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质的研究访谈法评介

 姩躎艌簐涊蘖陧 2016-02-21

质的研究访谈法评介

作者:彭秀平  来源:社会科学家


“质的研究”的界定


综合国内外学者对质的研究的界定,质的研究是一种人文社会科学的主要研究范式,它承认“研究者所涉入世界的主观性”,研究者需从被研究者的视角来审视问题;质的研究收集资料的方式主要是参与观察、深度访谈、文献档案、音像资料的获得;质的研究的基本方式是用文字来加以详细的描述,而不以数字来加以测量,文字的描述主要在于理解而不太关注验证;质的研究资料的分析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归纳方式,而不是概率论基础上的演绎推论;质的研究承认主观人化世界中研究者的价值涉入,研究者不是对这种主观价值存而不论,而是必须重视这种主观价值对研究进程与结果的影响。

由于质的研究遵循的是自然主义态度的研究原则,因而研究者不需要对研究情境进行操纵和干预,也不需要控制变量和形成某种假设,并将这种结构性的假设强加于被研究者。质的研究设计所具有的这种自然性、灵活性、自动性,使得其设计风格同量的研究设计有较大的差异。质的研究者对假设的基本态度是:假设是隐含在随着研究的推进而收集、分析资料的过程中。在研究中不断引进和修正假设的过程,也就是向准确描述研究现象不断逼近的过程。

质的研究访谈及其类型


质的研究资料的收集主要采用观察、访谈、文献档案分析、视听材料分析四种主要途径。Fetterm an 把访谈看作是质性研究者用来收集数据的最重要的工具。

质的研究访谈与调查研究中的访谈有所区别。调查研究中的访谈是以结构性访谈为主,由研究者事先设计好问题及可能的答案,访谈中按问题的次序提问,被访者一般是选择设计好的答案之一。这种访谈是按量化的思路设计的,访谈结果能够比较容易地进行编码和统计。而在质的研究中,访谈一般是无结构、半结构、部分结构的开放式深度访谈,也就是一般不使用访问表格和规定好的访问程序,对访问对象的反应不做限定。访问虽然是按一定目的进行,但访问的内容、顺序等有一定的灵活性与机动性。采取这种访谈形式,更有助于了解被访谈者真实的想法,更有可能了解到研究者事先没有想到的一些问题。就方式而言可采用一对一的面对面访谈、电话访谈、焦点访谈(也称群体访谈)、前后访谈。总之,质的研究访谈要求访谈者了解被访者对研究问题的理解、思维方式,给被访问者留有充分的思考和语言表达余地,并按照被访者的思路、交往方式、语言表达习惯来讨论问题。

质的研究访谈问题的类型


Patton 列出了六种可以询问人们的基本问题类型。在一个访谈研究中可以问到其中几种类型的问题,也可以问到所有六种类型的问题。这六种类型是:(1)背景或人口统计学问题,比如被访谈者的年龄、教育程度等;(2)知识问题,用以了解被访谈者所拥有的实际信息(与他们的意见、信念和态度相反);(3)经历或行为问题,用以了解被访谈者目前正在做或过去已经做过的事情;(4)信念或价值观问题,用以了解被访谈者对某些话题或问题的想法;(5)感受问题,指被访谈者对其经历的情感反应;(6)感觉问题,用以了解访谈者看到、听到、尝到、闻到或触到了什么。

访谈类型的主要特点


从质的研究访谈的几种类型来看,一对一的面对面访谈是最常见的一种形式。它的主要特点是:被访谈者能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访谈者也容易控制访谈情境和访谈进程,使访谈的问题更有针对性,双方更便于挖掘问题的深层,澄清问题的细节,同时也更易于访谈记录。一对一的面对面访谈要求来访者有较高的提问技巧和倾听技巧。

电话访谈是一种方便、快捷、低成本的访谈形式,在电话相当普及的今天,它的优越性更加突出。电话访谈的不足是访谈的情境淡化,易使访谈者投入不够,双方难以建立一种密切的合作关系,结果的可靠性会受到影响。此外,上述两种一对一的访谈共同需要考虑的问题是访谈者与被访谈者的性别关系。有研究表明,同性别访谈与异性别访谈对于不同的研究问题,被访谈者的坦诚程度和合作程度有较大的差异。

焦点访谈是一种群体访谈形式。研究者事先列出要探讨的问题,在访谈中仍然保持一种开放的方式(事先并不硬性规定语言表达方式,也不确定提问的顺序),围绕与研究课题密切相关的问题提问。它的主要优点是被访谈者就某一感兴趣的问题可以各抒己见,并且在浓烈的访谈气氛中易产生创造性见解,访谈者从中可以集思广益。但在焦点访谈中,访谈者较难控制访谈情境,访谈进程的转换需要老练的访谈技巧,一些被访谈者也容易产生从众倾向,而不坚持自己的看法。前后访谈实际上是一种访谈失误的应变措施。

