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咋那么会说话呢?

 狐眼碌碌 2022-06-07 发布于广西

曾纪泽

1878年,39岁的曾纪泽出任英法公使,向慈禧太后辞行。

其时,正值二次鸦片战争之后,中英《烟台条约》刚签订两年,丧权辱国,人人感觉外国人欺人太甚,办洋务与鬼子打交道,成为极不讨好的事,动辄被骂作“汉奸”,赔上自己的名声。

曾纪泽向太后汇报了出行的相关准备和计划。有心也好,无意也罢,他说到了办洋务易被抹黑攻讦,为了国家只能不计毁誉了。

他提到自己的父亲曾国藩处理天津教案落下骂名的事,引起了慈禧的共情。太后感慨朝中大臣大多自私自利,贪生怕死,不肯为国家担当,再也很难有曾国藩那样的股肱之臣。

曾纪泽这时候说了一串名字:李鸿章、沈葆桢、丁宝桢、左宗棠,称他们都是公忠体国之人。

慈禧说他们都是老人了,年轻人中很少有这样的良臣。

曾纪泽马上提到了郭嵩焘,称他为人正直,希望太后往后能有恩典于他。他说,好在太后和皇上都知道郭嵩焘是忠臣,他挨骂也值了。

李、沈、丁、左都是朝廷重臣,郭则是自己正要去接替的前任。曾纪泽知道自己这些话“一定、必然、毫无疑问”会传到这些人耳里。

有道是“哪个人前无人说,哪个人后不说人”。人后说人一般都是嚼舌根,不是上“眼药”,就是挑拔离间、搧风点火,但曾纪泽却只说好话。

这些话他当然也可以说给当事人听,但一点好处也没有,甚至还有溜须拍马之嫌,他们不仅不会领情,还可能心生疑忌。

但说给太后听就不同了。曾纪泽负命远征,以后远在欧洲做事,朝中要有人在太后面前帮他说话,减少后顾之忧。

我“深刻”地认为,这种盘算在他见慈禧之前就想好了,他要借机为自己“埋桩脚”。

这段君臣对话,成为“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注脚。左宗棠后来“奉旨保举人才”,举荐的就是曾纪泽。他称赞曾纪泽“于泰西各国情形,了如指掌,于交涉事件随时执中,宽而有制”,认为他的眼光、格局甚至胜过名重一时的张之洞。

李鸿章更是称他“受任于危难之际,力为其难”,能把外夷确定的协议给废了,终止了其贪得无厌的要求,是一个临危不改的忠臣。

曾纪泽对联

另一段同样有名的君臣对话,发生在朱元璋和刘伯温之间。明初宰相李善长因病退休,朱元璋向刘伯温征求谁接任合适。他先提了与李善长彼此不对付的杨宪。

刘伯温说,杨宪有宰相之才,而无宰相之量。

朱元璋又提了曾给他出过“高筑墙,广积粮”妙计的汪广洋。

刘伯温摇头说,汪广洋还不如杨宪。

朱元璋第三个提了敢于决断的胡惟庸。

刘伯温说胡惟庸是匹拉车的好牛,只怕它力气太大,会把车架顶烂。

刘伯温当然不是自己想当这宰相,所以朱元璋说“谁都不合适,看来这宰相只能你来干”时,他赶忙推辞:“我这个人嫉恶如仇,又特别不喜欢婆婆妈妈的事,当宰相会辜负圣上恩宠。”

你是不是觉得刘伯温奇怪,自己不想干,就应该找人顶上,但老朱提一个,他否一个,朱元璋心里对他恐怕没想法也不行了。

从“明哲保身”的角度,刘伯温最合适的是顺着老朱的杆子爬。皇上既然提了谁,一定有他欣赏的某一点,他只要顺水推舟说出三个人的优点和特长就行,至于谁合适,由皇上自己定夺。

就算老朱不想立宰相,但这些人大半也是想当的,你说谁不行,这岂不是断人之路,自结冤家?而且一结就是三个。

刘伯温在民间是与诸葛亮并驾齐驱的“智多星”,估计是他猜透了朱元璋要废除“宰相制度”的深心,所以不管老朱提谁,他都认为不合适。但把天聊死是小事,倒霉的是把自己给聊死了。刘伯温后来失去朱元璋的信任,告老还家,被胡惟庸揭发“图谋造反”,在病中被胡看望后蹊跷去世。

刘伯温

曾纪泽夸人之长,刘伯温言人之短,他们两人结局各有不同,这当然与他们遇到的主有关,但慈禧何尝算是一个容易侍候的主!所以会不会说话也是一个因素吧。

人生在世,不外两件事,一是说话,二是做事。会说话不是夸夸其谈;不是舌绽莲花;不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语言是沟通的工具,同样是言为心声,所谓的“会说话”就是能通过说话,把心里所思所想表达出来,实现沟通的目的。

从这一点说,曾纪泽与慈禧的对话,称得上是经典。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