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治法精讲——祛痰法

 光头爸爸zv4kt9 2022-06-08 发布于广东

祛痰法的源流

祛痰之法,随着痰饮学说的充实、发展与完善,临床实践的不断积累,历代医家各有发挥,业已成为中医学治法中主要治疗大法之一。

《黄帝内经》虽无痰证名称,但将其归入”水饮””积饮”范畴,并研制了半夏秫米汤治疗痰湿中阻不寐证。

东汉张仲景在《伤寒论》中论述了寒痰互结、痰热搏结之结胸病的成因、治疗方法,《金匮要略》还设专篇”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把痰饮病作为一个独立的病加以确立,在治疗上不仅首倡了”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祛痰法则,分立祛风利水、淡渗利水、通下逐饮、温补化饮、泻肺利水等具体治法,而且创研了小半夏汤、半夏干姜汤、苓桂术甘汤、瓜蒌薤白白酒汤、苓甘五味姜辛汤。小陷胸汤、甘遂羊夏汤、小青龙汤、十枣汤、泽泻汤、三物白散等经典祛痰方剂,开创了祛痰方剂应用之先河。

隋唐以后对痰病的辨证论治应用广泛、论治精当,如宋杨士瀛提出”疗痰之法,理气为上,和胃次之”的理论,立豁痰丸、辰砂化痰丸、控痰良方等13首治痰方剂,并已使用辰砂、青礞石、焰硝等矿物药物治疗痰饮病证。

孙思邈在《备急金要方》中不仅扩充了祛除痰浊的药物种类,并且创研了温胆汤、半夏汤等祛痰良方。

《诸病源候论》列”痰饮病诸候”16条,对痰证学术理论多有创见,不仅最早提出痰病的证候分类、病因病机专论,而且阐述了痰生诸病、其证候复杂,成为后世百病皆生于痰理论的源泉。

宋金元时期学术气氛活跃,提出了诸多独具见地的论述,如宋史载之在《史载之方·治涎诸方》提出”善除荆棘者,先断其根;善治风痰者,先顺其气”的治疗原则;严用和在《严氏济生方·卷之二·痰饮论治》有”人之气道贵乎顺,顺则津液流通,决无痰饮之患”之论,主张”不若顺气为先,分导次之”,提出“理气为先”强调祛痰时须用理气药物的重要意义,并载导痰汤、二生丸等方剂;《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载二陈汤、温肺汤等祛痰名方。

金元时期随着儒家哲学争鸣与临床实践的积累,使痰饮说无论在理论还是临床方面都得以升华,从金元开始至明清,痰饮说日趋完善、成熟。例如:

金元时期张子和不仅创造性地提出了“痰迷心窍”学说,对运用祛痰法治疗痰浊内扰蒙蔽心窍这一类证候作出了有益的启示,而且创立了上涌之“撩痰”法祛痰;

秦景明提出了以燥治润、以润治燥、润燥同施的祛痰法配伍规律。

朱丹溪提出燥脾土是治痰之本之法,后经明清医家的不断充实形成了祛痰法固本、制源理论与实践。

喻嘉言提出实脾、燥湿、降火、行气的祛痰四法,对痰饮之治极力反对徒徇其末,而忘其本的错误治法,主张探本求源、治病求本,必顺其性因其势而疏导的原则;

王纶提出痰生于脾土,宜实脾燥湿、顺气分导理论,从血发展了痰病学说,对后世起到承前启后作用;

王节斋立补肾化痰;万密斋立治痰通气,调理五脏;后张景岳加以完善形成了培补脾肾以杜生痰之源的求本理论;

尤在泾在《金匮翼》中总结性提出攻逐、消导、温补、温化、清化、清润诸法以治痰病。

自二陈汤研制以来,不仅为治湿痰之主方,而且因其组方严谨、用药精良,痰气并治、标本兼顾,被视为治痰用方、基础方。后世医家据此创研众多新方,如导痰汤、半夏白术天麻汤、天麻半夏汤、涤痰汤、芎辛导痰汤、芩连二陈汤、枳朴二陈汤、二术二陈汤、桔梗二陈汤、杏苏二陈汤、香砂二陈汤、平胃二陈丸等诸多治痰方剂皆由此方化裁而成,以适应不同痰饮病证治疗的需要。

万密斋不仅研制了清痰降火、行瘀拔毒之太乙万灵膏等,而且认识到”脂痰凝塞”是不孕的病因之一,立苍附导痰汤治疗不孕;

