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07 年毛岸青在北京逝世,临终前嘱咐邵华:希望能和妈妈葬在一起

 古稀老人赵 2022-06-09 发布于北京

前言

2007 年3 月23 日,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之子毛岸青因病在北京去世,享年84 岁,同年4 月2 日,毛岸青的追悼会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此时的毛岸青身穿老旧的军装,头戴鲜红的五角星,而他的身上也覆盖着红艳艳的党旗,就这么安安静静地躺在那里,注视着他热爱一生的国家。

数千人民群众自发而来,党和国家领导人也亲自到场,满含热泪的向毛岸青的遗体深深的鞠上一躬,依依不舍的向

尽管如此,毛岸青同志仍然有自己的遗憾……

文章图片1

毛岸青

可是在毛岸青临终之前,说话十分困难的他却坚持让家人找来纸笔,颤颤巍巍的纸张上写道:“杨岸青”三字,随后反复嘟囔着:

“我想……母亲,去世之后……希望能……能和妈妈葬在一起。”

毛岸青的母亲是革命烈士杨开慧同志,自从1930 年11 月杨开慧在长沙识字岭英勇就义之后,便归葬棉花坡北向山坡,并在39 年后与杨母向振照合穴,安葬于湖南省长沙县板仓乡。

北京、板仓,浓烈的母子之情却相隔了数千公里,两人究竟为什么没有第一时间合葬?岸青同志的遗愿究竟有没有完成?今天我就带大家回顾一下,毛岸青同志坎坷的一生。

饱受辛酸,艰难求生的童年

1923 年11 月23 日,毛岸青生于湖南长沙,此时他的父亲毛泽东正在为革命奔波忙碌,在岸青出生不久后便被迫离家,参与到了革命浪潮之中。

这也导致了毛岸青的儿童时期很少见到父亲,所幸他有母亲杨开慧的百般照料,又有岸英、岸龙两个兄弟互帮互助,毛岸青过得虽不富足,但也很是快乐。

但革命家庭的荣光都是用汗水和鲜血所书写的,正当毛泽东等人为挽救中华民族之时,反动派却将罪恶的爪牙伸向他们一家。

文章图片2

毛泽东和杨开慧

1927 年,毛泽东急匆匆地回到了家中,毛岸青许久没有见到父亲,一下子就跳入了他的怀中,可还没有温存多长时间,就有一个人来到家中,在毛泽东的耳边低声轻语了几句。

随即,毛泽东又匆匆地离开家中,前去领导秋收起义,可让毛岸青没想到的是,他们的父子的下次见面,居然要相隔二十多年。

可是雪上加霜的是,一直陪伴他们兄弟的母亲杨开慧也即将被反动派残忍地杀害……

自从与毛泽东相识之后,杨开慧便一直跟随丈夫辗转到全国各地宣传革命,她不仅无微不至地照顾家人,还联络革命同志、抄写宣传资料并主动承担起妇女生存发展的责任,宣传妇女自我意识的解放。

可是这也引起了湖南军阀何键的注意,他们拿毛泽东没有办法,便将目光投射到了其家人身上。

1930 年10 月24 日,这一天正好是毛岸英的生日,作为母亲的杨开慧偷偷潜回板仓看望母亲和孩子,亲自为孩子做了一碗面条。

正当杨开慧要将面条送入毛岸英口中之时,只听“砰”的一声,家中突然出现了一批身穿军装的士兵,他们举起了手中的枪械,轻蔑地看着这对母子。他们正是湖南军阀何健的手下。

这些人早已知晓杨开慧和毛泽东关系,为了从杨开慧的口中得知我党的机密,直接拽着杨开慧的手臂,将她抬上了汽车。

文章图片3

杨开慧和毛岸英、毛岸青

毛岸英看见自己的母亲遭受欺负,死死地握住了母亲的衣角,这些残忍的军阀居然将年幼的他也一并带走,而7 岁的毛岸青则被眼前的景象直接惊呆了,只能无助地看着眼前的一切。

