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习俗】老沔阳民间小风俗

 思乡远梦 2022-06-07 发布于北京

  当今社会,一些风俗礼仪正在被逐渐被简化、淡忘,有的则已经消失。很多风土人文的东西,也仅仅存在于老一辈人的记忆深处而已。以下撷取的几个小片断,但它或许能让读者体味怀旧的乐趣,或许能使读者了解沔阳众多有趣民俗中的一鳞半爪。

  外甥打舅

  俗语“外甥不认舅,捶子打得溜”,在沔阳几乎成了人们的口头语。

  传说包公从扬州府调任庐州(合肥古名)知府,一到任,就把衙门堂上的“明镜高悬”的匾额,换成“国法无亲”的匾额。

  包拯的舅舅周六子认为包拯这样做,只不过是“聋子的耳朵,摆式而已”。俗话说,“亲是亲,邻是邻,关老爷维护蒲州人”,周六子照样欺压良民,骗人钱财、而且拒不认错悔改。

  包拯忍无可忍,为了维护国法,严惩了舅舅周六子,打了他的板子,并带枷示众。从此以后,包拯的亲友再也不敢仗势欺人。于是就流传下“无理难凭辈高,外甥有理打得舅”的话把。

  灵魂出窍

  梨园子弟天天晚上要演戏,而且常常要演到三更半夜,年轻的演员偷懒,不洗脸上油彩,倒下便睡。据说,这样会让自己的灵魂回不来。如是曹操扮相者,还会遭曹操鬼魂的纠缠和追逐;如是扮李逵者,那只怕会被李逵的鬼魂当作又一个李鬼,几斧头劈掉;如扮演的是陈世美,让包公见到了,王朝、马汉也要逮他到虎头铡上,尸首分家。因此,绝对禁忌演员在睡觉前,不卸妆、不洗脸。

  这一禁忌不仅是对戏子,就是一般人,尤其是小孩,睡觉前,脸都要洗得干干净净。古人认为人睡觉了,灵魂就会出窍,或去游荡,早上才又回到身体。若入睡前涂抹脸孔,恐怕灵魂认不得自己的身躯,而回不来。那就会魂不附体,一觉不醒,人就会到阴间。

  敬畏字纸

  字纸,即写着或印着字的纸。旧时沔阳人相当注重教育,儿孙上进,首先看他读书如何。尊师重教,乃引申到对书、对字纸的敬重,不然,可能会受到处罚。如果将这令人敬重的字纸拿来擦屁股,眼睛就会变瞎。这一禁忌虽然同样是牵强附会的臆想,却应该说是很好的风俗。

  新衣透水

  在沔阳,买来的新衣,穿之前必须透水,后才上身。

  相传,按宋朝规矩,转运使以上的官员上任,皇帝要赐一套“章服”。有一年,包公由池州太守调任陕西转运使时,仁宗疏忽了,包拯对吃穿极其简便,也没有提要一套“章服”,就穿着自己平常的衣服上任了。这本来是件好事,但却有少数朝官认为有失体统,丢失了朝廷命宫的威严,奸臣还上告包拯。仁宗看了本章后,非但没有降罪包拯,反而嘉奖说:旧衣赴任保廉洁,国有良臣朕之幸!此乃朕之疏忽,与包爱卿无干。于是马上派人把“章服”送给包公。

  此事影响到民间,人们也以穿旧衣为荣。但是,人们总得要添置新衣,穿新衣怎么办呢?就先透水,以示不忘旧。久而久之,“新衣下水后上身”,也就成了一种地方性衣俗。

  敬畏月亮

  每当皓月当空的夜晚,孩子们总是喜欢伸出一根手指,指着月亮说:今天的月亮好圆呀!月亮里面还有人在砍树呢!孩子们开心地说着。

  大人听了却不高兴,厉声斥责孩子们:别用手指着月亮,指了,月亮哥会割你的耳朵的。孩子们生怕割耳朵,就再也不用手指月亮了。

  用手指着别人说话,是一种很不好的习惯。大人用月亮哥割耳朵唬孩子,实际是借了孩童对月亮的敬畏之心,来纠正孩童指手画脚的坏毛病。

  屠夫杀牛

  牛是农民的宝贝,农村是很少有杀牛的,除非是已经不能干活的老牛、病牛。

  “杀牛”也是件隆重的事,据说牛知道后,眼里会充满泪水。这时屠夫会向天祷告,甚至请求牛的原谅,说明这确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事。

