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苑★散文】花间才子温庭筠

 施云南 2022-06-10 发布于上海
【文苑★散文】花间才子温庭筠 “飞卿严妆,端己淡妆”,这是人们对花间派两位代表词人的评述,“端己”指的是韦庄,他的词风,给人清醒淡雅的感觉,而严妆的“飞卿”,则是指温庭筠。不过,这两个人,虽然都同是花间派的词人,可是,不管是在生活经历方面,还是在创作风格方面,全都有着明显的区别。
   韦庄虽然也算是出自名门,可是,到了他这一辈上,早就已经家道中落了,韦庄一生漂泊无依,亲身经历了大唐帝国的衰败和灭亡,又经历了五代时期的纷乱,困顿之时,甚至到了数米而炊,称薪而爨的地步。虽然说,到了年近六十的时候,得中了进士,自此仕途略显得顺畅些,可是,毕竟,一生都处在离乱之中,所以,他的词,民间气息浓重,语汇也比较清新质朴。
   而温庭筠呢,他虽然也是出身于没落的贵族家庭,仕途坎坷困顿,而且一生漂泊,但是,他的性格比较高傲,生性喜欢讽刺权贵,而且,还不喜欢受束缚,总是纵酒放荡,因此而屡试不第,终生仕途不顺。据说,他是一个很有才华的人,每次吟诵的时候,将手一叉,即成一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他有一个绰号,叫做“温八叉”。说起古人才思敏捷的,我们往往会想起曹植,他七步成诗,自然是很了不起的,可是,这温庭筠能够在一叉手之间,既成一韵,才思之敏捷,丝毫都不逊于曹植啊。只可惜,恃才傲物的温庭筠,虽然困顿坎坷,却依然放浪形骸,不检行迹,终日与人唱酬冶游,因此,关于他品行极坏之类的话便渐渐传到了京师,因此而屡次遭贬,最后积恨难消,抑郁而终。
   其实,温庭筠之所以会屡受贬谪,倒也并不全是因为他放浪形骸,而主要还是因为他那蔑视权贵的个性,为他招致了不少忌恨,因此,才有人写诗赠他,说是:“凤凰诏下虽沾命,鹦鹉才高却累身”。
   不过,虽然温庭筠仕途坎坷,却压制不了他身上四溢的才华,他诗词俱佳,以词著称,被称为花间派的鼻祖,刘熙载曾经在《艺概》中赞之曰:“温飞卿词,精妙绝人”,由此可见人们对他的喜爱。
   《花间集》是一本专门收录花间派词人作品的词集,其中,收录温庭筠的作品,是最多的,人们称温庭筠为第一位专力于“倚声填词”诗人,看来,此言果然是不虚啊。当然,温庭筠的词作,题材还是比较狭窄的,没有那些描写大场面,叙述恢宏的历史场景的作品,绝大多数都是一些写花前月下,思春怀春,闺怨艳情之类的词作,所以,他也常常被人说是“男子而作闺音”。他的风格算得上是绮艳香软,在他的倡导下,这也成了花间词的最主要特征了。
   同是花间派的词人,温庭筠和韦庄的风格还是有明显不同的。温庭筠的词,香浓艳丽,充满了脂粉气,虽然其中也略有显得清新可人的词作,但大多所描写的都是雍容华贵的妇人,比如他的《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便是此中的典范。不仅如此,他的词,描写得相当细腻,往往善于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而且,通常是以女子的角度出发,加以描述,属于代女子立言,就好像那“肠断白蘋洲”的妇人,就是这种类型。
   可是韦庄就不一样了,虽然同是花间派的词人,他的风格显得略微清新明朗一些,虽然他也擅长在粗放浅白中,描述细腻真挚的情感,不过,他一般都不会代女子立言,而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用自己的眼光来看待女子的形象。韦庄有一首《菩萨蛮》,写的便是自己游览江南时候的感受。“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双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前一半写的是游览江南的时候,所看到的美景,而后一半则是赞颂自己所看到的江南美女。而且,直言不讳地说“江南好”,表示自己希望常留江南,不再离去,写得相当清新,浅淡。
  
   温庭筠的词,具有很明显的特点,他的词作,给人的第一印象,自然便是浓艳香软了。这一点,从温庭筠词作的题材和遣词造句上,就能够看得出。温庭筠的词作,用极其丰富而又绚丽的辞藻,专门来描写女性和爱情。对于女子的形象,使用浓墨重彩来加以描绘,其描写相当细致,从妆容、衣着、风采等各方面入手,写出了一个个艳光四射的倾城美女。
   在用词的时候,他非常喜欢用那些能够给人强烈视觉冲击的词汇,有一种很浓艳的感觉,看他的词作,就好像是置身于一个百花齐放的大花园一样,放眼望去,色彩缤纷,五彩斑斓,令人目不暇接。“连天尽展金芙蓉”、“满枝红似霞”、“蕊黄无限当山额”、“翠钗金作股”、“雨晴红满枝”……从这些词句中,我们可以看到,“金”、“红”、“黄”、“翠”之类富有浓烈色彩感的词汇,是温庭筠最喜欢用的词语。温庭筠总是信手拈来,将这些五光十色的词汇组合在一起,组成一首词,这又怎能不让人想到一个满头珠翠、浓妆艳抹的美妇人呢。
