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胡希恕讲仲景脉学 第01期

 老鬼哇事 2018-09-21

第一章 浮脉的主病

一、主表

《伤寒论》日:“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1)(即明赵开美本第1条,以下只注条号)

太阳病即表阳证,经常以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一系列的脉证反映出来。无论什么病,若见以上脉证即可确断为太阳病。

【按】血液充盈于浅在动脉则脉象显浮。尤其上体部血液充盈的程度更甚,故头、项、体部血液瘀滞,压迫神经肌肉而发作凝滞性的疼痛。邪热郁积于体表,增大了与外界气温的差距,故稍有风寒来袭则恶寒。由此可见,所谓太阳病者,乃肌体驱集大量体液于上半部广大的体表面,欲汗出而不得汗出的一种病理现象。

太阳病虽称之为病,其实就是证,按六经八纲辨证体系分析,它就是在表的阳性证即表阳证。浮脉是脉动深度的浅在象,属于太过的脉象,凡是脉太过均主有余的病

所谓有余,包括邪气的有余、病势的有余或机能之有余等。恶寒,为表证所习见,又为发热之前驱症状

 

又日:“太阳病,先发汗不解,而复下之,脉浮者不愈。浮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今脉浮,故在外,当须解外则愈,宜桂枝汤。”(45)

太阳病,先用麻黄汤发汗而病不解,医不详审脉证,

只依先汗后下的庸俗成见即复下之。若当时脉浮者,病必不

愈。病还在表,发汗后表不解,依法当用桂枝汤以解外

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今下后脉仍在表,病还在外,故仍宜以桂枝汤解外。

【按】太阳病,发汗(或误下或误吐)而表仍不解者,一般不得再用麻黄汤以发汗,而宜桂枝汤以解肌,此为定法,须记。桂枝汤发汗,不但平稳,而且有强胃复津滋液救表虚的作用。

先汗后下,乃指先以汗法解表,表解后,又以下法治里。虽经汗下而病不愈,由脉浮可知。脉浮主病在外,麻黄汤发汗未愈,当更以桂枝汤法,医者不依法治疗,反而以下法治之,故而不愈。脉浮指下之后脉仍浮,可知虽经下而病未离表。此时仍须解外,宜桂枝汤。

 

桂枝汤方

桂枝(去皮)三两,芍药三两,甘草(炙)二两,生姜(切)三两,大枣(擘)十二枚。

上五味,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瘥,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如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忌生冷、黏滑、肉面、五辛、酒酪、恶臭等物。

方解桂枝汤,甘温除热之法。汗出而发热,乃邪盛而精祛也。精祛者,营卫之源(胃气)不充也。胃气不充则发汗的质量欠佳,徒伤津液而达不到驱逐外邪的目的。桂枝汤主壮胃气,复津液,所谓能使阳盛,从里达外,复汗出而祛外邪,此甘温除热之要义也。

此方发汗主在桂枝、生姜,二者均有健胃作用,主和降而少升发。更啜热稀粥,助药力方能尽发汗之妙。

桂枝,辛甘温,发散药。健胃镇痛,兴奋强心,使气外达,发汗解热。主气冲、身痛、关节不利、中气不足。在此方既可辛温发汗解表,又可鼓舞胃气、止冲逆

芍药,酸苦微寒,收敛药。收敛气血津液,养血通脉,止挛痛,利大小便,主胃腹神经、子宫、腓肠肌之挛痛及痢疾、血痹、坚积、痈肿。用在本方,苦能制辛,寒能制散,起到制桂、姜辛散和滋阴两方面的作用

生姜,辛温,发散药。健胃祛寒,发汗利尿,驱水毒。主寒痛、鼻塞、咳逆上气、恶心、呕吐(皆水毒为患)。其刺激胃黏膜作用甚大,故无停饮、体内外燥热者禁用。用在此方不但能辛温发汗,且起健胃止呕的作用。

大枣,甘温,缓和性强壮药。安中健胃,祛水缓痛。主筋肉强急引痛

甘草,甘平,缓和滋养药。清热解毒,缓急止痛。主脏腑筋肉急剧紧缩性疼痛,诸般急迫

发汗药常以姜、枣、草合用,因发汗要伤津液,故常三味合用,加强生化之源

芍药、大枣、甘草均有缓和作用治挛,芍药优于大枣治痛,大枣优于芍药缓急迫,则二者皆不如甘草

本方一剂三服,即今三服药量。古之一两,约合今之三钱,即现代9克是也。本方现代处方应作:桂枝9克,芍药9克,炙甘草6克,生姜9克,大枣4枚。后均仿此,不再赘述。

 