母子二人被军阀一路从板仓押送到了长沙警备司令部,并开始了残忍的折磨。

敌人妄图逼迫杨开慧交出共产党的名单和毛泽东的具体位置,但杨开慧是一个意志坚定的无产阶级革命者,哪怕遭受敌人的严刑拷打,她始终没有出卖自己的丈夫与事业。

他们见到杨开慧不肯交代,便将自己的铁鞭挥向了年幼的毛岸英,见到孩子遭受欺负,杨开慧便会鼓励他坚强起来,不用害怕危险:

“伢子,咱别害怕,哭是没有用的,你现在要好好吃饭,好好睡觉,长大了为穷人做事情才行。”

眼见折磨对杨开慧没有作用,何健的谋士任卓宣便说道:“我们可以让杨开慧宣布与毛泽东脱离关系,削弱他们的力量。”

文章图片4

湖南军阀何健

恰巧,南京国民党也在众多压力之下,发出了警告,希望他们不要伤害杨开慧的生命。

可敌人终究是小瞧了杨开慧,她宁愿死亡也不会妥协,坚定地站在了革命者的一方,她斩钉截铁地说道:“要我与毛泽东脱离关系,除非海枯石烂!”

1930 年11 月14 日,杨开慧从容地走向了刑场,用自己的鲜血照亮了革命的道路,享年29 岁,临终前,她大声向敌人说道:

“砍头只像风吹过!死,只能吓胆小鬼,吓不住共产党人!”

万幸的是,毛岸英在舅舅杨开智的周旋下最终获救,而毛岸青和他的兄弟们只能跟随着外婆和舅舅居住,生怕再有人抓捕。

文章图片5

毛岸青三兄弟

母亲的离世是毛岸青一辈子的心病,但他也因此变得坚强与勇敢,他深信,自己的母亲虽然身亡,可她的意志从未丢失,自己绝对不能辜负母亲。

可让毛岸青没有预料到的是,母亲的离世不过是他坎坷人生的开始……

历经磨难,自强不息的少年

听闻妻子离世的毛泽东悲痛万分,提笔写下了“开慧之死,百身莫赎”表达自己的悲伤,并希望自己的兄弟毛泽民照顾自己的杨开慧留下的三个孩子。

不久之后,毛岸青的外婆向振熙便收到了毛泽民的来信,希望她将岸英、岸青、岸龙三兄弟送到上海,交由党组织照顾。

舅舅杨开智让妻子拿了个竹筐,将孩子们放入其中,这才脱离了军阀的监视,他们乘坐火车先到了武汉,再登上轮船抵达了上海,最后才把孩子们送到了上海地下党的手中。

随后,毛泽民将毛岸青三兄弟送到了中共地下党创办的上海大同幼儿园,和其他革命家属的孩子一样读书学习。

文章图片6

“红色牧师”董健吾

当时大同幼儿园的主管叫做董健吾,他先是将自己的青浦老家的几十亩卖掉,并利用自己“牧师”的身份进行募捐,这才在戈登路(今江宁路)武宁路拐角处的两幢石库门房子创办了大同幼儿园。澎湃的儿子、恽代英的女儿、蔡和森的儿子都曾在这里学习。

1931 年春节前后,毛岸青兄弟三人正式进入学校读书,尽管董健吾悉心照料,但最年幼的毛岸龙还是因为水土不服接连生病,最终不治身亡。

母亲、弟弟,两位至亲的接连逝世,毛岸青兄弟只能相依为命,在这个举目无亲的大同幼儿园相互扶持,可尽管如此,命运还是没有放过他们。

1931 年4 月下旬,顾顺章由武昌乘坐轮船来到汉口之时,恰巧被王竹樵撞见,随即特务机关将其抓获,顾顺章被捕后当即叛变,供出了所知的一切中共机密,上海地下党首当其冲。

这时的幼儿园经常出现一些奇怪的信件,保育员也会突然失踪,如此危急之下,大同幼儿园不得不立即解散,毛岸英和毛岸青兄弟两人只能将唯一的希望寄托在董健吾的身上了。

可此时的董健吾也情况危急,敌人派出了特务在他家周围抓人,董健吾只能将他们兄弟两人送到前妻黄慧光的家中。

黄慧光一家本就拮据,而且对革命知识没有深层次的认识的方向,因此两兄弟在黄家经常饿肚子,连出门买药的资格都没有。

无奈之下,毛岸青兄弟只能悄悄地离开了黄家,流浪在上海街头。

文章图片7

相依为命的两兄弟

他们只是十几岁的孩子,想要在混乱的上海寻找出路怎么会容易?再加上他们在湖南长大,根本听不懂上海话,他们在上海的生活可想而知。

但他们两兄弟早已继承了母亲的坚毅勇敢和父亲的不屈不挠,他们宁愿在大街上卖报纸求生也不愿意走向国民党的魔窟。

面对当年的凄惨生活,毛岸英在多年之后依然记忆犹新:

