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论注(六)脾经脉证并治

 它山客石 2022-06-08 发布于浙江

六气之邪,感人虽同,人受之而生病各异者,何也?盖以人之形有厚薄,气有盛衰,藏有寒热,所受之邪,每从其人之藏气而化,换言之,邪每寻人体虚弱处而攻之,故生病各异也。

足太阴脾经,起于大趾之端,循趾内侧白肉际,过核骨后,上内踝前廉,上踹内,循胫骨后,交出厥阴之前,上膝股内前廉,入腹,属脾,络胃,上膈,挟咽,连舌本 ,散舌下。

其脉布胃中,络于嗌(咽喉),行经为9-11点。

6.1 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自利益甚。

寒邪传入太阴,脾气运行受邪抑制,故腹满,时腹自痛。寒邪循脉犯胃,胃气运行涩滞,故吐食,食入即吐。此为太阴里虚,邪从寒化,法当温之。若腹满嗌干,不大便,大实痛,则为太阴里实,邪从热化,法当下之。今太阴虚寒之证,太阴里寒,常自下利,若误以为里实而下之,必脾胃益虚,自利益甚,胸下结硬。

6.2 伤寒四五日,腹中痛,若转气下趋少腹者,此欲自利也。

伤寒四五日,腹中痛,需辨其痛属热属寒。若转放屁,痛点下趋少腹,是里虚不能守,寒邪下迫,这是太阴脾寒将要自利之兆。若不转放屁,痛点不下移,则为阳明府热。

6.3 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

凡自利而渴,是里有热,属阳;自利不渴,是里有寒,属阴。今未经误下而自利,是其人太阴之脾藏有寒,当温之,宜服四逆辈。

四逆辈,指四逆、理中、附子等汤。

理中丸(汤)方

人参  白术  甘草(炙)  干姜 45

上四味,捣筛,蜜和为丸如鸡蛋黄大,以沸汤百来毫升,和1丸,研碎温服之,日三、四,夜二服。腹中未热,益至三、四丸,然不及汤。

汤法以四物,依克数切,用水1600毫升,煮取600毫升,去滓,温服200毫升,日3服。

加减法:

若脐上筑者,肾气动也,去术,加桂60克。肾中有热,故去白术,免其燥湿,加桂枝以伐肾热。

吐多者,去术加生姜45克。吐多不需再以术燥之,故去术,加生姜以止吐。

下多者,还用术;悸者,加茯苓30克。下多者,湿甚也,还用术燥之;心下悸者,水停不下,再加茯苓以导水。

渴欲得水者,增加白术至68克。里寒不能化湿生津,饮停而渴,增加白术用量以生津化液。

腹中痛者,增加人参至68克。里寒之痛,虚痛也。倍加人参以补阴之虚。

寒者,增加干姜至68克。寒甚者,增加干姜。

腹满者,去术加附子一枚。

6.4 伤寒,本自寒格,医复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吐,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主之。

格则吐逆。格者,吐逆之病名也。朝食暮吐,脾寒格也;食入即吐,胃热格也。其人原本有朝食暮吐之寒格,今病伤寒,医行吐下之法,则脾更寒,格更甚,此当以理中汤温其太阴之脾,加丁香降其寒逆可也。若食入口即吐,是胃热格也,当用干姜、人参安胃,黄连、黄芩降胃热,故以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主之。

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方

干姜  黄连  黄芩  人参 45

上4味,以水1200毫升,煮取400毫升,去滓,分温再服。

6.5 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

伤寒,医以为可下而下之,结果其人下利清谷不止,浑身疼痛。这是误下导致里寒已极,所食不能消化直接排出,当务之急,须先救里,宜四逆汤(方见2.12条)。用药救里后,若身疼痛,表未解也;清便自调者,里寒好转,里已不急也,此时再救其表,宜桂枝汤(方见1.2条)。若非误下导致里寒甚,法当先解表后攻里。

6.6 下利清谷,不可攻表,汗出必胀满。

续上条,下利清谷,太阴之脾虚寒已甚,此时攻表,虽可解太阳之表,但汗出反使脾之寒邪扩散至腹而胀满。此条解释上条先救里急之道理,若先攻表则一误再误。

6.7 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者,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

续上条,6.5条不先救里而直接攻表,结果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或者未经用药就有此证,表里皆受寒邪侵扰,惟其里已虚,故必须先救之。先温其里,宜四逆汤;后攻其表,宜桂枝汤。此即篇首所言“邪每寻人体虚弱处而攻之”,故先救其虚,正气强则无惧邪也。