  小孩们一得到消息,也会偷偷来到杀牛现场。这时大人们会告诉小孩“手要反背着,不能放在胸前”。据说原因是,小孩和牛关系很好,尤其是放牛娃,更是牛的亲密伙伴。今天之所以把手反背着,是要让牛以为:放牛娃的双手也是被捆绑着的,看来他也没有办法来救我了。

  长嫂如母

  “长嫂如母”,包含着兄嫂对幼小的弟妹有抚养的责任以及弟妹敬重兄嫂这样两层意思。这个习俗的形成,与包拯有关。

  传说包拯未满月,娘就死了。嫂子就把他放在自己儿子的摇篮里一起抚养,喂包拯奶,却喂自己儿子粥。如果没有贤惠的嫂子,也就没有包拯。

  包拯侄儿包勉,是嫂子晚年的唯一亲人。包勉当知县时,侄儿作奸犯科,被告到巡按包拯那里。面对“法”与“亲”,包拯毅然选择了“护法灭亲”,斩了侄儿,他担当起赡养嫂子的义务,并要求全家都遵循“长嫂如母”这一道德标准。

  这个故事很有影响。戏剧《赤桑镇》《包公赔情》,都是说的这件事。在沔阳,弟弟、妹妹骂一两声姐姐,是可以原谅的,但绝不允许骂嫂子,把气嫂子怄。

  吃百家饭

  在乡村,如果遇见倒霉的事,据说只有吃过百家饭,才能将晦气镇住戒掉。

  所谓百家饭,其实就是用很多户人家的粮食做成的饭。“百家”是多的意思,不一定刚好百家。“米”是指粮食,不一定是大米,五谷杂粮都行。得了晦气的人家,到附近甚至邻村各家各户上门去讨来粮食,每家只要捐献一捧就行了,不讲多少。

  当征集到一定数量后,就开始烧露天饭了。也就是说,需要在露天的地方去烧,而不是在自己家里。几块砖头,码起一口小锅。放进讨来的百家米,加上水,烧的是柴草。

       不一会,百家饭就烧好了,见者都可吃到。但饭的数量很少,只是意思一下而已。吃了之后,晦气也算是戒掉了。

  指摸不得

  南瓜是乡下最常见的瓜类。当南瓜开花之时,就能辨别出花的雌雄,雌花虽未开放,却已经在花蒂上形成瓜的雏形。小孩眼尖,往往首先发现即将开花的南瓜:这里有一个,这里也有一个,他们高兴地指给大人们看。这时大人往往会说:不能用手指南瓜,否则南瓜会枯死的。怎么指一南瓜会死掉?”大人们也不多作解释。

  其实,小孩好奇心强,常常会在不知不觉中把指一指,变成摸一摸,这时的南瓜极嫩,稍一触碰,便会因受伤而枯黄,所以大人都不会让小孩触碰,连指一指都不可,当然更不要说去碰一碰、摸一摸了。其它花蕊,如黄瓜花、丝瓜花、葫芦花也是一样,指不得、摸不得。

  窑匠祭窑

  在沔阳,窑匠师傅造窑,点火颇为讲究,有一套世代相传的习俗,称“祭窑”。

  “祭窑”,实际上是祭祀火神。远古以来。先民就认为火是一种很神秘,又很有威力的自然力量。祝融是传说中的古帝,也被人尊为火神,又叫“火德星君”。

  “祭窑”时,一定要宰杀雄鸡,滴血于窑门前,然后再点火烧窑,说是为了免除灾祸。相传古时有只九头恶鸟,被二郎神杨戬斩去一头,常年滴血不止,它到处飞鸣,其血滴在谁家院中,谁必遭祸事。只有见到火光,它才远远地飞开躲避。杀鸡滴血表示已破了九头恶鸟的邪气。

  “祭窑”,除祭祀火神,杀鸡滴血避邪外,还要祭赵公元帅和李广先师,说是希望砖瓦,一把火烧成功,不出废品、次品。所以,窑匠行祭时,常常在窑门前写明“赵公元帅、李广先师神位”。然后杀雄鸡、洒鸡血,焚香鸣炮,酹酒礼拜,将鸡头插在窑门上,口中念念有词:先师坐东朝,弟子今开窑,一盅雄鸡酒,叩敬先师尝,有事弟子在,蒙师多关照。最后才点火烧窑。

视频:荆州花鼓戏《打金枝》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