“我除了没偷人东西,没给有钱人当干儿子,别的都跟《三毛流浪记》中的三毛一样,睡马路,给人拖地板,从垃圾箱里找破烂,全都干过……”

1935 年,正在卖报纸的毛岸青突然听到路人说了一句“毛泽覃,太可惜了……”

毛泽覃正是毛岸青的叔叔,他急忙拿起手中的报纸,这才知道自己叔叔已经被杀害,义愤填膺的他掏出了口袋中的粉笔,在电线杆子上用力地写下“打倒帝国主义”。

可这一幕恰巧被上海的警员所看到,恼羞成怒的他们召集在了一起,不知轻重地殴打幼小的毛岸青,最终给岸青留下了不治之症。

文章图片8

上海时期的毛岸英(左一)和毛岸青(左二)

居无定所、食无果腹的毛岸青只能强忍着疼痛,和自己的哥哥毛岸英继续忍受灾祸。

1936 年夏,上海的地下党在一座破庙之中找到了兄弟二人,此时的他们已经瘦骨嶙峋,毛岸青也因为身体和心理的双重打击,患上了严重的脑疾,这种病如同一枚“不定时”的炸弹,随时都会爆炸。

但在那个混乱的年代当中,这般遭遇的孩子又有多少?所幸的是,毛岸青兄弟二人终于找到了家,能感受到父亲的关爱。

留学苏联,无微不至的父爱

1937 年初,为了避免两兄弟惨遭不幸,组织在得到毛主席的同意之下命令地下党员李杜先将他们送到巴黎看病,随后将他们兄弟二人送到苏联学习,进入苏联国际儿童院上学。

与此同时,一封信件穿过白雪皑皑的西伯利亚,由西安传到了莫斯科之中:

“亲爱的岸英、岸青:

时常想念你们,知道你们情形尚好,有进步,并接到了你们的照片,十分的欢喜。

现因有便,托致此信,也希望你们写信给我,我是盼望你们来信啊!我的情形还好,以后有机会再写信给你们。祝你们健康、愉快与进步!

毛泽东三月四日”

此时的中国大地已经进入了抗战时期,但毛泽东只要一有机会便写出一封信件,慰问自己的远在国外的儿子。

文章图片9

在延安写作的毛泽东

与此同时,毛泽东还特别关心了兄弟二人的学习情况,尤其是中国的传统知识,儿童院的教导主任郑一俊在教授他们文化的同时,经常会拿出毛泽东送给他们的图书,《有精忠岳传》《官场现形记》《三国志》《水浒》等21 种。

并在信中写道:

“有一事向你们建议,趁着年纪尚轻,多向自然科学学习……将来可以倒置过来,以社会科学为主,自然科学为辅。总之要注意科学,只有科学是真学问,将来用处无穷。”

可正当毛岸青兄弟吸收知识之时,战争爆发了,儿童院因为物资贫乏只能给每个孩子半斤黑面包充饥。

为了实现自给自足,毛岸青和哥哥一起来到了院子里种地,在满足自己的同时将蔬菜分给其他孩子。

文章图片10

两兄弟的合影

为了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毛岸英和毛岸青兄弟主动来到了苏军报到,可就在毛岸英在前线厮杀之际,毛岸青却因为脑中的“炸弹”不能参加,只能和其他小伙子一样做抢修战壕的后勤工作。

1947 年,毛岸青回到了中国,终于见到了失散已久的父亲,他们父子已经二十多年未见,但他没有投入父亲的怀中,而是听从了党中央的安排,前往气候严寒,土匪猖獗的黑龙江克山县,展开土改工作和农业工作。

