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手艺】仙桃芦苇编织技艺

 思乡远梦 2022-06-07 发布于北京

       什么是“非遗”,让我想起老沔阳(今仙桃)的儿歌来:

  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住着个老和尚和一个小和尚,老和尚教小和尚念经。这里的“山”指的就是自然遗产,“庙”就是物质文化遗产,老和尚传经授道的方式就是非遗。

  沙湖沔阳洲,四处是湖区,湖区长满芦苇,芦苇很美。湖区里有个蒹葭村,村里居住着一些渔民。冬闲变冬忙,父母手把手地传承着儿女们芦苇编织技艺。这世代相传民间绝艺,我想,就是仙桃市的非遗!

  如今,仙桃湖区的芦苇编织几乎消失,要想方设法去挖掘、保护,让年轻人把这个民间绝艺传承下去,让这门老手艺焕发出新活力!

老手艺—仙桃芦苇编织技艺

  古老而散发着乡土气息的芦席,渐渐远离我们的视线。但不要忘记当时六张芦席二块三毛八分钱,芦席不合要求交不出去时,有不少人当场哭鼻子那艰难的日子。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是《诗经》中一首情歌的开头。这里所说的蒹葭,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芦苇。它是一种极为平常的水生草本植物,生命力极强,不管环境多么恶劣,它都能旺盛地生长在浅水湿地。

  芦苇,曾经被人认为是荒凉的象征。然而在老一代人的心目中,这些在水乡里随处可见的植物,却有着不一样的价值,将它编织成不可或缺的日常生活用品,伴随他们度过了美好的岁月。

湖区家家编芦席

  在仙桃湖区,芦苇是一种重要经济作物。芦根可以入药,芦叶可以包粽子,芦花可以壮枕头,也可以扎成扫帚。而用途最广的,就算是芦苇秆了,人们用它来做晒棉花帘子,编织成各式各样的生活用品:床上铺的,门上挂的,凡是用得着的家什,都能想象着编出来。在那个时候,编织芦苇是仙桃沿湖居民的一项主要经济来源。

  仙桃沙湖、杨林尾沿河湖是芦苇的天生地,浩瀚如海的芦苇滋养勤劳朴实的人民,过去这一带家家都编芦席。沙湖还有一个叫芦席村的。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国家有专门收购芦席的部门。芦席是重要的生产和生活资料,诸多工地搭建工棚,防洪防灾,建房建库,晾晒物品等都要用到芦席。

说笑逗乐忙活儿

  芦苇编织是人类最古老的手工技艺之一。在仙桃地区,芦苇编织产品多样,工艺精湛。技艺传承有师傅授、家庭传两种方式。一望无际的芦苇提供了充足的原料。入冬芦苇都枯了,被收割打捆,在家里存放着,随用随取。过去这里的人们在编织芦苇制品时,树荫下、墙角边,三五成群一溜儿排开,盘腿而坐,一边忙着手中编织的活儿,一边扯南道北,说笑逗乐。不消半个时辰,一张不大的芦席就编好了。芦席长方形,尺寸根据客户要求而定。大的芦席能遮盖半间屋顶。

  做芦席不简单,其工序大致有选芦秆,抽芦秆,碾压芦秆,剥芦秆,编织等多个环节。

六张芦席二块四

  上世纪七十年代,我在杨林尾渔樵村砍过芦苇,也看这里的人编芦席。芦苇有优劣之分,如干湿、粗细、厚薄等。首先要将每根芦秆用“抽子”抽出一条缝。这抽子是木头做的,大小如同锅铲把,中间有一凹槽,嵌一锋利刀片,将芦秆大头埋进凹槽,左手持抽,右手拽动。一不小心,芦秆锋利的芒纤就会将手刺出血。于是,编芦席的人们两只手都贴满医用胶布。

  抽好缝的芦秆要平摊在坚硬的禾场上,人拉着石磙碾压,把芦杆筒破开后,才能编织芦席。一般一场芦秆要碾压二三十分钟。石磙很沉,来回用手和肩膀拉,很累人。

  碾压过的芦秆要一根根剥去叶子,也叫芦衣,剥去后,这时的芦秆就叫芦篾,把芦篾喷些水后就可以编芦席了。编芦席先从左上角起头,然后编出竖经,再编横纬。待席子的长宽都编到了需要的尺寸并且都留了边,剩下的就是绞边了。绞边也叫包边,顾名思义就是把边上的毛躁包好,做出一个整齐的边幅。先用尺子量好尺寸,把多余部分折到反面,插到编好的纹路里,经过这个过程芦席就编织好了。

  快手一般一天编三四张芦席,每六张打成一捆,送农资公司收购站和生产队,质量不好的不要!

  这些古老而散发着乡土气息的芦席,早已被石棉瓦、塑料瓦、彩条布所取代,芦席和芦苇制品远离我们的视线。这项简单易学的农家手艺如今面临着失传的危险。但我们不要忘记当时六张芦席二块三毛八分钱,芦席尺寸紧实密度等指标不合要求交不出去时,有不少人当场哭鼻子那艰难的日子。

  东荆河泥土和流水还在,沙湖湿地上的芦根还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