桂枝汤方配伍之精当,寓意之深奥,窥全书之一斑。桂枝、生姜发汗,又伍白芍以敛液养阴,不使发汗太过而徒伤津液。为提高发汗质量,以桂、姜、大枣鼓舞胃气,既充实营卫之源,又调节营卫之平衡。桂、姜之辛合枣、草之甘,深合辛甘发散之旨。以微汗法止汗,既合太阳中风之病机,又对太阳中风脉证,理法之妙,堪为后人楷模。

仲景方更宜深研服法。“温服”、“啜粥”、“微似汗”、“停后服”、“如前法”、“小促其间”、“令三服尽”、“周时观之”、“更作服”以及禁忌等均有深意,不可轻视之。曾有人遇重病,药证相应,用连续服法,深悟其旨也。

 

:“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宜麻黄汤。”(51)

【释】脉浮为病在表,若无汗,宜麻黄汤发汗解之

【按】本条并非叫人凭脉施治,而必有麻黄汤证在焉。若麻黄汤证俱而脉不浮者,则非使用麻黄汤之标的也。比如表实有类于麻黄汤证,但里虚者,则必兼顾其虚(参见《伤寒论》50条)。若里虚为主且甚者,则应先救里而后救表也。

浮脉主表,此言以脉测病位的一般规律。若要施治,还必须脉证合参。可发汗,指可以麻黄汤发汗。本条有脉无证,但可推知。宜麻黄汤发汗者,必具无汗之证

 

麻黄汤方

麻黄(去节)三两,桂枝(去皮)二两,杏仁(去皮尖)三两,甘草(炙)一两。

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需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

方解麻黄,辛温,无毒,发汗利尿平喘药。发汗解表,除邪热气,止咳逆上气。主表实无汗、发热头疼、喘咳、风水肿、小便不利等。《神农本草经》:“主中风伤寒头疼、温疟,发表出汗去邪热气,止咳逆上气,除寒热,破癥坚积聚。”由实践中得知,麻黄虽辛温,但不是大辛大温;虽为发汗药,但重在配伍。合桂枝则大其汗,合苓术则减发汗之力,合杏仁以定喘逐水气

杏仁,甘苦温,镇咳平喘药。润肺降气,逐水饮,兼有化痰作用。适用于各种咳嗽喘息、短气浮肿

麻黄汤治疗表实证无汗、发热、疼痛,为发汗解热、祛水毒之主方。麻黄汤证无汗,用其发汗目的有二:解除表实,放散体热;排除水毒。汗与不汗,全在配伍之调节。

 

又日:“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71)

【释】太阳病当发汗,但发汗以取微似汗者佳若发汗不得法而使大汗出,津液亡失,胃中水分被夺,因致干燥而不和。故烦躁不得眠若欲得饮水者,可少少与饮之,使胃中滋润即若发汗后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乃水停不行,表不得解,宜以五苓散主之

【按】里有停水,即使发汗表亦不解,此和28条桂枝去桂(当是去芍)加茯苓白术汤证的道理相同,可互参。本条与26条白虎加人参汤证均有渴,此为水停不化而渴,又有微热、小便不利及表证;彼为大烦渴,乃较甚的里热之证,二者大相径庭矣。

太阳病,若汗不得法,令大汗淋漓,往往有不良后果。若不察病人隐情(或有里饮,或为虚人)而用一般的发汗方法(多指用麻黄汤发汗),亦有不良后果。

胃中干是后两句的原因。不得眠是因为胃不和,即俗谓“胃不和则寐不安”者。因不得眠而烦躁,既非热证,亦非阴证欲得饮水是大汗伤其津液胃干口渴,不同于后文的消渴

少少与饮之,令胃和则愈。喝点水,胃得滋润而和,就可以好了。这种情况,也只可“少少与之”,不可暴饮以增其变也。

脉浮微热,是表证仍在渴而小便不利为五苓散的主证,即后世医家所谓“膀胱气化不行”者消渴,指口渴而饮水不止,非多饮、多、多尿的消渴病,其原因在于小便不利,旧水不得排除,新水也不能吸收,饮后水停留在肠胃之间,故虽饮亦渴

五苓散健胃、利湿、解表,使水代谢恢复正常,则热、渴皆愈

 

