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苑★散文】两人四首《明妃曲》

 施云南 2022-06-10 发布于上海
【文苑★散文】两人四首《明妃曲》
   作为四大美人之一,王昭君的故事尽人皆知,所以,古往今来,有感于昭君出塞而为之吟诗作赋之人,大有人在。传说故事大致相同,但是,每个人吟诵的角度,却又都有各自的不同之处。用清代方冬树的话来说,那便是:“此等题各人有寄托,借题立论而已。”也就是说,各位诗人,都是借古人之事,来抒发自己心中的情感。
   李白在写王昭君的时候,专门注重描写她远离故乡,客死他乡的凄惨,所以,留下了“汉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一上玉关道,天涯去不归”这样的句子;而白居易呢,又通过“汉使却回凭寄语,黄金何日赎蛾眉”,这样的句子,来表达了王昭君的归乡情切;杜甫通过“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这样的句子,将王昭君不得汉元帝顾念,远嫁他乡的遭遇,和自己的怀才不遇,漂泊天涯相互联系了起来……
   描写王昭君的诗歌虽然很多,但是,有一点却是很明显的,那就是,在绝大多数诗歌中,诗人们都着重哀叹了王昭君的时运不济,命运多舛,并借此反映自己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所以,与其说他们是在诵昭君之事,倒不如说是在借着对美人迟暮的叹息,浇自己心中的块垒。
   描写王昭君的诗句虽然多,但是,我印象最深的,还是王安石的两首《明妃曲》、欧阳修和作的两首诗歌,在所有的诗歌中,这两人四首《明妃曲》,可以说是独辟蹊径,各有巧妙不同啊。
   王安石和欧阳修,都是宋朝人,所以,要读懂这两人四首《明妃曲》背后蕴含着的深意,我们还是要看看,当时的宋朝,处于一种何等状态。
   当时的宋朝,正处在内忧外患之中。在外,有大辽、西夏等少数民族,他们在边境虎视眈眈,朝廷在不得已之下,只能和这些国家一一签订合约,苟且偷生。在内,君王无道昏庸,臣子无能庸碌,面对重重危机,依然只顾着自己享乐。如果对比一下的话,就能够发现,当时的场景,和汉朝的时候,是多么相似啊。
   于是,在这样一个似曾相识的背景之下,王安石首先憋不住了,借汉朝当年的往事,抒发了自己心中的愤懑。当他写完了这两首《明妃曲》之后,欧阳修颇有感触,于是,便和了两首,于是,便有了这两人四首《明妃曲》,流传千古。
  
   首先,还是先来看看王安石的《明妃曲》吧,这两首诗歌,作于宋仁宗嘉祐四年,在众多歌颂王昭君的诗作中,可以算是最别出心裁、独具匠心的了。
   王安石在他的第一首诗中写道:“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未曾有。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
   王安石是一个改革家,他曾经提出“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观点,大刀阔斧地进行着自己的改革,所以说,他应该算是一个生性喜欢求新、求变的人。这一点,在他所撰写的诗歌中,我们也能看出一些端倪来,那就是,他非常喜欢写翻案文章,在这首诗歌中,他对一些人、一些事情,提出了自己新的看法。
   这首诗歌的前半首写明妃之美不在其容颜,而在其意态,当王昭君顾影自怜的时候,还觉得自己的容颜并不美呢,但是,当汉元帝看见其风采翩翩的样子,却深深爱上了她,为之痴迷。而意态并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够画出来的,所以,王安石认为,这一点都不能够怪那个画师毛延寿将王昭君给画得丑陋了,“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这便是王安石所做的第一段翻案文章。
   更何况,王昭君最美的地方,也不在其意态,而在于她善良的心灵。她为解国难而远赴边疆,虽然身在塞外却并没有忘记家乡。“可怜着尽汉宫衣”,王昭君明明知道自己这一去已经不可能再回到故里了,但是,却依然不改汉服,这一份爱国之情,足可以和那位持节牧羊的苏武相提并论了。由此可见,王安石并没有像其他诗人那样,仅仅只是对于明妃的悲剧表示哀切,而是着重对其人格之美进行赞颂。
   然而,王昭君毕竟还是思念家乡的啊,所以才会“寄声欲问塞南事”,时常打听关于家乡的消息,或许,在王昭君的内心深处,还是盼望着汉元帝能够想到她的,但是,年年盼望,却是年年失望。她的意态美、心灵美,全部被埋没,这又要怪谁呢,自然都要怪那帝王了。最后,诗人又搬出了陈阿娇和汉武帝的故事来和她做比较,陈阿娇与汉武帝近在咫尺,依然还是被君王抛弃了,更何况这身在塞外的王昭君呢。由此可见,无论是身在“毡城”的王昭君,还是在长门的阿娇,她们的故事虽然不同,但是,造成这悲剧的原因,却是一致的,那就是君王的过错。
