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性-人性究竟是本善还是本恶

 若悟369 2022-06-09 发布于安徽

一:人性本善

人性本善,良知自存。之所以让人心难以直视,是“欲望二字”遮蔽了良知。

图片来源于今日头条图库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一观点便是人心本善,只因每个人的成长环境,人生经历不同,所铸造了不同的人生。有人坚持着自己的善念,而有人堕入了深渊。

在当今的社会,很多的人迷失了自我,在生活的压迫,利益的驱使。在错综复杂,尔虞我诈的人际关系中,变得狡诈,冷酷。

孟子说:“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人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二:人性本恶

荀子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荀子是历史上第一个提出人性本恶的人

人的天性便是带有侵略性,占有性,掠夺性的。只是现如今的和平年代,讲这种侵略性在孩子成长的途中潜移默化的消磨干净了。所谓善恶的界定,是看行为是否符合伦理道德规范,符合即为善,不符合即为恶。伦理道德规范,其实便是自古传下来的儒家思想所构成。

若是往前推到石器时代,骁勇善战的部落也许就是善,因为他们可以给部落带来更多的食物,更多的资源。反之那些唯唯诺诺的部落可能就是对恶的定义,因为他们连自己的部落资源都保护不了。

至于如今被定位为“恶”的代名词的侵略性,到底是善,是恶。我在这也就不过分解读了。

所以说,并非善就是善,恶就是恶。只是看如何去被定义。

人性就是人性,哪有什么善恶之分。

告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