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41年,周恩来不惜暴露两千地下党来救三百人,这到底是为了啥?

 冬不拉拉 2022-06-07 发布于安徽

茅盾称:“这是抗战以来最伟大的抢救工作。”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而作为太平洋战争的一部分,日本在以南云忠一率领舰队突袭珍珠港之外,还令其南方军总司令官寺内寿一指挥40多万日本南方军同日对香港、东南亚等地区展开军事行动。

而此时的香港,由于英国曾准备撤出,防务十分薄弱,其守军又把防守重点放在了海面之上。所以,面对从深圳河方向突如其来的日军,一时间便已然落了下风。

图片

香港被攻击的消息,毛主席很快便通过党设置在香港的地下组织得到了消息。对于香港被攻击乃至沦陷,事实上毛主席本人并不感到意外。因为香港乃是弹丸之地,既无纵深,又无重兵;且在进入1940年后,由于欧洲战场上法国的失败,英国危在旦夕,而日本人和美国人也因为战略资源的运输、获得,在太平洋上的矛盾日益尖锐,双方开战已是必然。

但就在毛主席得到了香港被攻击并处理了一系列的党内事务,好不容易在的当日早晨6点就寝后不久,他短暂的休息时间却被任弼时的到来给强行打断了。

宋庆龄等300名人滞留香港

对于被叫醒,任谁也难免会有些烦恼。毛主席疲倦地问道:“是香港的事?这些我都已经知悉了嘛,可还有什么其他事?”

任弼时并不做停留,焦急地便脱口而出:“宋庆龄”。听到宋庆龄的名字,毛主席神经一紧,立刻便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图片

因为此前虽然日本对我国展开了全面侵略,但香港由于历史地位特殊的缘故,也相对安全,进而成为一众如宋庆龄等民主人士以及文化人士、商界人士的“避难所”。而在这些各界名人之中,宋庆龄的名气、政治分量无疑都是最重的,这也是任弼时会不顾时间焦急赶来与毛主席商讨的原因所在。

宋庆龄先生不仅是孙中山先生的遗孀,同时由于其主张齐心协力、共同抵御外敌,也有着极高的人望。而也正是因为在抵御日本侵略者的态度上主张联合,她也遭到了蒋介石的排挤。但是巾帼不让须眉的她,不仅成为了中国民权保障同盟,还组织了大量的物资、药品等对当时被日军严厉封锁的八路军、新四军进行了支持。

图片

可以说,宋庆龄不仅是国民党的国母,同时也是无数抗日团体的象征。而在宋庆龄本人之外,当时的香港还有着多达300多位的文化精英、民主人士。

何香凝、柳亚子、茅盾、夏衍、潘汉年、汪馥泉、郁风、叶文津等皆是其中的代表人物。可以说这些人是民族文化的火种,一旦香港陷落,日本人必然会迅速采取措施,逼迫他们为其所用,倘若他们拒绝那么必然会遭到日本侵略者的杀害。

2000人不惜暴露,大救援

怎么办?共产党当然不会坐视不顾。尽管他们中有一些人因为对共产党不够了解而成见很深,但在主要矛盾面前,在家国大义面前,毛主席还是迅速回电周恩来,让他务必将他们全部解救出来。

图片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佩服周总理的远见,在此之前作为南方局书记的他早已经在香港构筑了一个有着2000多人组成的地下党员联络网。一旦有事,他们也可以迅速配合行动,而当时廖仲恺之子廖承志为八路军驻港办事处的主任,刘少文为中央交通局驻港澳办事处处长,潘汉年则为实际指挥者。

于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大救援活动就此展开。

而在当时,主要有几个不利的点,一则就是日本人的攻势迅猛,务必要加速转移(香港沦陷后,更是严密封锁海域,禁止船只出港);另一点就是人数众多,人员分布散乱,难于寻找;第三点,在转移他们的同时,由于一些左派文人为蒋介石政府不容,还要同时摆脱国民党特务的干涉。第四点,这些人员要转移到哪里去的问题,而此时也只有撤离到海南岛,回到内陆,前往南洋三条线路。

图片

好在,就在日军攻打香港的几个小时内,廖承志便找到了宋庆龄的寓所,并劝说宋庆龄撤离。对于时局,宋庆龄自然知道紧迫,随即便在廖承志、刘少文的安排保护之下,乘坐最后一架飞往内陆的飞机离开了香港,并返回了重庆。

与此同时,对于其他人员,我党的2000余名地下党员也冒着不惜暴露身份的危险,争分夺秒地与日寇在抢时间。地下党员通过各种关系,全香港地毯式的搜寻,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将这些人员悉数找到;同时阐明利害关系,说服他们同意撤离。

而在外部,在东江纵队曾生、梁鸿钧、王作尧等人的接待指挥护送之下,游击队开辟了三条水路交通线,这些交通线包括转移到西贡、海丰、澳门等地,也有力的为这些人员的转移提供了条件。

图片

最终,又凭借着日本驱赶100万香港市民返回内陆的难民潮,在经过了数月的周折后,这些事关中华文脉,事关中华民族前途的人士被悉数的转移出了香港。更令人咂舌的是,这次的抢救工作得益于组织架构的完整,计划得天衣无缝,创造了无一人伤亡,无一人被捕、无一人暴露的奇迹。

小结

在事后谈及此次救援时,茅盾先生曾直言:“这是抗战以来最伟大的抢救工作。”事实上就此次救援的人员成果而言,这当之无愧。

一大批的民主人士,文坛巨擘,商界翘楚都藉由此转危为安,也在尔后的抗日战争乃至解放战争中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这里也不得不佩服毛主席、周总理的果决与高瞻远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