不矫情、不特殊,用自己的努力创造价值,这便是毛主席的儿子,这就是新中国的建设者。

可就在一切都蒸蒸日上之际,毛岸青脑中的“炸弹”却突然爆炸了……

深受打击,思念亲人的岸青

新中国成立之后,国内的环境也趋于稳定,毛岸青也因此被调回了北京,进行书籍的翻译工作。

而他的哥哥毛岸英也在1951 年后加入了抗美援朝的战斗当中,可谁也没想到的是,仅仅一个月后毛岸英便遭到了美军的空袭,壮烈牺牲。

忙碌的父亲、早逝的母亲,只有哥哥毛岸青是陪伴他最久的亲人,听到噩耗的毛岸青悲痛欲绝,只能独自一人承受这份痛苦。

文章图片11

周总理、邓颖超和毛岸青兄弟合影

终于,他忍不住了,他脑袋中的“炸弹”也爆炸了。

在心理打击之下,毛岸青不得不再次来到莫斯科接受治疗,但离开祖国的生活让毛岸青难以接受,直到嫂子刘思齐的到来,毛岸青才得以将自己的真实想法转达给了父亲。

“让他回来吧!”内心柔软的毛泽东自然同意了毛岸青的请求,并将他安排到大连休养身体。

可即使是回到祖国,毛岸青依然很是孤单,曾经担任毛岸青一家秘书的章庭杰回忆道:

“岸英的去世,对他的刺激很大,经常会说'我梦到哥哥’这类的话”。

1957 年,毛主席在百忙之中去看望毛岸青,父子二人许久未见,非常开心地聊了很长时间,这时毛岸青突然说道:“我梦到母亲了,听她让我好好读书,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才。”

听到这句话,毛主席的眼中就流出了泪水,他突然意识到,毛岸青的一生太过孤独了,他也是时候成家立业了。

文章图片12

回家祖国的毛岸青

不久之后,刘思齐的母亲张文秋来到了大连,他的女儿邵华也在放假之后跟随妈妈来到了此处,看望毛岸青。

这不是毛岸青和邵华的初次相遇,他们在毛岸英与刘思齐相爱的过程中便认识了,但当时的毛岸青害怕邵华不同意自己的爱意,便没有表白。

毛主席知道情况后便鼓励他们自由恋爱,最终,毛岸青和邵华在亲友的祝福下走入了婚姻的殿堂。

而毛主席则因为工作原因没有赶来,只能托人送来了一只手表和收音机作为他们的新婚礼物。

文章图片13

毛岸青和邵华的婚礼照

在这之后,毛岸青的生活逐渐走入了正轨,可依然对母亲和哥哥表达了自己的思念,每当这时,邵华便会送上安慰。

邵华曾经说过:“岸青晚年的时候会像一个孩子一样,一个人坐着落泪,每一次我去问他的时候,岸青总会满脸泪水地告诉我'我想妈妈,想大哥……’”

对于毛岸青而言,家人是他一生的羁绊,母亲和大哥的离去更是他一生的痛楚。

2007 年,毛岸青自知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临走前他对着妻子嘱咐道:“我想母亲,等我死后,不要把我送回韶山,我希望能和妈妈葬在一起”

作为妻子的邵华自然懂得丈夫的决定,可正当众人商议此事的时候,噩耗突然来临。

2007 年3 月23 日凌晨,毛岸青因病去世,享年84 岁,因为事发突然,党中央决定以国家副总理的规格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了追悼会。

追悼会上,群众自发地来到八宝山悼念毛岸青,在通往灵堂的两旁,则是毛岸青从小到大的所有照片。

文章图片14

毛岸青追悼会

一年之后,邵华夫人也离开了人世,临走之前他向自己的孩子毛新宇嘱咐道:“把我和岸青的骨灰安葬在婆婆杨开慧的墓前,我要永远地陪在他的身边。”

2008 年12 月,孝顺的毛新宇将父母的骨灰送回了湖南的杨开慧烈士陵园,毛岸青这才回到了母亲的怀中,永远和亲人长眠于此。

毛岸青的一生十分波折,但他从不向他人诉说苦难,金钱、权势、地位又有什么用处,他不过是希望和家人团聚的普通人,如今他终于得偿所愿,可以和母亲永远地在一起……

文章图片15

毛岸青一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