吐极下过。胸中痛,是有邪在膈,极吐伤胸气,胃口亦吐伤,邪上抟与胃口,故嗢嗢欲吐;极下伤胃气,虽邪入胃,但胃气已虚,故大便不硬而溏;腹微满非热浅,乃自身胃虚也,故郁郁微烦。与调胃承气汤(方见4.22条),以和其胃。若非之前极吐极下,则非胃虚,不可与调胃承气汤。欲呕为少阳证,胸中痛为太阳证,微溏为太阳少阳合病之利,若只有此三证,而无腹微满、郁郁微烦,则非柴胡证,当从太阳少阳合病治之,宜黄芩加半夏生姜汤(方见9.3条)。因呕,故而判断其极吐极下也。

5.22 伤寒十三日不解,胸胁满而呕,日晡所发潮热,已而微利,此本柴胡证,下之而不得利。今反利者,知医以丸药下之,非其治也。潮热者,实也,先以小柴胡汤以解外,后以柴胡加芒硝汤主之。

伤寒十三日不解,胸胁满而呕,少阳表证也。日晡所发潮热,阳明里证也。此属小柴胡证,若服小柴胡汤,不当下利。今服药后反而微利,是医见有阳明里证,便以丸药下之所致,此非其治。胸胁满而呕,少阳表证仍在,虽有阳明里之潮热,也当先以小柴胡汤解表,而后攻里。若阳明胃热已实,则以柴胡加芒硝汤解其里。

柴胡加芒硝汤方

于小柴胡汤方内(方见5.4条),加芒硝90克。

依前服法,不解更服。

5.23 伤寒十三日不解,过经俨语者,以有热也,当以汤下之。若小便利者,大便当硬,而反下利,脉调和者,知医以丸药下之,非其治也。若自下利者,脉当微厥,今反和者,此为内实也,调胃承气汤主之。

伤寒十三日不解,过经俨语者,是里有热也,当以汤药下之。上条之潮热,兼有少阳表证,其热未尽入胃,不至于大便硬。本条俨语之热,无表证,其热悉数入胃矣。热在胃,若小便利,则大便当硬。今大便不硬而反下利,脉调和者,必是医以丸药下之,下之过猛而下利。脉已调和,虽下之过猛也无大碍,俟其胃气和则自愈。

若未经丸药下之而自利者,是内虚有寒,寒利,脉当微厥,宜温胃不宜下;自下利而脉和者,则是内实有热,是热利,调胃承气汤主之(方见4.22条)。

汤药可依各人情形辨证加减,针对性强。丸药则固定配方,虽适应性较广但缺乏针对性,故易产生药力不足或药力过猛情形。故言该用汤药而用丸药,“非其治也”。

5.24 伤寒三日,三阳为尽,三阴当受邪,其人反能食而不呕,此为三阴不受邪也。

伤寒之邪,一日太阳受之,二日阳明受之,三日少阳受之,四日太阴受之,五日少阴受之,六日厥阴受之,此传经之次第也,然此乃《内径》以其大概而言,不可拘泥于日数。伤寒三日,邪传少阳,里不和则呕不能食,少阳之邪不解,还会继续传入太阴,今其人反能食而不呕,则少阳之邪解,里也和,这是三阴不受邪也。

5.25 伤寒六七日,无大热,其人躁烦者,此为阳去入阴故也。

伤寒六七日,邪欲入里之时也。无大热,表热微也。躁烦者,里热盛也。这是阳邪去表入里,传入三阴也。

5.26 妇人中风,发热恶寒,得之七八日,经水适来,热除而脉迟身凉,胸胁下满,如结胸状,俨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也,当刺期门,随其实而泻之。

妇人中风,发热恶寒,此为表证,七八日后,经水适来,经水来,血必虚,血虚则表邪乘虚入血室(足阳明胃经自气冲穴而上至乳中穴这一段)。不再发热恶寒,表热已除,但脉迟身凉,可知热邪仍在体内,血虚而身凉,胸胁下满,如结胸状,俨语,则说明邪入血室也。当刺期门,使热邪随经水排出。

期门,足厥阴肝经之穴位,肝为藏血之所,故刺期门以泻血中之邪。

热入血室也可发俨语,不可误认为阳明胃热实也。

5.27 妇人中风七八日,续得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者,此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故使如疟状,发作有时,小柴胡汤主之。

上条为妇人中风七八日经水适来,热入血室,则热随经血排出而无表证。本条为妇人中风七八日经水适断,即经水期间中风,热乘虚入血室后,经水适断,则热邪未能虽经血排出,经血末尾部分被风热团住,其血必结。上条俨语胸胁下满如结胸状,热盛入藏。本条热入血室未至俨语,只有寒热如疟状,发作有时,则热轻,仍在经,半表半里,故小柴胡汤主之(方见5.4条)。

5.28 妇人伤寒,发热,经水适来,昼日明了,暮则言语,如见鬼状者,此为热入血室,无犯胃气及上二焦,必自愈。

妇人伤寒,寒郁而发热,经水适来,白天精神明了晚上则俨语如见鬼状,夜晚阴盛故也。这也是热入血室,无关乎胃气及中焦、上焦,不需治,邪随经血排出而自愈。

5.29 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抟,结于胁下,正邪分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默默不欲饮食,藏府相连,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呕也,小柴胡汤主之。

妇人中风、伤寒恰逢经期,经水过多,则血弱气尽,腠理不密,邪乘虚入血室,与正气相抟于少阳之界,位置在胁下,半表半里。正邪相争,邪攻表则寒,攻里则热,不攻则停,故往来寒热,休作有时。血虚则神情默默,邪逼近于胃,则不欲饮食。少阳胆与厥阴肝相连,虽邪在胸胁,其痛必及于胸下肝胆,邪从胸循胁入里,里气上拒,故使呕也。小柴胡汤主之(方见5.4条)。

5.30 少阳病,欲解时,从寅至辰上。

少阳主春,属木,寅至辰,木旺之时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