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医生:大便出现这些异常,说明肠道长“息肉”了,需及时就医治疗

 古稀老人赵 2022-06-10 发布于北京

中国是全球消化道癌变患者最多的国家,在所有消化道癌变中,最为高发的一类就是大肠癌。

我国临床上,每年新确诊的大肠癌患者超过了50万人以上。且由于大肠癌的初期症状不够典型、早期发现难度大,超过了2/3的患者在确诊时,就已经进入了晚期阶段。

在这些确诊的患者中,有近80%左右其实都是从大肠息肉发展而来的。所谓的大肠息肉,指的是向着肠腔突出的赘生物总称,它在临床上分为腺瘤、非腺瘤性息肉两大类。

从本质上来说,大肠息肉是一种良性肿瘤,但是大肠息肉却存在癌变的可能性,特别是腺瘤性息肉癌变的几率相对较大。

到目前为止,有关于大肠息肉的发病原因和机理还没有完全明确,但是临床也掌握了许多和息肉有关的病发因素。比如遗传基因、年龄增长、不健康的饮食习惯(高脂肪、低蛋白的饮食模式)、长期吸烟酗酒、胆汁代谢紊乱、肠道炎症刺激、肠道微生态失衡等等。

既然如此,大肠息肉在病发之后,是否有症状呢?

其实,在我国临床上,绝大部分大肠息肉的临床症状都不明显。特别是非腺瘤性息肉患者,基本都没有典型症状。除此外,部分腺瘤性息肉病也可以没有症状。绝大部分息肉患者,其实都是在一次偶然肠道检查时,才发现了病情的存在。

不过,临床上也有部分患者出现了异常表现,特别是以下几个症状较为常见:

  1、大便习惯紊乱

息肉毕竟是出现在肠道内的赘生物,它在形成之后,可能会对肠道黏膜造成刺激,导致肠道功能紊乱,部分息肉还可能会改变肠道黏膜的分泌,继而影响到患者的排便习惯。

常见的大便习惯紊乱症状包括了排便次数增多、大便不成型、腹泻、便秘等。也可能会因症状轻微、不典型,被患者所忽视;

  2、血便别忽视

临床上,只有很少一部分肠道息肉混着会出现便血症状。这种血便可能与痔疮便血有不同,因为痔疮便血是被动的,它多是出现在了排便的过程中,表现为了大便表面带有鲜血、滴状鲜血等。

而肠息肉血便则是发生在了肠道内部,所以患者会排出粘液混合样血便、大便中参杂血液。也有部分患者,会因息肉出血而发展为贫血;

3、大便形状变化

一个健康的人,受到肠腔空心圆柱状的影响,排出的粪便就是圆柱体、垂直下降的状态。

但是,如果有息肉在肠腔内,特别是生长直径比较大的息肉,它就可能会压迫粪便,导致粪便的形状发生变化,比如排便变得越来越细、呈现出了小扁条状,又或者是大便一次带有鲜血痕迹、凹陷痕迹等;

  4、其他症状

直肠如果出现了较大的腺瘤性息肉,可能会造成大便次数增多、肛门下坠感,甚至是会脱出肛门外。在一些比较罕见的情况下,结肠内的腺瘤还可能会导致肠套叠、腹部绞痛、肠道梗阻等问题出现。

但就如上文中提到的,很多肠道息肉患者的症状并不明显和典型。所以,对于年龄在50岁以上、有肠癌和肠道息肉家族史、肥胖等高危人群来说,应当提高对肠道息肉的警惕性。不单单在生活中要关注身体异常,定期就医进行相关的筛查也非常必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