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极拳“让与化”的丰富内涵

 tjboyue 2022-06-08 发布于四川

拥有太极智慧与力量

太极拳的理法文书繁多,有许多金句金字在武术界乃至生命境界都有着启迪和推动之作用。

图片

在太极拳中有一个比较重要且深奥的问题,让化!什么是什么是化?太极拳的“四两拨千斤”、“引进落空”、“以柔克刚”、“以静制动”等技术特点让世人为之惊叹和膜拜。细品这些字句好像只体现了太极拳一种被动和等待的属性,这也由此让很多人把太极拳理解为是一种让的功夫,谈到“让”,先来组词:避让、退让、谦让,从名词来看,似乎都是在身体和意识受到外力威胁和影响的时候,通过骨肉和位置的移动和变化不让自身受到外部触碰和伤害,首先,我们不否认在对抗过程中这种现象的存在,但即便躲避了对手的进攻,并没有使对手失去连续进攻的能力,也就是说,这种方式会让我们永远处于一个被动挨打的局面,那么此时就引申出第一字“化”,我们依然先来组词:引化、走化、运化,引化为牵引来力之动、走化为虚实变化之动,运化为八面转换之动。化我们可以简单理解为不丢顶,不躲避,是一种让自我保护与克敌制胜兼而有之的能力,要想做到化,必须要能接,练太极拳要练到身体处处都能接,处处都能发的能力,说到这儿,就必须要提及一个字:“掤”,我们先来给“掤”贴几个标签:“掤”是一种内劲的表现形式,是太极拳的母劲、为太极拳八法之首;“掤”法衍生出其他技法;“掤”是圆,在圆中含有一种张劲和撑劲,这个圆是有张力的,是鼓荡的;掤”是一种力量的延伸;“掤”是一种有弹性且灵动的力量……关于掤劲的练法和表现形式有很多,比如无极式,入静之后结合十大要领,调整间架结构,让掤撑之劲迅速贯穿全身,周而复始,统领全式;起手式,两臂前平举为掤手,为开劲,中指领劲,节节贯穿,旋臂延伸;下按合採手,为按採劲,劲力由手指传导至手掌再传导至掌根,按于两胯旁,落于足跟,此时手三阴手三阳牵拉肺经胆经,任督二脉大小周天导引循环,内气滋养脏腑,神光内敛,内观意想,以静制动,承接右掤手迎接对方来劲,通过虚实转换以螺旋走化,按採后进步揽雀尾左掤攻击。

又比如揽雀尾挤式,掤中带按,按中带挒,阴不离阳,阳不离阴,从捋手滚提挒掌,两臂线路呈现明显的螺旋折叠,两腿后蹬前弓,互为其根,挒掌慢慢内旋挤按,以辅助前掤手,最后手背出劲,手臂内旋带出挒劲并延伸,在传统杨氏太极拳套路中,揽雀尾横拉单鞭、提手上势转马步肩靠、白鹤亮翅转搂膝拗步接海底针扇通背、进步搬拦捶转如封似闭、撇身捶转白蛇吐信等,四正四隅,变换万端,体现了太极拳招招是攻防,式式无虚招,起承转合,连绵不断,柔中寓刚,绵里藏针的绝妙之境,由此可见拳势背后是先辈们智慧的结晶。
练习掤(内)劲,通过桩法、拳法、推手、器械、抖杆等辅助手段结合针对性功法训练达到以形导意,以意运气,以气运身,气达四梢,日积月累,内劲自通,拳意自能上手。

图片

再谈化与让,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化不是一味的退让避让,而是在对方失去重心和平衡的状态下(落空)给到其有效打击,要想做到这一点,首先建立好自己的结构和状态,也就是浑圆饱满、上虚下实、八面支撑之态,以四梢迎击,由掤劲生化出粘黏、螺旋、抖弹、拧裹、钻翻、崩炸并内含迎劲、截劲、滚劲、提劲等明暗劲交替运化,阴阳之气相互催动,结合位移形变牵引来力,使敌找不到我之重心和僵点,拔敌之根,引其落空,化打合一,所谓:“轻则灵,灵则变,变则化,化则随心所欲,奇妙难磨矣。

当然,此处也存在另一种情况,彼不动,我不动,彼欲动,我先动,那万一彼此都不动了呢?这个时候就出现了引动,也可以理解为“引蛇出动”,通过假意威胁诱敌出手,同样,当我感知到来力时,我能瞬间做出相应和顺随的反馈,也可以达到前面所说的效果。

太极是掤劲,动作走螺旋。丹田是核心,脊背来发力。听清、化净、拿准、发透,四肢为梢节,不可自动或妄动,胯为底盘,务须中正,以意念命令于腰脊,以腰脊领动于四肢,以丹田为核心,尚须以神气相配,上下相随,周身一家,积柔成刚,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英雄所向无敌,盖皆由此而及也!

图片

上下五千年,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字字珠玑,字字相联,从“化”中升华出另外一个字“舍”:舍得、取舍以及与拳法息息相关的舍己从人;有舍必有得,取舍之间,必有阴阳;舍己为体,从人为用,顺势而为,舍本体,顺人背,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也就是“沾连粘随,刚柔相济”,舍是因,从是果。能舍是不被主观认定,是不盲目进攻;能舍才能引进落空;能舍才能因人之法、避实击虚。如果把此要领运用于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便是善于洞察明悉并把握人性特点,使团队成员和家庭成员的力量集中,化解矛盾,不断制造借力机会,不断回流,相辅相成,互惠互利;取舍之道,所谓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很多时候,学会弃之,舍之,学会减法,学会释怀,虽然很难,但能让生活更加愉悦,品质更高,因为当你舍弃一部分的时候,或许可以获得的更多,学拳如此,人生亦如此,大道至简,享受极简。
     
图片

从“舍”中继续升华出另外一个字“空”,这里的空并不是没有,而是一种恬淡虚无,空明澄澈的状态,通过太极拳的习练,在松、静、空的几个阶段里让本体达到一种真空忘我的状态,内气周游全身,不努、不堵、无滞,如果把人体当作一个器皿,这个器皿不是固态的,他可以是某一种形状,也可以是任何形状,不断放大空间,没有棱角,没有溢出,而是恰到好处,无论多大的来力,都能实现吞吐,从而达到“融”之状态,我是个体,我与你就是一个整体,我与你与他乃至与自然与宇宙也可以形成一个整体,就这样,有容乃大,求同存异,圆融共生,一滴水,一条溪流汇入大海,大海敞开怀抱,海纳百川,形成不可抗力,既可摧枯拉朽,也能宁静致远。

图片

让为回避之形,化为落空之法;舍为吞吐之能,从为顺人之势;
空为化境之境,融为相合之意。

太极拳的习练过程就是一场修行,每一个阶段都会呈现出不同的状态和感悟,这也正是太极拳的魅力和习练的乐趣所在,理法合一、知行合一,无限风光皆在险峰,每一位修行者都应不断攀登,让青山绿水,金山银山尽收眼底,让心境更加空明澄澈,让生活更加充满乐趣和希冀,让生命境界提升到更高的层次。

图片

【太极堂夏季好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