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访谈资料太杂,理还乱,怎么办

 张宇文老师 2022-06-09 发布于上海
访谈的时候,很容易和受访者聊嗨,一会没刹住就偏离了研究问题。又有的时候,感觉自己收获满满,得到了贼多有用的信息,结果一开始整理,却发现无从入手……

不得不强调的是——访谈不是随便聊天,访谈资料也不是可以随便堆砌到文章里就万事大吉的。其中,有很多需要注意的事项,千万不要一步一个雷踩到黑呀。🤐🈲

高中课题第七弹:如何处理访谈资料 ↓

访谈完之后,你首先拿到的是原始的文本素材,比如访谈录音和誊录稿、观察笔记、田野笔记、照片等等。

这些资料一开始通常是庞杂、零散、没有章法可以串联到一起的,你首先要做的一件事就是,把这些资料通读两遍,并梳理出大致的轮廓或者故事线

其次,你需要再次明确你的研究问题,也就是你想解答的问题有哪些。带着这些问题,你需要从你的资料当中寻找答案。有几个经验是:

第一,你可以对获得的访谈资料做一个简单的分类,对比一下不同受访者的回答有哪些共同点和差异这时候回顾你的访谈提纲是一个辅助的法子。你的目的是,从原始资料中寻找故事线,搭建你的论述框架。

第二,你可以紧扣自己的研究问题,并结合受访者的话语,进行文本的意义解读和重新诠释,并凝练出你自己的观点你可以采用“观点表述+话语引用”的结构去展开。

但是,特别要注意,不要把所有的访谈记录原封不动地搬到你文章中去,而是要从你的研究问题出发,有选择地浓缩观点,讲一个完整的故事。一定要做到有引用就有解释,不然就不要引用!

第三,展开各个分点的论述之后,需要在最后做一个总结。这时候,就没有必要引用受访者的话语了,最要紧的是表达你自己的观点,说你自己的话



总而言之呢,对于访谈资料/定性资料的分析,很难说有统一的、标准的套路,你的选择取决于你想得到的答案,你的直觉和对资料的敏感程度。

这整个过程都是非常开放的,主观性很强的。但是有一点必须记住,你最好能把整个故事讲清楚,并且有证据支持你的观点,最好还能给读者带去一些新的、有趣的东西。

相比于数据分析已经有了一套标准的操作程序,访谈资料处理这个事情,并没有明确的套路。所以说,如果在这样的情况下,能够写出一篇出色的定性研究文章,就是道行足够深了。👊



阅读在看转发三连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