   除了这些经常出现在词中的颜色词以外,有一些事物,也是温庭筠在创作的时候经常会用到的,“新帖绣罗襦”、“水精帘里玻璃枕,暖香惹梦鸳鸯锦”、“画罗金翡翠,香烛销成泪”、“翠钿金压脸,寂寞香闺掩”、“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柳丝长,春雨细,花外漏声迢递”、“满庭萱草长”……从这些词句中,我们可以看到,有一些事物,是在温庭筠的词作中经常出现的,其一是女子用来装饰自己的钗环等首饰,其二是女子穿在身上的锦绣罗衫,其三是女子闺房之中经常出现的用具,如水精帘、玉炉、红蜡等等,其四是一些能够使人产生怀春思春之感的花花草草。可以看到,这所有的事物,都是和女子有关的,这又怎能不让人感到,温庭筠的词作中,有一种香艳的感觉呢。
   这些浓重的色彩,再加上这些具有强烈象征意味的事物,搁在一起,就使得温庭筠的诗歌,具有一种沉醉感伤,如梦似幻,朦胧艳丽的感觉。当然,写这些东西,并不是温庭筠词作的中心内容,通过这些事物来描写词作的主人公,那些倾国倾城的佳丽,这才是温庭筠的主要目的。
   有人曾经说:“镂金错彩,缛丽擅长,而意在闺帏,语无寄托者,飞卿一派也。”由此可见,温庭筠的确是一个“以男子作闺音”的高手,或许,他比女子本身更了解女子,所以,才能够将一个个唯美香艳的女子形象,展现在世人的面前。
   温庭筠所写的内容,大多都是闺阁之中的女子,表现的情感,大多都是女子的相思之情。他对于女子的描写,相当细致,从女子的容貌开始说起,到她们的梳妆打扮,她们屋子里的摆设,所使用的一切物品,再到她们的动作行为,举手投足,一颦一笑,最后,再到她们的内心活动,这所有的一切,无不在温庭筠的词作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且看这首他著名的《菩萨蛮》,这首诗歌所主要描写的,就是一个独处闺中的少妇,温庭筠用极其细致而又富有想象的笔法,描写了她从早晨醒来到起床梳妆的一整个过程。早晨起床,这本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了,是每天都要做的,可是,在温庭筠的手中,却写得独具情韵,富有一种艺术的美。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这一看,就是一个慵懒的女子形象,这一句写了屋中的摆设,又写了那少妇刚刚醒来之时的容貌,她的鬓发如云,两腮微红,顿时让人感到了一种娇嗔的感觉。接着,便是她的动作描写了,“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那女子早上醒来,虽然慵慵懒懒的,什么都不想做,最终却还是对着镜子化妆起来了,从描眉开始说起,说到了对镜贴花黄,然后又写到了穿上新做的衣裙和鞋子。
   虽然说,这一段描写只是纯粹的外貌和动作描写,并没有涉及到人物的心理,但是,从那些“懒”、“迟”、“双双”等字眼,我们还是能够推测出,那少妇心中的孤独和苦闷。都说“女为悦己者容”,可是,这是一个独处的少妇,她梳妆打扮得再漂亮,也只是自己给自己看,并没有欣赏之人。所以,她一早起来,却并没有急着梳洗打扮,而是“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可是,虽然如此,她最终却依旧还是打扮了,这是为了什么呢,这自然就能够让人想到,她的心中,其实是深切地盼望着心爱的人能够快些回到自己的身边的。所以说,虽然并未进行心理描写,可是,我们却依然能够感受到美人心中的孤独苦闷和期盼希冀。
   什么才是写情的最高境界呢,并不是简简单单地说“你爱我”,“我爱你”,就能够让人感受到真情流露的。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通过借景抒情的方式,没有一个字写情,可是,却在字里行间,透露出浓浓的情意,这正是温庭筠所擅长的。“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这短短的二十七个字,却写尽了一个思妇的百种柔情,万种风情。
   “梳洗罢”,这三个字看似简简单单,可是,却能够让人从中感受到那女子心中的一种喜悦,而且,也暗暗点出了时间,那是在早晨。接下来,便是那少妇的动作描写了,“独倚望江楼”。这是一句足以令人联想的句子,那少妇清早起来,梳洗打扮,又早早地倚靠在楼前,伫立凝望,究竟是为了什么呢,这自然是为了等待自己心上人归来了。试想一下,若不是得知了良人即将归来的消息,她又如何会急着梳洗打扮呢,恐怕也会“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了吧。
