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著名艺术教育家、杰出漆画艺术家、中国现代漆画一代开拓者乔十光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6月9日在北逝世,享年85岁。 ![]() 乔十光 (1937-2022年) 乔十光,著名漆画艺术家,中国现代漆艺的开拓者和漆画创始人之一。1937年生于河北馆陶,1961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壁画专业,1964年结业留校任教,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漆画研究会会长。 2016年《美术报》邀请乔十光对中国当代漆画绘画性问题进行了讨论,今天我们来回顾乔十光在漆画路上的感悟。 ![]() 漆画是画不易 画是漆画也难 漆画路上的絮语 文/乔十光 漆画,含漆与画两种要素。漆画家必须具备绘画和漆艺两种素质。 漆画是画,是人的精神创造,以欣赏为主要目的,不是实用的漆器。 漆画又是以漆为主要媒材的绘画,有自己的特色,不是以油彩为媒材的油画,也不是用墨和宣纸画的水墨画。 我来往于漆与画之间40年,有一半时间与漆打交道,一半时间与画打交道。既不敢得罪漆,也不敢得罪画;既不愿伤害漆,也不愿伤害画。我致力于漆与画相交融,漆海沉浮,苦乐参半,絮语万千,汇成一句话:漆画是画不易,画是漆画也难。 乔十光 泼水节 180×90cm 大漆 2008-2009年 乔十光 青藏高原 180×90cm 大漆 1984年 【漆画是画不易】 1986年,中国现代漆画展在莫斯科东方艺术博物馆展出时,一位艺术评论家在谈到纯艺术与传统的、区域的、民族的、民间的艺术相比较时说:纯艺术注重的是作者的个性,而传统的、区域的、民族的、民间的艺术往往是某个民族、某个国家、某个地域、某个时代的文化的积淀,虽然其中不乏作者的个人风格,但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共性特征。中国的现代漆画能够自由地表达作者的感情、个性,这是漆画发展为独立画种的主要标志。这位评论家的话不无道理。1984年的第六届全国美展,漆画就已经被列为一个独立的绘画品种。 ![]() 乔十光 甘孜寺印象 128×60.6cm 大漆 1995年 ![]() 乔十光 银地荷花 180×90cm 大漆 1980年 ![]() 乔十光 太湖梅 150×75cm 大漆 1980年 一位日本剪纸艺术家虔诚地说:“看到中国漆画发展为一个画种,很受启发,也很想把剪纸艺术发展为剪纸画。”我尽管非常喜欢剪纸,可是由于其手段单一、材料局限,我认为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发展成为一个绘画品种。 一位从事景泰蓝艺术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也说:“要向漆画学习,走绘画之路。”依我看,受景泰蓝工艺技术的局限,很难发展成一个画种。其他如贝雕画、羽毛画、铁画、烙画等,就更不用说了。 ![]() 乔十光 红色娘子军 51×61cm 木、大漆、银箔 1968年 ![]() 乔十光 边寨篝火 90×90cm 木、大漆、蛋壳、螺钿、银箔 1981年 更为重要的是审美观念的转变。由于传统漆艺往往服务于宫廷权贵,受到以贵为美的宫廷艺术审美观念的转变的浸淫,堆砌材料、炫耀技术、唯材料、唯工艺,忽视艺术效果之风甚盛,致使许多漆画作品停留于技术层面上,只见漆不见画,只见技术不见艺术,只见物质不见精神。在画家的参与开发下,平、光、亮的作品之外,不平、不光、不亮的作品也出现了。运用金、银等贵重的材料之外,蛋壳、木粉、铝箔也登大雅之堂了。一切服从艺术,服从效果。 ![]() 乔十光 象脚鼓声 91×61cm 木、大漆、蛋壳 1983年 ![]() 乔十光 大漠情 180×90cm 木、大漆、蛋壳 1989年 形式风格的多样也是漆画独立的一个因素。不仅有写实性的,也有装饰性的;不仅有传统性的,也有实验性的;不仅有具象的,也有抽象的。 由此,可知漆画是在画家和设计师们的开发下,才完成了从漆器上的装饰纹样到纯艺术的转变,漆画是画真是不易呀! ![]() 乔十光 圣·路易斯岛小景 45.5×60.6cm 木、大漆、蛋壳 1992-1995年 ![]()
木、大漆、蛋壳 2002年 ![]() 乔十光 南海夕阳 180× 96cm 木、大漆、银箔、金箔 2006年 【画是漆画也难】 正如一张漆画不一定是好画一样,一张好的画也不一定是好的漆画。漆画必须具有漆画的特征。1988年,在中国美术家协会艺术委员会组织的中国漆画研讨会上,王朝闻先生到会作了专题报告。他在讲话中说:“漆画是用特殊材料制成的。”所谓特殊材料,就是大漆。用大漆制成的漆画必须具有大漆的特性,大漆的特性必然会产生特殊的效果。这是漆画画种存在的基础。
乔十光 玉树藏寨 180×90cm 木、大漆、蛋壳、银 2009年 乔十光 拉网的惠安女 160×120cm 木、大漆、蛋壳、银粉 同时,大漆的红棕色也是它的局限。它不能像印象主义那样用色彩的冷暖规律作画,在调制高纯度、高明度的彩漆时,由于本身的红棕色也参与了色彩而遇到了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往往需要加少许桐油或合成涂料以冲淡大漆的固有色。我们重视它的特长的同时,也不要护短。聪明的办法是扬长避短,有所为有所不为。不要去做它表现不出来的东西,而要让它画别的画种表现不出来的东西。
乔十光 南屏 140×70cm 木、大漆、蛋壳 2010年 乔十光 周庄双桥 180×90cm 2010年 乔十光 漆趣大千 600×240cm 2011年 再如螺钿、蛋壳、金银都因其特有的材质美和色彩美被引进漆艺之林。它们有时竟唱起了主角,大漆倒是退居二线,变成舞台的布景和陪衬红花的绿叶。如遍嵌螺钿的韩国漆器,简直称得上是螺钿艺术。洒满金银粉的日本莳绘漆器,说是金属艺术也不为过。笔者用蛋壳镶嵌而成的水乡漆画,说是蛋壳艺术也可以。然而因为它们各自的能量有限,并没有独立成为螺钿艺术、金银艺术或蛋壳艺术,却仍然臣服于大漆的门下而毫无怨言。
乔十光 新竹 60×60cm 木、大漆、金 2012年 乔十光 西递小巷之二 60×90cm 2012年 乔十光 从化梅林 419.6×40.2cm 木、大漆、蛋壳 2015年 我也想:现在很多人都在运用综合材料,不再提什么画、什么画了。如此顽固地提倡大漆,是不是保守?人老了是否都容易保守?可又一想:我们说话的前提是漆画,不是泛指绘画。说漆画以大漆为主都是保守,我宁可戴这顶帽子,我保的是大漆之美,守的是大漆之魂。
乔十光 无极1-6 180×180cm 漆画 2010年 ![]() ![]() |
|