   “明妃初嫁与胡儿,毡车百辆皆胡姬。含情欲语独无处,传与琵琶心自知。黄金杆拨春风手,弹看飞鸿劝胡酒。汉宫侍女暗垂泪,沙上行人却回首。汉恩自浅胡自深,人生乐在相知心。可怜青冢已芜没,尚有哀弦留至今。”
   如果说,在第一首《明妃曲》中,王安石只是为一个小小的画师做了翻案的话,那么在这第二首中,他就是将人们的传统认识,来了一个彻底的颠覆。一直以来,王昭君都是被作为深明大义的典范来进行歌颂的,因为,世人都是站在汉人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的。但是,王安石却偏偏来了一个“汉恩自浅胡自深”。
   在王安石看来,汉元帝非但不识明妃之美,还派明妃去和番,这正说明了汉恩之浅,而匈奴为了迎亲,出动了“毡车百辆”,而且还殷勤地“劝胡酒”,这便是说明了胡恩之深。“荆公专好与人异,其性然也”,然而,这一句惊世骇俗的诗句,却给王安石招来了无穷的麻烦,作为一个汉人,却说什么“胡恩深”,这自然会招来人们的非议啊,不过,世人误读了王安石的意思,因为,诗歌并不是到此处就结束的啊,后面还有那么两句“可怜青冢已芜没,尚有哀弦留至今”呢。
   那青冢如今已经早就荒芜了,可是,那昭君哀怨的琵琶曲,却依然流传至今,这就是王昭君情真意切的一个证明。由此可见,纵使胡恩深,汉恩浅,那又怎样,王昭君的心还是向着汉朝的,所以,她才会借着琵琶传递自己的情感,她才会一边弹奏一边看天边的飞鸿。纵使汉元帝有负于王昭君,她还是忠于大汉的,这说明,她的情感,已经超越了个人的得失,个人的失意,在她看来已经算不得什么了,她的内心深处,有着更为深邃的内涵,这才是王安石真正想说的话。
   再联想王安石当时的处境,他曾经撰写过洋洋洒洒的《上仁宗皇帝言事书》,可是,宋仁宗却并没有采纳,生性倔强的王安石,又怎么会被挫折轻易打倒呢,纵使君王不能理解他的良苦用心,纵使自己远谪在外地,他还是会“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就和当年的王昭君一样。所以,当他再次得到朝廷的调令,前往京城之后,便下定了决心,这一次,一定要成就一番大事业。
   所以说,虽然在第一首诗歌中,有那么一句“人生失意无南北”,似乎是表现了王安石内心的失意,但实际上,王安石的内心深处却并无什么寂寥之情。
   而在第二首中,虽然有那么一句“汉恩自浅胡自深”,可是,王昭君的内心还是向着大汉,而同样,王安石的内心,就好像王昭君一样,他还是一心想着报效国家的。
   总体来说,这两首《明妃曲》最了不起的地方,就在于王安石没有人云亦云,而是出奇语,从别人没有想到的角度出发,来解读历史人物。而且,他还以一种俯视的姿态,从王昭君的故事出发,凝练出高度概括的人生哲理。这么看的话,的确是两首独树一帜的《明妃曲》了。
  
   想当年,李白看见了崔颢在黄鹤楼的题诗,感叹道:“眼前好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便作罢,不再题写,那么,面对王安石的这两首如此优秀的诗歌,又有谁能够有自信和上两首呢。
   这样的人,自然还是有的,他就是欧阳修。欧阳修所和的这两首《明妃曲》,是他颇为得意之作,根据叶梦得在《石林诗话》中引其子欧阳棐的话说:“先公平生未尝夸大所为问,一日被酒,语棐约:'吾诗《庐山高》,今人莫能为,惟李太白能之;《明妃曲》后篇,太白不能为,惟杜子美能之;至于前篇,则子美亦不能为,惟吾能之也。’”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欧阳修对自己的《明妃曲》自恃颇高,认为自己能够凭借这两首诗歌,高步追李杜,就算是李白、杜甫再生,也不能做出此等佳句来。
   那么就让我们来看看这令欧阳修斐然自得的诗篇,究竟是什么样子的。欧阳修的《和王介甫明妃曲》第一首,是这样写的:“胡人以鞍马为家,射猎为俗。泉甘草美无常处,鸟惊兽骇争驰逐。谁将汉女嫁胡儿,风沙无情面如玉。身行不遇中国人,马上自作思归曲。推手为琵却手琶,胡人共听亦咨嗟。玉颜流落死天涯,琵琶却传来汉家。汉宫争按新声谱,遗恨已深声更苦。纤纤女手生洞房,学得琵琶不下堂。不识黄云出塞路,岂知此声能断肠!”
   说实话,虽然题目里头有一个“和”字,但是,欧阳修的诗歌还是写得相当自由洒脱的,并没有步王安石的韵。欧阳修作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他作诗的时候,非常喜欢将诗歌议论化,散文化,这或许是因为他特别喜欢唐代的韩愈吧。从这首诗歌的第一句就能够看得出,“胡人以鞍马为家,射猎为俗”,这根本就是散文里的句法啊,足见他“以文入诗”的特点。
   接下来的一段,描写了王昭君出塞之苦,先写了“泉甘草美”的优美场景,为的就是要突显胡人生性喜欢漂泊,即使草美水美,依然还是留不住他们的身影,他们习惯于在“鸟惊兽骇”中自由奔驰。
   这样的生活,显然是不适合习惯过安定生活的汉家女子的,所以,他发出了这样的一个疑问,“谁将汉女嫁胡儿”,这自然是一个明知故问的问题,如果不是汉元帝在呼韩邪单于大军压境的时候,将她抛了出去,想要借她和亲来安抚番邦,她又怎会出现在那千里之外呢?
