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福州船政成功大清御赐银牌

 书楼寻踪馆 2022-06-07 发布于河北
 
87 mm; 165 g。正面双龙抢珠,有“大清御赐银牌”字样,外圈为夔纹。背面“福州船政成功”六字,两旁祥云,夔纹环绕。清末在鸦片战争后对外接连败战,开始积极推展“自强运动”(即洋务运动)以求现代化及加强军力。强化军力首需建立兵工业,故在各地兴建兵工厂(机器局),包括在马尾设造船厂(福州船政局)及海军学校(福州船政学堂)。1866年闽浙总督左宗棠新奏请在马尾成立福州船政局,获淮后次年动工,由法国海军军官日意格督导。1867年至 1874年间,日意格及其同僚德克碑任正副监督。两位法国人以欧洲工程师及工匠组成一个团队,签订“保约”,保证洋员可以在五年期间内教习中国工匠有关造船、铸造工具、操作锻造及工厂经营的自主能力。1873年底,日意格履行了他的责任,合约也将期满。1874年掌管船政总理的大臣沉葆桢上奏朝廷,以“洋员教导功成”请颁赠奖牌酬谢。清廷即交清宫造办处以大清政府名义製作奖牌。此枚奖牌附巴黎集美博物馆(吉美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 )1909年10月29日信件及拓片。此函件基本上将奖牌及其铭文翻译成法文。奖牌为立体高浮雕,细部精緻。因年代久远已形成深灰色及褐色传世古包浆。极珍罕,是我们首次见到。这是清代最早的奖牌之一,深具历史意义,我们很荣幸能经手它的拍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