   只可惜,等待的结果,却是让人失望的,“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从早晨醒来,梳洗打扮,一直到夕阳的斜晖照到了水上,那女子已经等了一整天了,千帆过尽,不见良人的归舟,她的失望之情,是难以想象的。或许,那悠悠的流水,匆匆地逝去,令她产生了无限的伤感,她那青春年华,也好像是流水一般,匆匆逝去,再不复返。由此,自然就会让人想到,那少妇此时的心情,便是“肠断白蘋洲”。
   这首词,和温庭筠那些香浓艳丽的词稍有不同,却是写得清丽脱俗的,将一个默然伫立的思妇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那少妇心中莫名的伤痛和难以排解的幽怨,被描绘得淋漓尽致。
  
   温庭筠所代表的花间词,虽然说在题材上,有着明显的局限性,可是,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却也是不可忽视的。这是一种在南唐五代时候逐渐盛行的体裁,南唐五代,属于中国历史上承前启后的一个时期,而温庭筠所代表的花间词,其实也在诗词方面,起到了同样承前启后的作用。
   温庭筠的词作,大多都是小令,和唐朝所盛行的诗歌完全不同,所以,算得上是上承唐诗,下启宋词的新一代文人词。花间词的风格,温婉缠绵,和宋词中的婉约派,还是有一定共同之处的。据说,宋朝初年的词,的确是从花间派中吸取了不少经验,在题材和创作手法上,都有着共通之处。
   说起婉约派的代表,自然会令人想起宋朝的柳永,他的词,风格缠绵悱恻,算得上是大量填写慢词的第一人。这两个人之间,也有着一些相似之处呢。首先从人性上来说,这两个人的性格,还是有着共同之处的。温庭筠是一个放荡不羁的人,他被人认为是“有才无行”。而柳永呢,他也经常混迹于勾栏瓦肆之间,并且一改文人词过于典雅,阳春白雪的特点,用俗语入词,使得普通大众都能够听得懂。可也正是因为他时常流连在瓦舍酒坊,所以仕途也相当不顺,也和温庭筠一样,曾经被皇帝“以无行黜之”。不过,他也是一样放荡不羁,非但不以为意,还自命为“奉旨填词柳三变”。
   因此,他们的词作,自然有相似的风格,温庭筠的词作,经常以女子作为自己描写的对象,写得香艳无比,而柳永呢,他也同样不避讳艳情,在浅斟低唱中创作出了一首首佳作。
   不过,虽然如此,这两个人之间,还是有着明显的差异的。最大的不同,自然在于温庭筠的词,属于文人词,而柳永的词,则更多地吸收民间俗语,写得更多的乃是普通老百姓之间的爱情。
   温庭筠善于使用华丽的辞藻,“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给人一种香气氤氲的感觉,要是写到女子所用的物品,多的是“玻璃枕”、“水晶帘”这些稀罕而又精致的东西,他的词,给人一种目不暇接的视觉感受。可是,他却往往只专注于对这些外在之物的描写,而对于内在的情感,并没有过多的描绘,即使是像“肠断白蘋洲”那样的词作,也只是寓情于景而已。
   柳永就不一样了,虽然说,在他的词作中,也描写了“金玉”、“翠幕”之类的器物,但这却是从普通小市民的角度来看待奢华的生活,真正豪富之人,很少像他那样直露地表现奢侈富贵的场景。更何况,他的词作,经常使用一连串的口语俚语,和温庭筠的含蓄相比,显得直白而又奔放,“待伊要、尤云殢雨,缠绣衾、不与同欢。尽更深、款款问伊,今后敢更无端”,这样的词句,显得轻快、热烈,恐怕是温庭筠不会写的。
   或许,那温庭筠的花间词中所描写的女子,就好像是坐在薄薄的纱帘后头,站在高高楼头的绝世美女,她若隐若现,端庄内敛,可望而不可即。而柳永词作中的美女呢,则是成熟开朗,恣意欢笑之人,给人一种可以亲近的感觉。
   更何况,温庭筠所写的大多都是小令,篇幅比较小,所以不适合铺陈,点到为止即可,所以,写来总是给人一种似露不露的感觉。而柳永就不一样了,他是一个擅长写慢词的人,曾经创作了大量的慢词,慢词相对来说,可以容纳的字数更多,这就更方便铺陈,可以将原本意犹未尽的东西,娓娓道来。
   总而言之,温庭筠的词作,既和韦庄、柳永等人,有着相似之处,又有着自己独特的特色,他所代表的花间派,不管是在词的内容题材上来说,还是在词的创作手法上来讲,都具有与众不同的特色,堪称中国诗词中的一朵奇葩。而温庭筠本人,也的确算得上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花间才子。 【文苑★散文】花间才子温庭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