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玩行里“局”——真假“古月轩”

 李平东方明珠 2022-06-06 发布于上海

清康熙 粉红地珐琅彩开光花卉盌

说到古月轩珐琅彩瓷器,那在收藏界可谓是大名鼎鼎,令所有藏家心驰神往,2018年4月,在香港苏富比春拍 。一件清康熙 粉红地 珐琅彩开光花卉纹盌 ”以2.38亿的港币成交;

清乾隆 御制珐琅彩虞美人题诗碗

同年10月,香港苏富比秋拍“舞袖迎风”专场,一件清乾隆御制 珐琅彩虞美人题诗碗,以1.2亿港币起拍,1.48亿港币落槌,加佣金最终以1.69 亿港币成交,

可见珐琅彩之名贵,这古月轩是什么意思呢,到目前为止,学术界依然没有一个统一的确论。清代许之衡写的《饮流斋说瓷》中,对古月轩有三种解释:第一种说法,古月轩是乾隆时期的一个场所名号。 第二种说法是,古月轩是清代帝王的一个场所名号,不仅限于乾隆皇帝;第三种说法是,认为这个古月轩是一个姓胡的人,专门负责烧造督造珐琅彩瓷器。

然而这三种说法,都没有特别可靠的依据,不过目前,古月轩特指的就是珐琅彩瓷器,因此在老古玩行里,人们把雍乾时期的那些 集诗、书、画、印于一体的瓷胎画珐琅御制官窑瓷器,统称之为“古月轩瓷器“。

光绪26年以后,清代的官窑瓷器才开始逐渐的流入民间。在此之前,甭说古月轩,就是一般的宫廷官窑瓷器,民间也不能有。民国十年,1921年前后,琉璃厂的古玩商们,在故宫的古物陈列所,才第一次见到了真正皇家御窑珐琅彩。与此同时,琉璃厂的延清堂、荣兴祥等商铺,有机会收藏到的古月轩珐琅彩的碗、盘、数量也就是一两件。

原中华懋业银行大楼

1931年,九一八事变,懋业银行的创办人 沈吉甫已经年近古稀,这沈吉甫,是浙江宁波人,民国初年,在北京的西交民巷独资开设懋业银行,是北京较早的金融界的知名人士。沈吉甫酷爱收藏,在古玩行里,颇有威望,创办了著名的朵云轩。专门经营官窑瓷器、文房四宝,藏品不计其数。沈吉甫女儿出嫁以后,自己独身一人,十分寂寞。随着九一八事变,日本占领了东三省,华北随之危机,兵荒马乱,沈吉甫也深感到自己这一辈子的万贯家财难以保全,每天也是终日惶恐,忧心忡忡。

沈吉甫找到了好友,在琉璃厂开铺子的赵佩斋,也跟赵佩斋聊了自己的想法:东北军撤到了关内,北平地面也是难以安宁了,我一个人,住这么多房子,难免遭到抢劫。沈吉甫打算卖掉所有的财产,关了懋业银行,找个安全的地方定居。

随着他的想法,懋业银行经过一番后续处理,关门了,沈吉甫家里的古玩和硬木家具也要一次性卖掉。当时,北平的古玩商会得着消息后,联合各家大商户,打算共同收购。但是,由于当时的行情不好,战乱导致的经济不稳定,资金不足,因此这买卖也没做成。最终,日本的山中商户总经理高田,得知了消息,通过朋友从中牵线,最终以24万银元,买下了沈吉甫出售的这些东西。沈吉甫每每见着高田,无不遗憾的说:我收藏了31年,如今都归了你高田!这高田也拱手作揖,:沈老先生,您知道,我高田就是个当经理的,买来的所有古玩都的归东家,董事长山中先生。这山中先生,就是山中商会的创始人,日本著名的大古董商。

山中定次郎

沈吉甫在北平把财产全部卖掉以后,在天津的英国租借地买了幢小楼。隐居了下来,他把卖货的钱,存进了外国银行,把原来北平的仆人也全部辞退,只带了一位跟随他十多年的女仆,沈吉甫觉得这个女仆人十分可靠。他在租借地买的这个小楼四周有草坪花园,环境优雅,沈吉甫每天早晨都在楼的四周散步,生活过的无忧无虑。

1932年春天的一个早晨,沈吉甫散步回来,吃早点,精神头特别好,女仆见他心情好,于是走了过来跟他说: 老爷子,我有位同乡,拿来一件古董瓷器,能不能请您帮他看看?我看您今天心情好,您就帮我这个同乡看一眼吧?

