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治郁证之法

 彩虹之光1974 2022-10-15 发布于新疆

2022.10.15跟肖师学中医第50期

王昇武大中医师,在临床上用治郁证之法,诊治疑难怪病取得显著效果,由此看来治郁证之法比较有用,我们再来温习一遍!

一,【概念解释】

郁,本义是树木丛集茂密,在中医里主要是指各种生理物质或病理物质聚集而不得发散,例如:血郁就是生理物质血聚集而不得发散。湿郁就是病理物质湿聚集而不得发散。心郁就是心气聚集而不得发散。

二,【六郁舌脉症】

1,气郁:舌两边饱满鼓胀,症见胸满胁痛,脉沉涩者,为气郁。

2,湿郁:舌水滑,症见周身关节走痛,首如物蒙,足重,遇阴寒便发,脉沉滞者,为湿郁。

3,痰郁:舌苔厚腻,症见胸膈满,动则喘,起卧怠惰,寸脉沉滑者,为痰郁。

4,热郁:舌红苔黄,症见目蒙口干,舌燥,小便赤涩,脉沉数者,为热郁。

5,血郁:舌下静脉粗大、弯曲,症见四肢无力,能食便血,脉沉芤者,为血郁。

6,食郁:舌中凸起,症见嗳酸腹饱,不能食,左脉平和,右脉紧盛者,为食郁。

三【郁证之治则】

治郁证之要点是“以顺气为先,以调中为主”,正如《证治汇补》之言:郁病虽多,皆因气不周流,法当顺气为先,开提为次,至于降火、化痰、消积,犹当分多少治之。治郁之法多以调中为要者,无他,盖因脾胃居中,心肺在上,肝肾在下,四脏所受之邪过于中者,中气常先受之,况乎饮食不节,寒暑不调,停痰积饮,而脾胃先受伤,所以中焦致郁恒多,治宜升发运动,鼓舞中州,则三阴三阳之郁不攻自解矣。

四,【治六郁方剂】

1,治六郁的方剂是六郁汤,六郁汤由香附,川芎,炒桅子,苍术,神曲,半夏组成。其中香附治气郁,川芎治血郁,炒桅子治热郁,苍术治湿郁,神曲治食郁。病人一般不会六种郁全都俱备,没有某种郁,将所治之药的剂量减少或者去掉,但是治气郁的香附绝对不能去掉,这是因为六郁以气郁为先。

气郁是产生其余五郁的根本原因,而其余五郁又可以阻碍气的运行加重气郁,这叫六郁相因论。

脾胃是气机升降之枢,故治气郁必须调脾胃,由于苍术升脾,半夏降胃,故苍术、半夏不能去掉。

当以六郁中某一种郁为主时,将其加味以增加力度,加味法如下:

(1)气郁:加乌药,木香,槟榔,紫苏,干姜,倍香附,砂仁。

(2)热郁:加黄连,倍桅子。

(3)湿郁:加白术,倍苍术。

(4)痰郁:加胆南星,枳壳。

(5)血郁:加桃仁,红花,牡丹皮。

(6)食郁:加山楂。

2,记牢六郁汤有一个妙用之处,就是当用其他方剂治疗某个病时,如果存在某种六郁,你到六郁汤中选取药,比如有热郁,你就将六郁汤中的炒桅子拿出来,加到所用的方中。

五,【五脏气郁证】

既然肝存在气郁证,那么其余四脏也存在气郁证,可是人们除了对肝气郁证熟悉之外,对其余四脏气郁证陌生,甚至没听说过。由于诊治五脏郁的资料比较难找,我将干货列于下:

1,脾郁证:脾郁就是脾气郁,病位在脾,病性是气郁。

(1)辨证:诊断脾郁的主脉症为脘腹胀痛,食后胀甚,纳呆呕恶,头身困重,肢体倦怠,四肢不温,大便不畅,苔白腻,脉弦。

(2)治法:行气解郁,健脾化湿。

(3)方剂:用健脾解郁汤,方剂组成:

陈皮,木香,白术(理气健脾,化湿助运),紫苏,白芷(散寒行气,化湿和中),葛根(升发脾阳),黄连(清热燥湿),神曲,麦芽(消食导滞)。

2,肝郁证:肝郁就是肝气郁,病位在肝,病性是气郁,即肝失疏泄。

(1)辨证:诊断肝郁的主脉症为精神抑郁,甚则急躁易怒;胸闷不适,喜叹息:胸肋、乳房、少腹等肝经所过之处发生攻窜胀痛;咽部似有异物梗阻感觉;妇女以血为本,以肝为先天,肝郁则月经不调,经来腹痛,甚则闭经;苔薄白,脉弦。

