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菊花枯萎病来袭,怎样才能将损失降到最低?

 淇林园林新植保 2022-06-08 发布于河南

枯萎病是菊花的重要病害之一。我国许多地区都有发生,该病虽然发病率不高,但危害性极大,植株一旦染病,如果防治措施不及时,将会导致植株迅速枯死。我们一起来了解下菊花枯萎病的知识,以及枯萎病的防治措施。

菊花枯萎病是真菌性病害。病原菌为菊花尖镰孢菌,为一种土传病害。发病最适宜的温度为27-32℃,在21℃时病害趋向缓和,到15℃以下时则不再发病。近年尤其中一些要控制花期而进行遮光处理的菊花,因为棚内气温高,不通风,较易诱发此病。

该病菌感染植株时,最初表现为下部叶片失绿发黄,失去光泽,一般不易觉察。接着植株叶片开始萎蔫下垂,变褐,枯死,尤其是下部叶片也开始脱落。回此在植株刚开始遭受现出症状时,一定不要轻易认为是缺水,而延误防治。要仔细观察,并察看植株基部茎杆是否微肿变褐,表皮粗糙,间有裂缝,湿度大时可见白色霉状物。茎秆横切或纵切,可见维管束变褐色或黑褐色。也可将植株脱盆,可以看到被病菌侵染的根部变黑腐烂。

菊花枯萎病防治策略

1、选择抗病品种,并从无病菌植株上采集枝条繁殖。

2、进行土壤消毒,定期用杀菌剂杀菌。

3、控制土壤含水量,宜选用排水良好的基质。

4、掌握植株密度,以便于通风。

5、药剂防治  在植株被病菌感染时,一定要迅速施药。笔者在发现该病时,用50%多菌灵进行治疗,效果不错,方法如下:在植株出现病情时,配制多菌灵200-400倍液,溶液呈乳白色即可,植株根部浇灌,并喷洒全株。开始第一天、第二天连续两次,第四天一次,第六天一次,一般情况下,用四五次药即可恢复。但一些重病植株,一定要拔除,最好烧掉。另外,也可用25%苯来特粉剂200-400倍液,或50%代森铵乳剂800倍液,方法与多菌灵一样,效果也不错。

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即使万一出现病害,我们对这种病害也有所了解,及时处理,便可有效控制病情,减少损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