五苓散方

猪苓(去皮)十八铢,泽泻一两六铢,白术十八铢,茯苓十八铢,桂枝(去皮)半两。

上五味,杵为散,以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如法将息。

方解五苓散为治水停不行、渴而小便不利的主方。桂枝治冲气兼可解表,白术重在燥湿健胃,其他三味皆常用利尿药

泽泻,甘平,利尿药。通水道利小便、渗湿主风寒湿痹,消水,养五脏,益气力,治乳难、停水眩晕

猪苓,甘寒,缓和辛凉性利尿药。解毒、消炎、利尿止渴。可治疟疾及结核性水气病,并用于腹满急痛、肿胀、淋浊等。

茯苓,甘平,利尿药。利小便,驱胃内停水主小便不利、心下悸或结痛,治惊悸,止眩晕

白术,甘苦温,利尿药。利小便,除湿健胃主胃机能障碍、胃肠停水而小便不利、胃虚下利、吞酸嘈杂、风寒湿痹

猪苓、泽泻、茯苓、白术都是利尿药,但同中有异:前三味分别为甘寒、甘平、甘平,而白术则甘温猪苓主渴,泽泻主头晕,茯苓主水毒为患的诸神经症状,白术主胃水,侧重不同也。

应用本条时不要胶柱鼓瑟,以为必须是汗后出现全部症状才能用五苓散。真要如此的话,天下也就没有太多用仲景方可治的病了。

古一两为四分,一分为六铢,则一两为二十四铢。供参考。

 

又日:“伤寒脉浮,医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卧起不安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112)

【释】伤寒脉浮,本宜以麻黄汤发汗,而医竞以火迫使大汗出,以火助热.又大量亡失津液,则必致惊狂、卧起不安的剧变.宜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

【按】伤寒本属表实热证,以火助热,邪乃更甚,津液大量亡失,导致气冲饮逆,此奔豚惊狂之所以致也。过汗亡阳而未致肢厥逆冷,是病情程度不同之故也。因本方能治火劫的逆治证,故名为救逆汤。

伤寒脉浮,表证之象。本条乃太阳伤寒证,本应以麻黄汤解之。

医以火迫劫之,指以温针、蒸或熨,迫使汗出的非法治疗。

亡阳,指过汗亡津液,而未至恶寒肢厥者。发惊狂主要是由于大汗出,气夹饮上冲而影响脑系,二是夺津亡血,血虚不足以养心,心虚而惊,此为次。此火劫之变与123条“太阳伤寒者,加温针必惊也”意同

卧起不安者,惊狂的为证去芍药者,必有胸满胸满,乃汗出多,气上冲也。气上冲,下已虚,故当去芍药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方

桂枝(去皮)二两,甘草(炙)二两,生姜(切)三两,大枣(擘)十二枚,牡蛎(熬)五两,龙骨四两,蜀漆(去腥)三两。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蜀漆,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三升。本云:桂枝汤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

方解蜀漆,辛苦寒,有毒,驱水药。祛老痰积饮,截疟,止惊狂火逆,杀虫杀菌,用于胸膜脐下动悸甚者大量可致吐,小量用不吐,故可为导痰药。痰饮不明显者不用

龙骨,甘涩微寒,收敛药,兼有镇静作用。能敛浮越之气,定心神,涩精止泻治烦惊、遗精、脱肛、崩衄、虚利、脐下动者。

牡蛎,咸涩微寒,收敛药,兼有镇静作用。安神补虚,敛汗固脱,涩肠止泻治惊狂、烦躁、失眠、咳嗽、遗精、口渴、胸腹动者。适于体虚而未陷阴证者。

由本方用蜀漆即知,其人原有水饮,但若无剧烈的气上冲,亦不致影响脑系而惊狂也。蜀漆和龙牡治动悸烦惊有痰饮者。

 

又日:“脉浮,宜以汗解,用火灸之,邪无从出,因火而盛,病从腰以下,必重而痹,名火逆也。欲自解者,必当先烦,烦乃有汗而解。何以知之?脉浮,故知汗出解。”(116)

脉浮为病在表,宜汗以解之。用火灸之,则邪无从出反因火而更盛表不得解。病人从腰以下必重而痹者,即由于不得汗出,淤积体表的水分重着于腰以下。此虽湿痹,但因火所致,故名火逆。欲自解者,指灸后的重而痹言。必当先烦,烦乃有汗而解者,亦阳气重于表,汗解而必发瞑眩。此烦即瞑眩的轻者,何以知之?因脉仍浮,故知其必汗出解也。

脉浮者,病在表,汗解为正治之法,明言宜以汗解,当为表实证无疑。

用灸法属误治,火灸,助热伤阴血,无以作汗(或本来就是不出汗),故邪无出路

重者,发沉痹者,麻木不仁,闭滞不通也。这是因为不得汗出,一时的为证。因欲汗而不得,邪无所出,邪热因火而愈盛,水毒、热毒壅滞肌表,重着于腰下,故从腰以下重而痹。此乃火灸的变证,故火逆。