沈吉甫听完,说 我所有的古玩都卖掉了,不想再看古玩了

女仆说,这个啊,是我本家一个兄弟拿来的,他在阎锡山的队伍里当兵,维持天津地面来了。

沈吉甫心想,阎老西在天津当平津警备司令是长不了啊,他当兵的手里能有什么好瓷器?还要我给看看?又一想,这女仆跟随他这么多年,从来没有开口求过自己,现在第一次开口就给驳回去,有点说不过去,因此,点头应允。

你拿过来吧,我给你看看,不过以后不要管这样的事了,有人再求你,你就告诉他们,说我不看古玩,更不买古玩。

女仆听完很高兴,不一会,双手捧着一个黄色的包袱走进屋来,打开包袱,露出里面的锦盒,从锦匣中取出一个高约28厘米的珐琅彩蒜头瓶。递给了沈吉甫。沈吉甫带上老花镜,仔细的看,这瓶子,上面画的画片是蝶恋花,两朵怒放,两朵半放,一朵含苞的牡丹,一只蝴蝶向上飞翔,一直蝴蝶俯冲飞向花蕊。牡丹的花瓣层次分明,花间的蝴蝶像活的一样,周围的绿叶茂密,像是在随风飘摆,正面、侧面、反面,姿态各异,栩栩如。看着画片,好似出自“如意馆 珐琅作”宫廷之画稿。

这顿时引起了沈吉甫的兴趣。再看瓷釉,晶莹细致,胎质滑腻。翻过来看款儿,界乎于宋体和楷体的四字蓝料方圈款“乾隆年制”。方圈是外粗内细,外方格四角是折角,这个是乾隆时期珐琅彩瓷器的款识规格,整个蒜头瓶釉色、彩料细腻艳丽,精美绝伦。

沈吉甫摘下眼镜,闭目不语,他在沉思,自己收集了30多年的古玩,从来没有见到过这么精美的古月轩瓷器。沉默了好半天,自言自语的说,“古月轩! 古月轩! ”女仆站在一边,没明白什么意思,不禁问了一句:您说什么?这时候,沈吉甫睁开眼睛,慢慢的说,你把它收起来吧。

女仆于是把杏黄色的包袱抖搂开,打算要包装这个锦盒时,沈吉甫眼睛一亮,不自觉的 啊 了一声,“我看看包袱皮和这匣子,”女仆递过花镜,“ 您看吧,”沈吉甫仔细看这个杏黄色的包袱皮和锦盒,这个包袱皮是杏黄色的,坠有玉别子和缨络派儿,锦匣上写着:乾隆官窑珐琅彩蒜头瓶 的名目签,还有编号。沈吉甫心想,这样的包袱和锦匣,是皇宫里的东西啊,民间不可能有这么讲究的包装。

你那本家兄弟从哪拿来的这个瓶子?

女仆赶紧回答:这个是他们长官的东西,是成对儿的,有好几对,今天拿来一件,队伍眼瞅着快要开拔了,他们长官看不懂,想麻烦您看看真假。

刚刚看完这么精美的瓶子,使得沈吉甫十分激动,一下勾起了他心理对瓷器的癖好,立即说,让他们全都拿过来,我看看。

一个星期过后,坐着汽车,一位满身戎装的军官模样的人来到了沈吉甫的家,见到沈吉甫,这个军官举手礼,这个军官,把上次的蒜头瓶凑成一对儿,又带来了一对玉壶春瓶,一对橄榄瓶,请沈吉甫看。

这对乾隆官窑玉壶春瓶,也是珐琅彩瓷器,高约27.5厘米,画片为 百花呈瑞。中间绘画牡丹,四周围绘菊花、牵牛花等各种花卉,百花齐放,鲜艳异常,细腻而且逼真。另外一对,乾隆官窑珐琅彩橄榄瓶,高约26.5厘米,以珐琅料绘画岁寒三友图。松竹梅大片青翠,微红点缀,别有一番韵味。配有书法精美的五言诗和胭脂水色的“君子”二字的朱文印章。别具风韵。这对橄榄瓶的造型和图案美妙飘逸,诗情画意,耐人寻味,可以说的上是集制瓷、诗书画印为一体的艺术珍品。

沈吉甫看着这两对瓶子,简直是看入了迷,爱不释手。连声说:好!好!好!是古月轩!

这时候,这军官开口说:这个是我们长官的东西,军人只知道打仗,不懂古玩瓷器,我们长官说,沈先生如果看好了,请他珍藏,军队开拔带着也不方便,容易打碎。

沈吉甫笑了笑说, 哎,我现在老了,不收古玩了,但是,我见到了好东西,我还是喜欢看,

这个军官说,那这两对儿瓶子,就放在您府上,您尽管欣赏,过些日子,我们长官来,同您面谈。说完站起身。

这东西放我这里,你们放心吗?

军官说,沈先生,我们虽说是初次见面,可是您的大名,我们早已久仰,哪有什么不放心的,再说,不就是两对瓶子么。

沈吉甫歉意的说,好啊 好啊,你要是放心的话,就先搁我这,我再好好看看。

这位军官没过五天,这天,带来另一位军官前拜会沈吉甫。他介绍说:“这是司令的副官,司令的公务忙,不便拜访,特派他的副官前来与您商谈。”

通过交谈,听这话音儿,沈吉甫心里明白了,原来是阎锡山从宫里弄出来的古月轩。但他不便问他们的司令是不是阎锡山。

他们相互寒暄客套一番。沈吉甫问:“你们今天到我这里来,是不是想把三对瓷瓶取走啊?请转告司令,他让我开了眼,敝人深表谢意。”

军官说:“沈先生,您误会了,我们司令不想把这些东西带回太原,更不愿露出风声,引起南京方面的事端。我们司令早就知道您是古董行家,他希望您能够收藏这几件古玩,毕竟是宫里的物件,万一路上损坏了太可惜了,沈先生,您收藏这几件,咱们秘密交易如何?”