龚廷贤在《寿世保元》、《万病回春》等著作中记载加减二陈汤、家承清气化痰丸、千金化痰丸、开结化痰丸、清湿化痰丸、竹沥化痰瓦、清痰顺气汤等治痰方剂,为后世治痰组方以理论与实践的启迪。

在朱丹溪“痰之为物,随气升降,无处不到”理论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无形之说,王珪在《泰定养生主论》中富有远见性地提出“内外百病,皆痰所致”的学术论点。

沈金鳌在《杂病源流犀烛·卷十六》认为“痰为诸病之源,怪病皆由痰成也”,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有“痰生百病”的学术见解,扩大了祛痰法的应用范围,不仅促进了痰病病因病机学的发展,而且使祛痰法成为临床各科疾病治疗的一个重要法则。

清代随着温病学的发展,以及对痰饮认识的深入,扩展了无形之痰的认识,特别对“痰浊蒙蔽心包”“痰火上逆蒙窍”病机的深刻认识,对开窍法的研究深入,涤痰开窍作为开窍的主要方法之一,被提到相应高度,不仅扩大了祛痰法在临床中的应用,而且使祛痰法的配伍理论及配伍技巧得以完善。

明清时期痰饮病的理论与临床研究进入了全面发展阶段,不仅在理论上提出了诸多观点,在辨证论治方面更有特色,而且对怪病和疑难杂症“从痰论治”取得了独特疗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当今的发展提供了启示、思路。

中医痰饮说萌芽于战国秦汉时期,兴盛于隋唐宋,成熟于明清,近代则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随着痰饮说的发展,祛痰法有了很大的进展,业已成为中医学重要的治法之一,广泛应用于当今临床实践。

祛痰法的内涵

凡具有祛除、化解或荡涤痰饮,化除脏腑、经络、皮膜及肢节间痰阻、痰结或痰核为主要作用,用于治疗各种有形或无形之痰的一种治疗方法,统称为祛痰法,其又包括化痰、涤痰、消痰诸法。祛痰法是根据《素问·至真要大论》“结者散之,留者攻之”而确立的方法,属八法中的“消法”的范畴。

由祛痰法为主组成的方剂称为祛痰剂,汪昂《医方集解》称之为“除痰之剂”,《成方切用》称之为“除痰门”。痰为体内津液输布失常凝聚血成,既是病理产物,又成为新的致病因素,故历来有“痰为百病之源”、“怪病皆由痰生”之论。由于痰停的部位、病性、病程不同,临床表现相差悬殊,所以祛痰法又有化痰、消痰、涤痰之别。

痰之生成与肺、脾、肾、三焦的功能失调有关。痰成之后,留于体内,随气升降,无处不到,或阻于肺,或停于胃,或蒙心窍,或郁于肝,或动于肾,或流窜筋骨,或客经络,而出现各种表现。

痰证的临床表现颇为复杂,其症状具有显著的多形性,而又有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之分。有形之痰,既有包括排除体外之有形的痰浊,又有凝结于躯干、肢体等局部呈有形之痰核、痰块、瘿瘤;无形之痰主要为流注于内脏或经络之间,症状表现为痰征,如精神异常、抽动、关节疼痛、哮鸣等。

祛痰法的适应证

祛痰法适用于各种痰证,祛痰法广泛用于咳嗽、肺炎喘嗽、哮喘、颈痈、痰核、痄腮、头痛、心悸、尿床、遗尿,以及中风、癫痫、眩晕、惊风等肝心病证。至于妇科之产后缺乳、月经病、不孕等亦可从痰论治。

痰的含义有狹义、广义之分,狭义的痰亦称有形之痰,指肺系之痰涎,如痰阻气道、痰阻于肺、痰热闭肺之证;广义的痰亦称无形之痰,涉及的范围更广,古有“百病中多有痰”、“痰生百病”、“怪病多痰”之说,广义的痰泛指停积于脏腑经络间的病理产物,痰可以在体内随气升降而分布全身,致成多种病证,如痰附心脉、痰蒙心窍、风痰闭阻、痰阻经络等证。

狭义的肺系之痰涎,治疗当采用化痰宣肺、化痰降气,又分宣肺化痰、清热化痰、燥湿化痰、润肺化痰、治风化痰、法寒化痰等具体方法;广义的痰,通过化(涤、祛、豁)痰,达到宽心、开窍、息风、软坚、消瘀、消瘿、散结等作用,以达到治疗无形之痰之目的。

——此文摘自《中医治法学》

#大家健康超能团##超能健康团##中医##健康##养生#@大家健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