   接下来,欧阳修就表达了对于王昭君的深深惋惜,明君那如玉的容颜,遭到了风沙的侵袭,见不到家乡的亲人,更是让她满怀愁苦,于是,她便弹奏起了琵琶,都说音乐是没有国界的,纵使是粗蛮的胡人,听见了这样凄婉的乐曲声,也会不由得扼腕长叹。
   但是,这还并不是让明妃最为痛心的事情,最令其无奈的,还是当那充满了明妃思乡之怨的曲子传回汉宫的时候,人们都认为这是一首新曲子,因而争相传诵,却没有人能够理解她心中暗含的苦闷之情,真可谓是“汉宫不知边塞之苦”啊。人们因为学会了弹奏这首优美的琵琶曲而获得恩宠,可是,这些“学得琵琶不下堂”的人,又哪里会知道,谱写这琵琶曲的明妃,已经为此断了愁肠。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欧阳修这哪里是在说王昭君的事情啊,这分明是在讽刺那些统治阶级啊,他们只知道自己享乐,却不知道,有人为了他们忍受了多少痛苦。
   再看第二首《明妃曲》:“汉宫有佳人,天子初未识,一朝随汉使,远嫁单于国。绝色天下无,一失难再得,虽能杀画工,于事竟何益?耳目所及尚如此,万里安能制夷狄!汉计诚已拙,女色难自夸。明妃去时泪,洒向枝上花;狂风日暮起,飘泊落谁家。红颜胜人多薄命,莫怨春风当自嗟。”
   如果说,第一首诗,重在描写王昭君到达西域以后的事情的话,那么,这第二首诗,则将关注的视角投注在了其出宫以前的遭遇上。
   世人都传说,王昭君之所以会被埋没,是因为遇到了一个居心不良的画工,他故意将王昭君的面容画得丑陋了,这才使得她不能得到皇帝的垂青,对于这一点,欧阳修和王安石一样,都提出了反对意见。不过,和王安石不同的是,欧阳修将矛头直接指向了帝王身上,他认为造成王昭君悲剧命运的罪魁祸首,主要就是汉元帝,是汉元帝的无识无能,造成了这个悲剧。
   试想一下,如果汉元帝并不是通过画工的绘画来识人,而是亲眼来看一下的话,事情或许就不一样了。汉元帝对于自己身边的人尚且不能够观察仔细,又何况于在千里之外的边疆所发生的祸乱之事呢,“万里安能制夷狄”。王昭君的一生,就是这样,被一个昏庸的皇帝,和一群庸庸碌碌的群臣给害的,他们作为须眉男子,尚且不能制服塞外虎视眈眈的强敌,居然会在走投无路之下,想出和亲这一招,在这时候,王昭君纵使姿色再好,“女色难自夸”,这美貌反而成了她的负担,为她招来了无穷的祸事。无可奈何之下,她只能含恨挥泪而去,漂泊天涯。
   这首诗歌的最后两句是十分凄凉的,“红颜胜人多薄命,莫怨春风当自嗟”,就算王昭君明明白白地知道,自己的祸事是谁造成的,她又能如何,根本就不是她大义凛然,自愿选择了以身救国,实在是无可奈何,不得不这么做啊,所以,也只能感叹一句“妾命薄”了。
   两个人,四首《明妃曲》,孰优孰劣先搁在一边,他们的一个共同点就是,都通过王昭君的故事,体现了自己与众不同的深邃思想。
   王安石的作品中,虽然频频出奇语,为毛延寿平反,还说什么汉恩不如胡恩深,可是,他最主要的是侧重于对爱国主义精神的歌颂。王安石空有万卷之才,却不得重用,但是,他却像王昭君一样,虽不幸而仍然忠于朝廷,日日思报君。他的这两首《明妃曲》,更多地可以看作是王安石本人对于人生的一种感悟。
   和王安石比起来,欧阳修就显得更为直接了,这和欧阳修个人的文风是分不开的,他语言自然流畅,无雕琢晦涩之感,不过分追求语言的新奇怪诞,所以,他的诗作,就较为直白。他分别从描写世人对于昭君琵琶曲的态度和汉元帝杀画工毛延寿的事件入手,以小见大,用平易自然的语言,表现了对于历史悲剧的喟叹,对于当权者的讽刺。
   前人写王昭君,主要就是感叹其不幸的遭遇,最多也就是感叹一下自己的怀才不遇,而王安石和欧阳修却独独能够不落窠臼,或感悟人生,或借古讽今,实在是非同凡响。
   【文苑★散文】两人四首《明妃曲》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