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脾--中医基础理论脏象学说之一

 幽默的数据线 2022-06-08 发布于上海


脾胃的重要性

脾与胃、肉、唇、口等构成脾系统。

脾在五行属,在五脏阴阳属阴中之至阴

脾主运化,统血,升清,输布水谷精微,为“气血生化之源”。

人出生后,各脏腑组织器官都赖脾所生化的水谷精微以濡养,故称脾为“后天之本”。

脾与四时之长夏相应。

脾位于腹中,在膈之下,与胃相邻。“脾与胃以膜相连。”

脾的位置、形态看,脏象学说中的“脾”作为解剖单位学中的脾和胰,其生理功能非脾和胰所能概括。


一、脾的生理功能

(一)脾主运化

脾主运化是指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液功能的总称。

脾主运化是指脾具有消化水谷、吸收、转输精微和调节水液代谢的作用,脾的运化功能主要依赖于脾气的气化和升清以及脾阳的温煦作用。

1.运化水谷:水谷为各种饮食物的泛称。

运化水谷,是脾对饮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作用,即消化饮食物和运输水谷精微。

脾运化水谷的过程:

1)饮食入胃后,对饮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实际上是胃在小肠内进行的。

胃主受纳,并对饮食物进行初步消化,通过幽门下移于小肠,经小肠的“化物”泌别作用,作进一步的消化。

但必须依赖于脾的磨谷消食作用,才能将水谷化生为精微。

2)吸收转输精微。食物经过消化吸收后,其水谷精微又靠脾的转输和散精作用而上输于肺,由肺脏注入心脉而化为气血,再通过经脉输送全身,以营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以及皮毛、筋肉等各个器官。

五脏六腑维持正常生理活动所需要的水谷精微,有赖于脾的运化作用。

脾主运化水谷,包括了消化水谷,吸收转输精微并将精微转化为气血的生理作用。

脾运化水谷的机制:

1脾气升清。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升降相因,才能纳运相济。

2阳气温煦。脾的运化赖脾阳的温煦。

“脾有一分之阳,能消一分之水谷;脾有十分之阳,能消十分之水谷。”(《医原》)

脾阳根于肾阳,脾之运化水谷尚须肾阳的温煦蒸化,“脾胃之磨化,尤赖肾中一点真阳蒸变,炉薪不熄,釜爨方成”。

脾气升而阳气旺,脾能消磨水谷则运化水谷之功旺盛。

饮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转输,是在脾肾、肝胆、大小肠等多个脏腑共同参与调节的一个复杂生理活动,脾起主导作用。

脾主运化水谷的重要意义

人以水谷为本,饮食水谷是人出生后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营养物质的主要来源,也是生成气血的物质基础。

而饮食水谷的运化是由脾所主,故说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脾胃为水谷之海,故又说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这一理论在养生防病方面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如食疗、药膳等。

脾的运化功能强健,“脾气健运”只有脾气健运,机体消化吸收功能才能健全,才能为化生气、血、津液等提供足够的养料。

才能使全身脏腑组织得到充分的营养,以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

反之,若脾失健运,则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便因此失常,会出现腹胀、便溏、食欲不振以至于倦怠、消瘦和气血不足等病理变化。

2.运化水液

运化水液是指脾运化水液的功能,即对水液有调节作用。

水液,泛指人体的体液及其代谢产物。

水液经代谢后分为“清”和“浊”两部分。

其“清”者称为津液,津液是人体的正常水液,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其“浊”者为水液代谢产物,如汗、尿。

水液代谢过程是吸收水液清者,而排出水液之浊者。

水液之浊者不能及时排出体外而停留于内,称为湿,所谓水聚为湿,故脾运化水液,又称为运化水湿。

什么是“湿气”

脾运化水液代谢过程,脾在主运化“水”和“谷”两方面是同时进行的。

在人体水液代谢过程中,脾在主运化水谷精微的同时,还把人体所需要的水液吸收并向上输送给心肺,再由心肺的宣发和肃降通过肺主行水作用输送给全身各组织器官,以起到滋润和濡养作用。

同时,又把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代谢和利用后的水液或多余的水液及时地转输给肾,通过肾的气化作用形成尿液,输送给膀胱,再排泄于体外,从而维持体内水液代谢的平衡。

脾居中焦,在调节水液代谢过程中,上焦及于肺,下焦及于肾,以三焦为水道而疏泄决渎,形成了以肺脾肾三脏为主的水液代谢调节系统。

脾在水液代谢中的作用:人体水液代谢主要依靠肺、脾、肾三脏的相互作用,并与三焦、膀胱以及肝、大肠、小肠等有密切关系。

肺主行水、脾主运化水液、肾主水液而言,脾位居中,为人体气机升降的枢纽,故脾在人体水液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枢纽作用。

