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易经百题》(5) 易律夫撰

 易律夫 2022-06-09 发布于湖南

    《易经百题》(5)          

                       易律夫撰

《易经》为国人最古之书,其义玄奥,影响遐远。由于某种原因,未达其渺。仅《易经》之名就被《周易》弄得莫名其妙,张冠李戴。这是模仿造成的,尽管模仿者的初衷并不完全是为了取代原本精义,也取代不了的。如西汉扬雄。扬氏仿照《易经》为 《太玄经》,仿《论语》为《法言》。《法言》尚能言之,《太玄经》则是一无是处的。老子李聃有《道德经》,又当是一例《易经》模仿者。史传著者不准确,是莫须有之人为莫须有之事的。《道德经》多谈为人处世,说得对。但“上善若水”,以柔克刚,不过是委曲求全而已,还比不上孔老夫子的“学而优则仕”以及“治人治于人”的进取人生观。纵观《道德经》八十一章,里面谈理远远少于就事。理上的“玄之又玄”,连自身都弄不清楚。“道生一,一生二,三生万物”,太太简单了。是八卦的蹩脚品,思想一炮走红,有点像佛的“顿悟”,比《易经》系统层级思想逊色多了。老子李聃在西周,《易经》为古传,远早于三代,按理李聃作品应高于先前的,但效果并不怎么样。

   《太玄经》《道德经》尚好解决,毕竟都是古《易经》的模仿品,与《易经》都有谈义理的成分,而且冲突也不大,至少为自然社会的“自然观”初衷相似。但《周易》就不同了,其中的杂多问题太多。显然带有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意在取代《易经》,牟取私利。《周易》是卜筮书,这在西汉刘歆《七略》东汉班固《汉书·艺文志》就明白地记载了的。古《易经》列第一,在经部;《周易》在书后,列卜筮部。在《七略》目录里,此卜筮《周易》为38卷(早佚),与《易经》上下二篇应是完全不同的,数量、内容都不同。即使《七略》所载的《易传周氏二篇》也只是今通行本《易传》性质的,不能与古《易经》混淆。《周易》初列蓍龟类,仅是卜占书,它最初出自《左传》,《左传》载有不少例卜筮《周易》。然而《左传》亦属汉儒所为,非春秋左丘明所为。故卜筮《周易》带来的问题很多,弄不好就要出大乱子。显然影响了中国经学尤其是科学的正常发展。作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的古《易经》,常常混淆于卜筮《周易》之名,致使《易经》在卜筮的路上越走越远,几乎为古往今来的迷信左道所掩盖。从算命卜卦这角度,其虽有些许规理,有些预测未来学的道理在里面,但“天算不如人算”,加上技术条件的影响,尤其是人为的胡作非为,《易经》的名声是很不好的,被公然拉黑。本来古《易经》是科学、哲学、古文字方面的,但汉儒将之搬出来,尊以位,用完全天命宿命论、唯心论的谶纬迷信把《易经》原义弄没了。加上了历代的野心家如王莽、孔颖达辈的有意篡夺,《易经》已面目全非了。预测是预测,但是有相应条件的,现代计算机都常出问题,人虑岂能盖天?由于某些人总想自己的个人利益,把《易经》弄歪整邪,好行使自己个人那一套,独断专行。而卜筮的《周易》少总体思理,实践行为也仅凭想象,甚至人为设局,显然是有人做了手脚的。也就是说,现在的通行本《易经》(习称《周易》)内容有变化,不是原来的《易经》,可能在《易经》原义即哲学、科学的方面进行了删减。况且,《易经》的产生是历史、是政典箴言,于为人预测、好为人师非其初衷。

当然,在现实社会中,预示预想固然要,但绝非仅仅如此。因为古《易经》予人的是科学和科学思想,是过去现在未来的高度结合。据今长沙马王堆出土汉文帝时期的《汉帛易》,未标书名,没有《周易》,或许其时就埋下了疑问伏笔?新朝王莽的排汉篡经、刘歆《七略》的卜筮《周易》,尤其是魏王弼的《周易注》《周易略例》、唐孔颖达的敕撰《周易正义》,《隋书·经籍志》的“周易满天飞”等,使古《易经》名谓成问题,混淆于作为卜筮的《周易》之中,至今还掀不掉这顶迷信左道的破帽子。现在,《易经》与《周易》名称相混,中国的经学杂乱并影响到文明科学社会的发展,惜哉!历代学术界名人大佬对此俱视而不见,任务大而艰巨!目今《易经》真本何在,通行本《易经》终是何内容,任务大而艰巨!

                            古蝌蚪文形状图览(图自百度)


                 (纪元2016422日农历丙申年初夏旬日易律夫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