这沈吉甫啊,他是发自内心的喜欢这三对儿瓶子,俩人谈来说去,沈吉甫最终愿意出十万块银元,但要十天后交款。这两位军官商议了一下,怕“夜长梦多”,于是跟沈吉甫说:“军令如山倒。上峰的命令一下,我们就要撤走,恐怕等不了十天。”

沈吉甫最后主动提出:“三天为限。”

军官走后,沈吉甫马上写信,约请北平琉璃厂 铭珍斋的经理韩敬斋和延清堂的二师兄安溪亭,来天津鉴赏这几只古月轩珐琅彩瓷瓶。这二位一老一少,在古玩行里是鉴定官窑瓷器眼力最好的古董商,也是沈吉甫信得过的老朋友。

这二位闻讯来到了天津,来到沈吉甫的家。年龄稍长的铭珍斋的经理韩敬斋看了这三对珐琅彩瓶,直咂么嘴,说不出话来,表示惊讶和疑惑;延清堂的安溪亭看完东西只说:“好,好,东西精神,漂亮”说完,看看沈吉甫就不再说什么了。

说到这,您各位似乎也能猜个八九不离十了吧。他们俩都看出这三对珐琅彩瓶子,都是前些年,民国早期的仿品,但又不敢直说,怕把沈老气出毛病来。两人支吾几句,然后开始聊别的,不再评论眼前摆着的这几件瓷器,沈吉甫心里也大概明白了个八九。

吃饭已毕,把这二位走后,沈吉甫便取出放大镜,细细观察珐琅彩蒜头瓶。看出这瓶子的胎釉虽然洁白匀净,但不够精细、密度低,釉面有细小棕眼;胎骨略薄,手头稍轻,拿起来稍微感觉有那么点发飘,胎质不够坚密细腻;彩质不够精细,彩层较厚,彩面光泽欠活,颜色浓而过艳。彩色与绘画联系起来看,笔法呆板,略微缺乏宫廷样稿的纸绢画气,没有多种彩色重叠的绘画特点。

看完,沈吉甫把放大镜放下,闭上眼睛,叹了口气,想想自己玩了一辈子古玩,没买过假货上过当,今天上了这么大的当,他又想想这个事,想想自己曾经下决心不在碰古玩,可是贪心作祟,他越寻思火气越大,盛怒之下,一把举起一只蒜头瓶,“啪嚓”一声,把瓶子摔得粉碎,然后手拍桌子大声喊仆人:“马上把那个军官给我找来! ”

简短解说,二位军官来了,沈吉甫提出要求退货。军官说:“您不愿意要了,钱可退还给您,买卖是两厢情愿。但要物退原主,这样我们才好向司令交差。”

听了这话,沈吉甫心里满意,便将摔瓶子的事跟他们说了。其实不用他讲,这俩军官们已经知道了,他俩也早就准备好了在这摔碎的瓶子上做文章。

军官说:“您先赔瓶子,我们再退给您钱。”沈吉甫听这话觉得有点讹人,便说:“你退给我钱,我就赔你。”双方争持不下,沈吉甫问:“我得赔你们多少钱 ”军官说:“那是其中最好的一件,可不止十万 ”

沈吉甫说:“这不是退了货,我还得给你们添钱吗 我这是'秀才遇上兵,有理说不清了’,我去见你们司令 ”

“司令已经回太原了。就算是他没回太原,他即便是就在天津您也见不到他啊。这点小事我们弟兄代他办了。有话您跟我们说,在这里或到司令部去都行。”

沈吉甫一听,也有点脖子后面冒凉气,怕惹出娄子,进了天津警备司令部,岂不是进了虎口,最后经过反复交涉,军官最后退给了沈吉甫二万块钱,然后把剩下那5个瓶子,拿包袱皮一包,拿走了。等于这沈吉甫花八万块银元,就听了声“响儿”。

这事,说到这里,大家也听明白了吧,其实啊,这个就是做一局,从打仆人那就开始演戏。古玩行里,类似这样的局非常多,沈吉甫受骗之后,感觉这天津租界地也不安全,仆人也不可靠。这事出了不久,这沈吉甫买了奔南方的车票,收拾行李,返回了家乡宁波。

故事说到这儿,也就算是暂告一段落,还是那句经典的警示语:希望藏友们,在收藏的同时,擦亮双眼,时刻保持清醒,毕竟古玩有风险,购买需谨慎。咱们今天的节目就说到这里,咱们下次再说。

近现代书画、古代书画、当代书画、油画雕塑、古董珍玩、紫砂艺术、明清家具、铜炉佛像、瓷板画、印章、玉器等送拍嘉德、保利、翰海等加scpm85。

(此文来自网络,版权属原作者所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