火逆之证,病解较难。正气充实之人,仍有自愈的能力。欲自解,即欲自汗出而解。此汗出之前必见心烦躁热,正气胜邪而病欲自解的反应,也是一种瞑眩

脉浮,是气机欲外达的征象,故知汗出而解

《内经》云:“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风气盛者为行痹,行数变,走注历节;寒气盛者为痛痹,筋骨凝闭不通,即痛风也;湿气盛者为着痹,重着不移,病在肌肉”。

同书118、119、120三条都是用火灸的变证,由此可知,热甚者、血少者、表不解者,均不可灸也

 

又日:“伤寒脉浮,发热无汗,其表不解,不可与白虎汤。渴欲饮水,无表证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170)

【释】伤寒脉浮,发热无汗,为表实,即有白虎汤证亦须先解表,其表不解者,不可与白虎汤确无表证而渴欲饮水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伤寒脉浮,发热无汗,太阳伤寒的主证。表不解还应包括恶寒、头痛、身痛等。列在本条用于强调辨发热的表里,以与白虎汤证、白虎加人参汤证相鉴别

表不解,不可与白虎汤,阳性病仍需遵循先表后里之原则,须记。

无表证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确为里热伤津、渴欲饮水者,其主证当为大渴欲饮水(口干舌燥当在其中),可用白虎加人参汤。

表不解者,不渴无汗,予麻黄汤汗出不渴,予桂枝汤不渴无汗而烦躁,予大青龙汤渴而小便不利,予五苓散热多寒少,脉弱,予桂枝二越婢一汤

辨浮脉:麻黄汤证脉浮紧,白虎汤证脉洪大。但是单以脉定证则不可取。

 

白虎加人参汤方

知母六两,石膏(碎)一斤,甘草(炙)二两,粳米六合,人参二两。

上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方解知母,味辛苦,性寒滑,寒性解上清心肺之火,下滋肾润燥,解热止渴,消痰定惊。其治以烦热、口干渴为主兼治肢体浮肿

生石膏,气味甘寒,寒性解热药清里热,镇潜上逆主热渴、烦躁、谵妄、齿痛咽痛、里热呕逆、胃实腹坚之疼痛及口舌干燥

人参,味甘微寒,强壮药补中益气,健胃生津,强壮机能主心下痞硬(因虚)及因消化力弱而致的一切虚证

粳米,甘平,滋养强壮药益气和胃,利小便主胃伤津亏者。

前四味为白虎汤,治疗阳明里热而未致里实的主方。此白虎汤原方加人参二两。白虎汤主里热。方中石膏、知母足以去热解烦,但里热伤津耗液,若白虎汤证津液已虚,而烦渴欲饮水者,则行津液、解大渴必须人参人参健胃生津,补益中气。保得一分胃气,即护得一分津液也。

人参之用包括:胃机能衰弱,理中汤、泻心汤之类也;强心复脉,茯苓四逆汤、炙甘草汤之类也;治伤津耗液,白虎加人参汤、竹叶石膏汤之类也。上述皆以心下痞硬为候,本证亦当有此。

 

又日:“……脉但浮,无余证者,与麻黄汤。若不尿,腹满加哕者,不治。”(232)

】(参见本条全文,此为三阳并病而又并发黄疸者。但浮而无余证者,则可与麻黄汤。至于黄疸病,虽以利小便的方法治之,而仍不尿,腹内水气不消,故腹满有增无减,并加哕甚者,则胃气大衰,故不治

【按】本条是黄疸而现三阳并病的重证,治从少阳而用小柴胡汤。麻黄汤之用,实想不通,可能有错简。

据明代赵开美本,本条自“脉但浮,无余证者,与

麻黄汤”以下单列一条。即使如此,单纯以脉定证,实不可

取,故脉但浮而用麻黄汤亦不可解,有待后学探究。

 

又曰:“阳明病,脉、无汗而喘者,发汗则愈,宜麻黄汤。”(235)

【释】脉浮为太阳脉。无汗而喘为表实,此发汗即愈,宜

麻黄汤。

【按】《伤寒论》234、235两条均述太阳阳明并病,表未解者须先解表,依证而选用适方,

【注】由后句“脉浮,无汗而喘”可知,此为太阳伤寒初转属阳明者。

脉浮,表证未罢无汗而喘,即此喘由汗不出而作

因无汗表实,以麻黄汤解之。假若汗出而喘,非表证,虽无里实,里已有热,则宜麻杏石甘汤,麻黄汤必不可服。

【按】里实甚而致喘者,下之则愈表实汗不出而喘者,汗之则愈。二者一属阳明,一属太阳,截然不同。

方药见前。



以上文章来源搜集于网络,仅供学习参考。

感谢原作者辛苦劳动,如果侵权请告知,将下架处理。请勿用作商务用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