(2)治法:疏肝解郁,理气和络。

(3)方剂:用疏肝解郁汤,方剂组成:

香附,柴胡(疏肝解郁,以畅情志),当归,白芍(养血柔肝,以缓拘急),枳壳(宽中下气),川芎,丹皮(行气活血),高良姜,吴茱萸(温胃止呕),石菖蒲(宁心安神,以畅情志)。

3,心郁证:心郁就是心气郁,病位在心,病性是气郁。

(1)辨证:诊断心郁的主脉症为善惊易恐,胸闷心悸。心前区胀痛,时作时止。失眠多梦。舌质暗,脉涩。

(2)治法:行气解郁,养心安神。

(3)方剂:用安神解郁汤,方剂组成:酸枣仁,伏苓,琥珀,远志(安神定志,养血安神),檀香,郁金,丹参,砂仁(行气活血,以通心络)。

4,肺郁证:肺郁就是肺气郁,即肺气失宣,病位在肺,病性是气郁。

(1)辨证:诊断善悲易忧,咳嗽气促,胸闷膨胀,稀白色痰,鼻塞流鼻,或干咳少痰,咳吐不爽,或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痛,苔薄白,脉浮紧。

(2)治法:理气解郁,宣肺散邪。

(3)方剂:用宣肺解郁汤,方剂组成:桔梗,瓜蒌仁,前胡,杏仁(宣肺化痰,理气解郁),枳壳(宽中下气),柴胡,荆芥,桑叶(祛风解表,行气散郁)。

5,肾郁证:肾郁就是肾气郁,病位在肾,病性是气郁。

(1)辨证:诊断肾郁的主脉症为自觉气从少腹上冲胸咽,腹胀痞满,脐下悸动,或心中踊踊,如有所惊。水肿皮肤颜色不变,按之即起,小便不利。妇女在行经前后或行经期间少腹及腰部疼痛,甚至剧痛难忍。男子阳痿不举或阳强不倒,头晕失眠。舌苔白,脉沉涩。

(2)治法:补益肾气,散郁泄浊。

(3)方剂:益肾解郁汤,方剂组成:山茱萸,山药,杜仲(补肾益精,以助化气),伏苓,泽泻,丹皮,肉桂(利湿泻浊,解郁散滞)。

六,【脑髓气郁证】

1,辨证:脑髓气郁的主脉症是头胀,头晕,头痛,并且特点是时作时休,因情志刺激而加重,精神抑郁,默默寡欢。或者烦燥易怒,胁痛口苦,脉弦数。或者卒然昏倒,口噤握拳,脉沉弦。

2,病因:任何疾病的病因,不是“内伤七情”,就是“外感六淫”,或者是“不内不外”,仅此三种而已,脑髓气郁证的病因依然如此,也不例外,内伤七情最常见。病位在脑,与心、肝、肾相关。患病以血瘀体质的人,气滞体质的人和痰湿体质的人为主。

3,病机:脑为髓海,髓海气郁,脑部气血不畅,则症见头胀,头晕,头痛。脑为元神之府,髓海郁滞,则症见精神抑郁,默默寡欢。复加内伤七情或外感六淫,则症见卒然昏倒,口噤握拳。

4,治法:理气散郁,醒脑利窍。

5,方剂:通窍解郁汤,方剂组成:川芎,当归,姜黄,桃仁,益母草,藿香,白豆蔻,砂仁,石菖蒲,半夏,薄荷,菊花,山楂。

6,解析:川芎、当归、姜黄、桃仁、益母草,行气活血,通脑散瘀(针对血郁而设);霍香、白豆蒄、砂仁,理气解郁,宣化湿浊(遵治六郁以调中为主之旨);石菖蒲、半夏,醒脑化痰,安神宁志(针对痰郁而设);薄菏,菊花,疏肝解郁,清脑醒神(遵治六郁以顺气为先之旨);山楂,消食导滞(针对食郁而设)。若气郁化火,加桅子(随兼证加减)。

时间丨全国经方实战医生群2022年09月03日聊天记录

讲述丨肖春宏恩师

来源丨全国经方实战医生群,各位恩师,师兄,师姐分享及聊天记录

整理丨林佳明

编辑丨林佳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