由于访谈新手缺乏访谈经验或访谈中的其他原因,致使访谈对象产生对立情绪而不愿合作或者是访谈遗漏、临时访谈中断等,就需要下一次访谈来弥补和完成,这样前后两次或多次访谈就叫前后访谈。

除上述访谈形式外,近年来质的研究也发展了另一些新型的访谈形式,其中最有影响的是创造性访谈和后现代访谈。创造性访谈受口语史研究的影响,它要求访谈者和被访谈者放弃访谈原有的规则,象生活史那样自由地表达自己。这种自由不仅体现在访谈过程中,也应体现在访谈记录与访谈报告中。后现代访谈的主旨是要使研究者对访谈的影响降至最低限度,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一是采用多音访谈使研究者对被访谈对象的声音影响降到最小,二是对报告的解释采取解释互动主义的立场,由被访谈对象积极参与。

访谈步骤


质的研究访谈需要经历以下步骤:①进入访谈现场。访谈者进入现场时必须熟悉和分享被访谈者的活动目标与活动方式,以自然的态度或学习者的态度使自己的行为方式保持同研究现场情境的协调,最好通过学习能融入现场情境。②理解被访谈者的文化和语言。有研究表明,访谈者对一种语言的语音、语法、字词、语义的掌握水平,会直接影响访谈问题的提出及对访谈的描述和理解。在跨文化研究中学习和理解被访谈对象的民族语言和文化习俗是一个必备条件,即使在亚文化领域的研究中了解当地的风俗习惯、谚语、习语,对访谈对象行为方式的理解,也是非常必要的。③确定自己在访谈中的位置。根据访谈问题的特点和自身的文化素质,确定自己在访谈中是一个信息的学习者或是探索者,还是交流者、委派者,抑或是现场的导演者等。④寻找关键信息者(key inform ants)。关键信息者一般是被访谈人群中的消息灵通者、能说会道者、交往明星者、富有经验者等等,同时也必须是一个愿意提供信息者。一个好的关键信息者不仅是访谈的引导者,也是当地文化习惯、乡土俚语、隐语行话的翻译者,甚至会直接决定访谈的成功与否。⑤取得信任。为取得被访谈者的信任,研究者需要说明所从事研究问题的内容、目的、意义和研究保密的基本原则,使被访谈者能有合作的意愿。

质的研究访谈的特点


质的研究的自然主义的研究态度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研究者不施“暴政”于研究现场和研究过程,即不将已有的理论框架、概念范畴、测量手段强加于研究过程。研究者只是作为一个观察者、学习者、访问者来获得有关资料,并对这些资料以“现实故事”、“坦白故事”的方式自然呈现,由读者自行做出体悟和判断;二是研究责任的情境性。它要求所有的资料都必须在收集资料的当下情境中得以解释。质的研究责任是准确、详尽而又充分地描述研究的情境和情境中的现象。这种自然主义的研究态度使人的生活世界、生存方式、生存价值得到自然的显现。

但是,研究取向的价值性导致了质的研究对研究者个人素质的过分依赖。质的研究对研究者个人的素质要求较高,受研究者个人文化因素的影响较大。首先,在质的研究中,研究者向研究对象提什么问题、怎样提出问题就是一种技巧,如果研究者草率地把自己的问题(不经过任何转换的问题)交给受访者回答,往往整个研究结果看起来与一般的新闻采访无异,从而令研究停留在常识性和思辨的层面。其次,在质的研究中,以被访谈者为中心是有一定限度的,这是由访谈材料的真实性所决定的,访谈材料的真实性一方面是在于受访者愿不愿意说真话,另一方面是在于受访者能不能说(也就是受访谈者的动机、知识和能力的影响)。再次,质的研究过程中需要研究者与被研究者的交流,要求研究者能够根据现场的情况及时调整研究计划,因此对研究者的素质要求较高。

[ 作者简介] 彭秀平,上海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版权归来源及作者所有,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质化研究理论与方法
郭泽德主编




收录了包括扎根理论、田野调查在内的质化研究研究方法最经典的论文研究,并外链大量相关电子书籍和资源。是从事质化研究不可或缺的一本书。


《质化研究理论与方法》又开卖了,点击“阅读原文”查看详细信息




化研究

ID:zhihuayanjiu

长按并识别关注


每天一篇质化研究文章,助您提升学术研究能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