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印度发现福寿螺“克星”,每年吃掉20亿福寿螺,能在我国推广吗?

 柠檬猪nyzbh9re 2022-06-10 发布于广东

福寿螺和小龙虾一样都是世界百大外来入侵物种之一,不同的是小龙虾在我国需要靠大规模的养殖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而福寿螺同样也是因为食用引入的物种,如今却在我国许多地方泛滥成灾。

除了我国外,福寿螺在美国、印度、东南亚地区多个国家都已经有非自然分布了,但不同的是在大多数国家福寿螺依然在野生环境下威胁着本土的动植物,而在印度,福寿螺却栽了个大跟头,因为印度发现了福寿螺的克星,一年就能消灭掉几十亿只,而这个克星不是别的,正是印度人

那么问题来了,同样是外来物种,为何福寿螺能在“吃货”众多的我国泛滥,却在印度栽了跟头呢?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原因。

福寿螺为何在我国能泛滥成灾?

福寿螺是原产南美洲的一种淡水螺,属于苹果螺科下的软体动物,它们原本安静地生活在南美洲的河流、湖泊以及水库中,与我国没有任何的交集,直到1979年,这一年一位在阿根廷的黄姓女华侨从阿根廷带回来了一盒福寿螺的卵(中国台湾),没想到这些卵大部分都成功的孵化,之后,它被冠以“金宝螺”的名字正式在台湾推广养殖。

当然,福寿螺能够在我国台湾地区率先推广是有三方面原因的:

第一,我国本身就食用螺类的饮食习惯,所以大众对福寿螺的接受度很高;

第二,物以稀为贵,正是因为这样在福寿螺刚进入台湾时,一个福寿螺曾经卖到过183元(800台币);

第三,福寿螺的个体大,福寿螺是一种大型的螺类,它有着约7厘米以上的直径以及平均6厘米左右的高度,比我国本土的淡水螺类(主要是田螺)大了好多倍,个体大就意味着螺肉多。

福寿螺到达我国台湾两年后,广东率先从台湾引入了福寿螺,福寿螺正式在我国内陆吹响了进攻的号角,再加上内陆本身对螺类的需求量就很大,如此大的福寿螺很快就成为了政府扶持的养殖项目。

但是,就在我国内陆加大力度推广养殖福寿螺时,台湾却传来了不好的消息,因为福寿螺生存和适应能力强,繁殖速度又快(一年繁殖两次,一共可产下20-30个卵块,一个卵块中约有10-300个卵,也就是说一只福寿螺一年就能产下200-9000个后代)

所以,在台湾福寿螺很快就进入了稻田,作为一种杂食性的螺类,福寿螺是不挑食的,因此很快稻田里的水稻就遭了殃,此时福寿螺从“金宝螺”变成了“夭寿螺”,而福寿螺也在台湾泛滥成灾。

到了内陆后,福寿螺也表现出了强大的适应能力,在繁殖能力的加持下,福寿螺的数量开始急剧增加。在起初,这是件好事,因为它本身就是以食用螺被引入的,甚至在21世纪初,福寿螺还在北京等大城市成为了与小龙虾和香辣蟹其名的“夜宵之王”。

但是,随着福寿螺在内陆的推广,事情出现了,2006年年底,北京发生了一次广州管圆线虫感染事件,有数十人被感染,甚至有感染者出现了大脑受损的情况,而引发这次感染事件的罪魁祸首就是福寿螺。

除了北京的这次事件外,全国多个地方也陆续地出现了食用福寿螺感染寄生虫的案例,一时间,人们开始“谈螺色变”,再加上福寿螺的口感也不出众,所以逐渐的人们开始“抛弃”福寿螺,以至于养殖的福寿螺逐渐的进入到农田中,泛滥成灾。

因此,福寿螺进入我国是以食用螺的身份,因为它个头大(肉多)、养殖难度低(适应能力 强以及繁殖能力快等特点,而它之所以被“抛弃”是因为它在我国导致了多起寄生虫感染事件,而且淡水螺本身需求量虽然大,但是也是季节性的,再加上它的口感也不出众,最终让人们逐渐的远离,最后它们才泛滥成灾的。

福寿螺为何在印度“栽了跟头”?

福寿螺之所以在印度栽了跟头主要原因是它在印度的接受度非常的高,是印度主要的食用淡水螺,而且它没有在印度泛滥成灾的原因是市场需求大,要靠人工养殖才能满足需求,这一点与小龙虾在我国是一样的。

那么问题来了,难道印度人就不怕寄生虫吗?我们从两个方面来看一下福寿螺是如何在印度栽的跟头。

第一:寄生虫是可以被杀死的。其实不仅仅是福寿螺,寄生虫中淡水螺类中是广泛存在的,比如我们常吃的田螺中也有很多寄生虫,螺蛳(方田螺)中的管圆线虫甚至比福寿螺还要多,但是,这些寄生虫其实都是能够通过高温烹饪的方式杀死的。

而福寿螺之所以在我国引发了多起寄生虫感染,是因为福寿螺如果烹饪时间过长,其肉质很硬,而一些商家为了让福寿螺口感比较好,烹煮的时间较短,并没有完全的杀死这些寄生虫最终导致了寄生虫感染。

印度人在吃福寿螺时就非常注意这一点,他们会先将福寿螺洗干净,然后放入清水中煮个十几二十分钟,然后将福寿螺捞出来,再将螺肉取出来,之后再起锅烧油放入佐料,继续的烹煮,最后再放入灵魂的咖喱,才出锅。

较长的烹饪时间,已经将福寿螺里的寄生虫杀死,所以,印度人吃了就没事了,这其实是因为印度人牺牲了福寿螺的口感,得来的安全。

GIF

第二:不挑食。虽然我国的吃货众多,但是我们上下五千多年的烹饪文化让吃货们的嘴巴非常挑剔,这让烹饪时间一长就变得难嚼的福寿螺逐渐的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而印度人就不同了,他们原本的饮食文化中,猪肉、牛肉等常规肉食就吃得很少,所以这些都是来自于水中的蛋白质来源,他们是从不挑剔的。给大家举个例子,清道夫在我国局部也已经泛滥了,而这可是让吃货们望而却步的存在,但是在印度,清道夫非常的受欢迎,他们只是简单的将清道夫开膛破肚清理干净,然后撒上孜然辣椒面,就是一道美食。

既然肉少、肉质柴、腥味重的清道夫都能在印度成为一道美食,就更不用说加了咖喱的福寿螺了,事实上,除了福寿螺外,让我国吃货们瑟瑟发抖的非洲大蜗牛,在印度依然是一道受欢迎的美食。

总结一下

福寿螺在我国如今是“谈之色变”的存在,但很多人不知道它们在过去还有过辉煌的历史,只是一些商家为了追求口感将烹饪时间缩短,才给了寄生虫存活的机会,而在印度,福寿螺的克星就是印度人,他们放弃了口感,换来了寄生虫的消失,所以,目前在印度,福寿螺基本上还在人为的养殖下,并未造成泛滥成灾的现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