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最难忘的一篇课文

 亮叔经济学 2022-06-08 发布于广东


我最难忘的一篇课文,叫《说木叶》,来自高中时代语文书。

这篇课文讲为什么古诗词中的“树叶”都不叫树叶而叫“木叶”。作者林庚先生是古代文学研究的大家。他引经据典写了几千字,论证古代诗人们诗歌中用“木叶”而不用“树叶”高明在哪里哪里。

其实,不都是树叶吗。

这篇课文之所以如此印象深刻,是因为当时就让我感到很奇怪。我觉得作者在论述一个完全不能成立的荒谬观点。

我们学习这篇课文,要掌握的知识点也是“为什么古诗词中用木叶比用树叶高明”,我相信这些知识点,大多数人都已经忘记了。

我觉得这篇文章代表了语文教育的一种模式。那就是永远在讨论作者用这个词(比如木叶)高明在哪里?作者这种修辞牛逼在哪里?作者的观点为什么是正确的?

这就是我们永远要去思考和论证的东西。从来没有一道题目问我们:“你觉得作者讲得对吗?为什么?”

也从来没有一次当我们对课文里的观点提出质疑,提出不同意见时,老师会表示赞赏和鼓励。会告诉我们,课文不等于绝对正确,课文中的观点不是不容质疑,你的思考也是宝贵的,也可能是对的。

标准答案是宝贵的东西,但我们的思考,往往被看得轻如鸿毛。当有同学对课文里的观点提出质疑时,老师又会重复一遍,为什么作者是对的。

有时候语文老师也会组织课堂讨论甚至辩论,但辩论的目的是让质疑的同学幡然醒悟,回到标准答案。

有一个标准答案的尚方宝剑悬在空中,渐渐的,也就没有人提出质疑,提出自己的思考了。

我们只需要背诵,作者的观点为什么正确,作者使用这个词汇、这种修辞,是多么多么的牛逼。

想起这些,我有点难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