水为至阴,故本在肾;水化于气,故其标在肺;水惟畏土,故其制在脾。(《景岳全书·肿胀》)。

因此,脾运化水液的功能健旺,则既能使体内各种组织器官得到水液的充分滋润和濡养,又不致使水湿潴留。

反之,如果脾运化水液的功能失常,必然会导致水液在体内停滞,从而产生水湿、痰饮等病理产物,甚至出现水肿。

诸湿肿满,皆属于脾”,也是脾虚生湿,脾为生痰之源和脾虚水肿的发生机理。

脾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液两个方面的作用,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一方功能失常可导致另一方方面的功能失常,故病理上两者并见。

(二)脾主生血统血

1.脾主生血,指脾具有生血的功能。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运化的水谷精微是生成血液的主要物质基础,脾的运化功能健旺,水谷精微则源源不断地化生,由脾上输于心肺,成为血液化生的主要物质基础,经心肺的气化作用生成血液。

脾气健运,化源充足,则气血生化旺盛而血液充足。

若脾失健运,水谷精微乏源,则气血化生减少而血液亏虚,出现头晕眼花,面色晄白或萎黄,唇、舌、爪、甲淡白无华等血虚征象。

2.脾主统血,指脾气统摄或控制血液使之运行于脉中的功能。

“人体五脏六腑之血,全赖脾气统摄”。

脾气能统摄周身血液,使之正常运行而不致溢于血脉之外。

脾统血的作用是通过气的摄血作用而实现的,脾为气血生化之源,气为血帅,血随气行。

脾的运化功能健旺,则气血充盈,气能摄血;

气旺则固摄作用也强,血液不会溢出脉外而发生出血现象。

反之,脾的运化功能减退,化源不足,则气血亏虚,气虚则统摄无权,血离脉道,从而导致出血。

脾统血,实际是气对血作用的具体体现,所谓“脾统血,血随气流行之义也”

脾失健运气血虚衰,不能统摄血液,血不归经而导致出血者称为脾不统血。

临床上多表现为皮下出血、便血、尿血、崩漏等,尤以下部出血多见。

临床常用方—归脾汤(薛立斋《正体类要》)为治疗脾不统血证的代表方,临床可治疗脾不统血引起的多种出血证。

主治:1.心脾气血两虚证。心悸怔忡,健忘失眠,盗汗虚热,体倦食少,面色萎黄,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2.脾不统血证。便血、皮下紫癜,妇女崩漏,月经超前,量多色淡,或淋漓不止,舌淡,脉细弱。

药物组成:

人参15g  白术30g  茯苓30g

炙甘草5g  黄芪30g  当归3g

龙眼肉30g  炒酸枣仁30g 蜜炙远志3g

木香15g  生姜6g  大枣3-5

功用:益气补血,健脾养心。

现有中成药,归脾丸。一日2-3次,一次1丸或水蜜丸1袋。

脾不仅能够生血,而且还能摄血,具有生血和统血的双重功能。


(三)脾主升清

脾主上升和输布精微物质。

脾主升清与胃主降浊相对,属脾的功能特点,脾气升清指脾气上输精微于心肺而化生气血和维持内脏位置相对恒定的功能。

1.上输精微化生气血

脾运化的功能特点是以上升为主,故说“脾气主升”,上升的主要是精微物质,故说“脾主升清”。

2.维持内脏位置的恒定。

人体内脏气机升降而言,上中下三焦气机升降和谐,则人体的脏腑位置恒定。

心肺居上,在上者宜降

肝肾在下,在下者宜升

脾胃居中脾升胃降,脾升则肝肾亦升,胃降则心肺亦降,故脾胃为气机升降的枢纽。

脾之升清,是和胃之降浊相对而言,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脾气主升与胃气主降,形成了升清与降浊的一对主要矛盾。

既矛盾又统一,共同完成饮食物的消化和输布。

脏腑之间的升降相因,协调平衡是维持人体内脏位置相对恒定的重要因素。

脾的升清功能正常,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才能正常吸收和输布,气血充盛,人体的生机盎然。

脾气升发,又能使机体内脏不致下垂。

脾气不能升清,则水谷不能运化,气血生化无源,可出现神疲乏力、头目眩晕、腹胀、泄泻等症状,脾气下陷(又称中气下陷),则可见久泄脱肛或内脏下垂。

临床代表方——补中益气汤(李东垣《内外伤辨惑论》)

主治:1.脾虚气陷证。饮食减少,体倦肢软,少气懒言,面色萎黄,大便稀溏,舌淡,脉虚以及脱肛、子宫脱垂、久泻、久痢、崩漏等。

2.气虚发热证。身热,自汗,渴喜热饮,气短乏力,舌淡,脉虚大无力。

药物组成:

黄芪15-20g 人参10g  白术10g

当归10g 炙甘草5g   陈皮6g

升麻3g   柴胡3g

功用: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现有中成药,补中益气丸。一日2-3次,一次1丸或水蜜丸1袋。温开水或姜汤服。


二、脾的生理特性

(一)脾宜升则健

人体五脏的气机各有升降,心肺在上,在上者,其气机宜降;

肝肾在下,在下者其气机宜升;

脾胃居中,脾气宜升,胃气宜降,为气机上下升降之枢纽

五脏之气机升降相互为用,相互制约,维持人体气机升降出入的整体和谐。

脾气上升,指脾的气机运动特点是以上升为主,脾气健旺则运化水谷精微的功能正常,脾能升清,气血生化有源。

故说“脾宜升为健”。

李东垣治疗脾病,重视脾气的升发,以补气升清为治。

(二)脾喜燥恶湿

脾为太阴湿土之脏,胃为阳明燥土之腑。

“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燥土,得阴自安,此脾喜刚燥,胃喜柔润也。”(《临证指南医案·卷二》)

脾喜燥恶湿,与胃喜润恶燥相对而言,脾能运化水湿,以调节体内水液代谢的平衡,脾虚不运则易生湿,而湿邪过胜又最易困脾。

“湿喜归脾者,以其同气相感故也。”(《临证指南医案·卷二》)

脾主湿而恶湿,因湿邪伤脾,脾使健运而水湿为患者,称为“湿困脾土”,可见头重如裹、脘腹胀闷、口黏不渴等症。

若脾气虚弱,健运无权而水湿停聚者,称“脾病生湿”(脾虚生湿),可见肢倦、纳呆、脘腹胀满、痰饮、泄泻、水肿等。

脾具有恶湿的特性,并且对于湿邪有特殊的易感性,故治脾当顺其喜燥恶湿之性。

“脾胃喜甘而恶苦,喜香而恶秽,喜燥而恶湿,喜利而恶滞。”(《医方考》)

临床常用——平胃散(周应《简要济众方》

主治:湿滞脾胃证。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口淡无味,恶心呕吐,嗳气吞酸,肢体沉重,怠惰嗜卧,常多自利,舌苔白腻而厚,脉缓。

方药:

苍术12g  厚朴9g  陈皮6g

炙甘草3g  生姜2片大枣2

功用:燥湿运脾,行气和胃。现代有中成药香砂平胃颗粒,在平胃散的基础上加上醋香附和砂仁以增强行气燥湿的功效。

临床上治疗湿气有燥湿和胃法,清热祛湿法,利水渗湿法,温化寒湿法和祛风胜湿法。

我认为湿气主要靠人体的阳气和脾胃的运化功能的强健,则湿无以附,以治其本,故在运用五种治疗祛湿法后,可采用健脾益气,补益脾胃及人体的阳气来标本兼治,则不容易反复。

可参考以往的文章——祛湿的方剂之燥湿和胃剂

湿邪的致病特点及治疗方法

(三)脾气与长夏相应

自然界中,夏末秋初,从大暑、立秋、处暑到白露四个节气为长夏,其时气候多雨而潮湿。

脾主长夏,脾气旺于长夏,脾脏的生理功能活动,与长夏的阴阳变化相互通应。

脾与中央方位、湿、土、黄色、甘味等有内在联系。

脾运湿又恶湿,若脾为湿困,运化失职,可引起脘腹痞满、食少体倦、大便溏薄、口甜多涎、舌苔滑腻等,反映了脾与湿的关系。

故长夏之时,处方遣药,常加藿香、佩兰等芳香化浊醒脾燥湿之品。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气虚弱则会出现倦怠乏力、食欲不振等,临床治疗脾虚多选党参、黄芪、白术、扁豆、大枣、饴糖、山药等甘味之品。


(四)脾不主时与脾旺四时

脾应四时阴阳,除脾与长夏气化相应说外,尚有脾不主时与脾旺四时之说。

脾不主时指脾脏在四季之末各主十八日。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四时五脏不可一无土,因脾旺于四时,脾气健旺,正气充足,则四时邪气难以侵袭,故称脾旺不受邪。

脾主长夏又不独主长夏而寄旺于四时,不仅说明了脾胃在生命中的重要作用,而且也是中医学系统辩证的科学思想的体现。

脾胃一病百病由生,百病皆可从脾论治,脾不主时而旺于四时也可视为“补肾不若补脾”的理论依据之一。

本文参考《李德新中医基础理论讲稿》

《新世纪第二版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基础理论》等。

 肺--中医基础理论脏象学说之一

肝---中医基础理论藏象学说之一

中医基础理论藏象之-----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