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平静的迎接变化(2)

 石人一只眼 2022-06-07 发布于浙江
日更128/365
围观我,看我怎么蜕变自己


屌丝的不像个实力派

人是个矛盾的生物。

一方面在追求稳定安全,一方面又渴望着刺激新鲜感。实质就是在变化和不变的追求中摇摆不定。

世界的本质是变化,无论接受不接受,我们都得面临变化。人体细胞每隔六七年就几乎全部更新一遍,从表面的毛发指甲开始,到皮肤内层细胞,到神经细胞,7年时间就会全部更新一遍。

我很好奇,7年后,我们还是我们自己吗?

身体改变了,似乎思想和灵魂没有被改变,我们可以从意识层面确认我还是我。

实际上,我真的还是我吗?一个寄生在身体物质里的思想和灵魂,当物质改变了,精神真的可以不改变吗?

有一个有趣的选择题。如果有一天人类可以星际旅行,但因为技术问题,人类的身体和头脑无法完整的穿越星际,只能二选一:要么留下脑袋,到另外一个星球上再找一个身体嫁接。要么留下身体,到另外一个星球时重新植入一个新的灵魂。

如果是你,会怎么选择。

这是我们人类思维中常见的一个矛盾点。认为思想跟身体可以分开。实际上,我认为,两者是密不可分的。当我们的身体改变了,我们的思想也会跟着发生变化。

只是我们的意识很难察觉到微观层面的变化。

反面角度想,如果身体变化,思想一直不改变,这是个更可怕的问题。这是一个我们和日新月异的外界环境如何相处的课题。

从生存角度来说,当我们的身体细胞都在自觉的更新变化,外界的物质也在不受控制的变化,我们的思想和灵魂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变化,才能跟上发展的脚步。

迎接变化,这是个必须接受的能不能的问题,而不是愿不愿的心态。

思想的复杂在于,既要又要。可能人类的进化遗留的本能,原始社会狩猎时代我们总想着尽可能保持不动,节省体力精力,维持生命的能量。现代社会,维持身体能量已经不是我们的底线,需要我们更多的走出去,获取更多资源,让思想进化才是主线。

一场原始的大脑边缘系统和近代的大脑皮质的本能战争,本质就是对变化争夺意识控制权。

我们需要时刻提醒自己:当面临变化的时候,我们到底要不要、应不应该、能不能迎接变化。

去年,我爬树摔伤,左手严重骨折。医生给我绑了个护臂吊着,要求骨折愈合之前不能够解下来。

伤筋动骨100天,这个护臂跟了我整整3个月。

3个月后,我的手恢复的差不多了,我准备把它解下来。解下来的那一刻,有种怅然若失的感觉,非常的不习惯。总是冲动的想把它继续戴回去。

当我重新拿起护臂的刹那,突然惊醒:我现在真的需要这个护臂吗?我为什么要重新戴上它?

要知道,如果不是骨折摔伤,我本来就不需要护臂。现在让我重新回到了原先状态,仅仅3个月,我就习惯了一个没有生命的东西,以为它跟我是分不开的。

没有什么东西是绝对不变的,是脱离不了的。别说一个护臂,就算工作和爱情也如此。

我感到我面临了一个人生的重要转折点,需要重新思考自己的需求,需要重新规划自己的未来。

环境会影响人,过往的生活太过一潭死水。我的内心里有股重新出发的冲动,一直向我呐喊去吧,去吧。但每次,我想迈出那一步,大脑边缘系统的生存安全本能又会阻止我。

任何机械系统,最难的不是完成某个目标,而是最小化运作时的内部磨损和消耗。我们的生命能量大多时候是在自我损耗中被消耗殆尽。

每一次冲动都是人生的转折点,冲动是生命的礼物这一次,我需要自己把死水搅活。

所以我辞职了,离开了公司,放弃稳定的收入。我要倒逼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

现在回首来看当时的决定,虽然从理性逻辑上分析仍然不够理智,很冲动的感性,结果上看,还不错。不仅收入没降,更收获了自己的自由时间,做了很多自己一直想做没有做的事。

最大的收获是,对变化有了新的认知:既然变化是确定的,与其抗拒变化,那不如主动改变。不要畏惧前途,这世界不会那么大,有足够多的路径让我们选择。

前段时间,开车路过自己搬家前住了3年多的小区。

那个小区我曾经非常满意,与马路竖隔着一条长长的巷子,没有噪音。巷子里有很多餐饮、水果等店铺,生活气息很浓。更妙的是,靠着运河,走出后门就是沿河的绿化带,沿河边跑步非常惬意。

我喜欢住在有山有水的地方,空闲的时候就喜欢在河边散步沉思。我感觉整个杭州我很难再找到这样宜居宜工作的地方了。

所以我一住就是三四年。

现在,我重新路过这个住了很久的地方。在高架下堵车,我看到马路正被掀了水泥重新浇筑,灰尘漫天。路两边的商业设置、招牌这么多年都没有任何变化过。人行道口电瓶车密密麻麻的塞满也在等绿灯,那些头盔下疲惫的眼神。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我突然想到这个词,然后感到一股生命的鲜活流动,庆幸自己离开了这个习惯适应乃至要麻木的地方。如果一直待下去,我会和这里的人和事物一样,一直不变,直到朽吧。

弄了个知识星球

每天发读书笔记

私聊我,发免费券

都看到里了,你也不来点个在看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