6.8 发汗后,腹胀满者,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

续上条,桂枝汤发汗后,表邪已除身体不再疼痛,而仍腹胀满者,还是里虚,脾主胃,脾虚则胃气不能传输,浊气不降,清气不升,滞留腹中而胀满。当消胀散满,补中降逆,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方

厚朴(炙,去皮)125   生姜(切)125  半夏(洗)65   甘草(炙)30  人参15

上5味,以水2000毫升,煮取600毫升,去滓,温服200毫升,日3服。

6.9 发汗不解,腹满痛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腹满不减,减不足言,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续上条,发汗后表已解,但腹满且痛,是脾之邪入胃已深,须急下之以解胃急,宜大承气汤(方见4.24条)。服大承气汤后腹满不减,或减轻甚少不足以言,宜大承气汤再下之。

6.10 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

太阴经病,脉当浮缓;太阴藏病,脉当沉缓。太阴病,谓有吐利不食,腹满时痛一二证,邪已入太阴。脉浮者,是太阳表邪未罢也。6.6和6.7条,属里急应先救里,本条虽病太阴却里证不明显或轻微,而太阳之表邪未罢,故又当先解表,阴病者不可大发其汗,故宜桂枝汤(方见1.3条)而不用麻黄汤。

6.11 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而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

腹满为太阴、阳明俱有之证。若误下使太阳之邪下陷寒化,则邪入藏,脾虚寒则屎粘结堵塞屎道,屁不得出,故腹满而时痛。若屁放出而痛下趋小腹,则欲自利。若误下使邪下陷热化,则邪入府,胃热则屎燥结,故腹满大实痛。

今太阳病,本当汗之而医反下之,腹满时痛者,属太阴脾虚之痛,宜桂枝加芍药汤,外解太阳之表,内调太阴之里虚;大满实痛者,则阳明胃实之痛,宜桂枝加大黄汤,外解太阳之表,内攻阳明之里实。

桂枝加芍药汤方

于桂枝汤内,倍加芍药,余依桂枝汤法。

倍加芍药,其余不变,可见医圣处方用药之神妙。

桂枝加大黄汤方

桂枝45  大黄30  芍药90  甘草(炙)30   生姜(切)45   大枣(孹)12

上6味,以水1400毫升,煮取600毫升,去滓,温服200毫升,日3服。

此方去大黄,即为桂枝加芍药汤方。

6.12 太阴为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以其人胃气弱,易动故也。

但凡脉弱里虚,下之宜慎。今太阴为病,其人脉弱,持续自便利,是胃气虚弱之故,本就大便易动,下之须防进一步虚弱其胃,故假设可用大黄、芍药者,宜减量。大黄能伤胃气,故宜减;芍药虽能调脾阴,但其味酸寒,非温甘之能生胃气可比,故胃气虚者亦当减。由此可知,上条倍芍药者,乃误下导致邪入脾寒化,胃气未虚也。脾胃为表里,脾为藏,属阴;胃为府,属阳。芍药调脾阴,适合于胃强脾弱情形,不适合于胃弱脾不弱情形,总是以阴阳平衡为度。

6.13 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太阴当发身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虽爆烦,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以脾家实,腐秽当去故也。

伤寒脉浮而缓,手足发热者,是邪在太阳。太阴脉当沉缓,弱则为里虚。今脉浮而缓,手足不发热而只是不冷,有太阳之脉又不是太阳之证,是邪转属太阴。若为太阴,太阴属湿土,热瘀湿蒸,小便不利者身当发黄;小便自利者,则湿不蓄而身不发黄。至七八日,如果依旧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虽爆烦,下利日十余次,必自止。因脾主四肢,手足自温,则脾无寒;脉浮缓而非沉弱,则脾不虚;脾不寒不虚,即脾家实;脾家实则邪不能久留;正与邪抗争故爆烦;烦而下利,邪随屎去也。

6.14 太阴中风,四肢烦痛,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

太阳中风,邪传入太阴,由头项强痛转成四肢烦痛,太阳之表邪已减,虽已传太阴,但无腹满痛,则入里之邪轻微,其人浮脉微,是表邪已衰;沉脉涩,是太阴有邪;脉长,是胃气强,胃气强而邪气浅,故为欲愈。

6.15 太阴病,欲解时,从亥至丑上。

亥至丑时,为太阴经旺之时,故太阴病欲解,解于此时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